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2月13日电(记者侯丽军、陈燮)农历大年三十,四川省邛崃市南宝山飘起了零星的雪花。在响彻山谷的鞭炮声和锣鼓声中,来自汶川和青川的羌汉移民们在他们的新故乡迎来了第一个春节。
南宝山,距成都城区112公里,风景秀美宜人。作为地震后四川省唯一一个异地安置点,这里去年先后接受汶川和青川两地因灾失地群众285户、1202人。南宝山油榨乡直台村和南宝乡金花村成了这一批羌汉移民的新家园。
舞狮祈福,羌汉共迎新春
大年三十上午,在金花村的小广场上,村子里的男女老幼围成一圈,兴致勃勃地观看传统的羌族舞狮表演。在圈子中心的方桌前,几个身穿阴丹蓝长衫的羌族汉子燃起柏枝,在桌子上摆上两根红蜡烛,敬上三炷香,然后虔诚地拜了几拜。紧接着,随着一声响亮的铜锣声,一头系着羌红的“狮子”跳了出来,另有一个戴着傩面具的逗狮人持扇逗行,狮舞姿态百出。
58岁的老汉陈兴德说,这是一支由汉人和羌人共同组成的舞狮队,戴着傩面具的逗狮人是个汉族小伙子,叫尹兴洋。而那活灵活现的狮子头,则是羌族小伙子王胜平。金花村共有206户人家,羌族61户,汉族145户。776个汉人和羌人杂居在这个新的大家庭里,尽管服饰和习俗不同,却已经是和和美美的一家人了。
在这个新的村落里,40栋新房鳞次栉比,顺着山坡错落有致。每户房屋有两层或三层,防盗门、水、电、光纤等设施和健身休闲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超市、农资供应站和卫生站等村级公共服务配套也应有尽有,整个村落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型社区。而每栋楼侧面古朴鲜艳的彩绘,则使这里充满了羌族风情。
在金花村的每一栋楼侧面,都有一幅古朴鲜艳的彩绘,使整个村落充满了浓郁的羌族风情。“我们都是金花人,创建和谐新家园”,“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一幅幅大红标语在房屋上随风飘扬,展示着羌汉携手共建新家园的决心。
五家团年,共谋美好未来
为了迎接搬进新房后的第一个春节,来自青川关庄镇红光乡的5户村民筹划着一起摆一桌团年饭,庆祝这个有特别意义的日子。大年三十一早,雷、贾、邱、王、程5家人就开始在家门口的空地上忙活起来。
5家人里最年长的是雷家的太婆婆杨自春,今年89岁。最小的也是雷家的曾孙女雷彩霞,今年3岁。婆婆一边坐在柴堆边烤火,一边看各家的媳妇围着露天的灶台忙活个不停。而3岁的小孙女则穿着火红的小棉袄,骑着昨天刚买的红色小车在家门口玩耍。
小彩霞的父母雷猛和杨凤琼在深圳打工已经有八九年光景,今年为了回家过年,他们坐了两天的长途汽车。从深圳到邛崃的长途汽车票是490元,为了节约费用,他们去年是在深圳过的年。夫妻俩在外打工,每个月能挣三四千元,但是除去生活成本,要养活一家老小6口人还是很紧张。
去年9月,雷家6口人搬进了村里分的两套新房,夫妻俩用攒下来的钱为家里添置了电器和家具。说到新年的希望,杨凤琼说,希望村里的幼儿园快点建成,这样女儿就可以像大城市的孩子们一样早点受教育;希望能和丈夫多攒一点钱,回到家乡做点小生意,这样可以更好地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中午12点,团年饭做好了,5户人家22口人把两张桌子拼到一起,摆上丰盛的饭菜:龙眼肉八宝饭、炖排骨、豆豉鱼、凉拌鱼腥草……大人们举起酒杯感谢过去一年的相互扶持,而孩子们则快乐地数着他们梦寐已久的压岁钱。
重建家园,金花就是羌寨
羌族老汉陈云高今年68岁,老伴67岁,他们唯一的儿子在地震中丧生,还有一个女儿远嫁别的村落,如今只剩他们老两口相依为命。
去年5月,他和老伴从汶川县龙溪乡垮破村迁到南宝山来。地震前,他们生活在海拔2600米以上的高山上,靠天积水,靠种土豆和玉米生活,偶尔也会到山上采药卖点钱过日子。地震后,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再也不适合居住了,老两口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故土。
去年9月,陈云高和老伴没掏一分钱就在金花村分了一套新房。他们每人每月能从村里领到60元的低保,还去附近的茶园摘茶叶挣钱贴补家用。逢年过节,政府都送来米、面、油。他们做梦也没想过,会住上如今这么好的房子。对于新的生活,他们心存感激。
尽管现代化的厨房干净漂亮,还配有液化气,但陈云高还是习惯在屋外烧柴煮饭。架在柴堆上的大锅冒着热气,里面炖着鸡脚和火腿。煮肉的蒸汽和老汉抽的旱烟交织在一起,在零星的小雪中袅袅飘散。
谈起和村里的汉族人家的关系,老汉说:“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现在都成了一家人,这里就是我们的羌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