“为新疆的发展,为新疆的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聂卫国
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20日电(记者毛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抓住千载难逢的宝贵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记者在专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聂卫国时,他说:“这10年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最好、最快的10年。”
10年不易 成就斐然
回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1999年到2009年的日子,聂卫国用“10年不易,成就斐然”来形容。他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大发展表明党中央的这一决策正确英明,“我们相信,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兵团各族职工将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步入小康社会。”
今天的生产建设兵团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1999年,兵团经济总量只有157亿元,而2009年预计可以实现600亿元,年均增长11.89%,比全国同期速度高了1.8%,比新疆高1.7%。1999年,兵团人均生产总值是6523元,2009年,预计可以增加到2.33万元;外贸进出口实现了从4.1亿美元到50亿美元的跨越,增速在西部地区名列第一。
聂卫国说,10年大开发兵团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长期以来兵团都是以农业为主,西部大开发10年中,兵团按照中央要求,加快结构调整,到2009年,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提高了7%,超过了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在农业生产方面,我们在“现代化”上做文章,建设“全国节水农业的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和“现代农业的生产基地”。
如今,生产建设兵团的高新节水灌溉面积已达1000万亩,占兵团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也已达到了88%。聂卫国说:“先进科学技术普遍在兵团农业和工业上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我们的现代农业达到了遥控水平,用手机和电脑就能控制肥料的配制和控制节水量。除此之外,节水灌溉器材、氯碱化工工业、番茄酱加工生产等技术,兵团在全国都属于领先地位。”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聂卫国说,在西部大开发的10年中,兵团在沙漠周边和沿国防一线大量种植防风林、生态林,形成农田林网及居民点绿化体系。“10年间,兵团人工造林363万亩,是西部大开发前10年的3倍,有77%的团场已经实现了农田林网化。”
各族农牧职工更是从西部大开发中获益,预计2009年团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7300元,比1999年增长了近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万元,比1999年增长了1.3倍;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全覆盖;师、团、连三级都建成自己的卫生体系,卫生室已经覆盖到了所有连队,17个贫困团场基本脱贫。
深化改革 科学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兵团取得这样的成就,首先得益于中央和自治区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这是兵团在西部大开发当中不断取得成就的重要保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兵团在西部大开发中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前提。”聂卫国说。
西部大开发10年来,中央投资是兵团从成立到1999年45年间投入资金总和的5.3倍。有了中央和自治区的支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后劲更足了。
“实践证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是符合兵团实际的,是正确的。”聂卫国说,通过10年探索,如今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经建立了团场基本经济制度。团场按照土地承包经营、产权明晰到户、农资集中采供、产品订单收购的要求,建立了团场的基本经济制度,把团场职工和市场连接起来。“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们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直是兵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大法宝。“这个优良传统我们兵团人始终在坚持。”聂卫国说,兵团把争取国家的支持和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结合起来,迸发出无尽的活力。
10年蓄势 再绘蓝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绘就了今后10年的发展蓝图:围绕一个目标,抓住一条主线,突出一个动力,实施两大战略,加强四项建设。
聂卫国解读说,“围绕一个目标”是兵团要力争比全国提前3到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总量从现在占自治区的八分之一,提高到五分之一;“抓住一条主线”,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大调整和发展方式战略性大转变的主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形成有兵团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突出一个动力”,就是要深化改革,树立好科学体制和市场机制的关系,探索处理好特殊体制和市场机制的实现形式;“两大战略”,一个是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把新疆潜在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另外一个是大企业、大发展;“加强四项建设”,就是着眼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和发挥“三大作用”,着力抓好民生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戍边维稳能力建设和党的建设。
“西部大开发的10年是打基础的10年,到2020年的10年,将是我们生产建设兵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10年。”聂卫国说,“我们要为新疆的发展、为新疆的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对此,我们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