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张辛欣、董峻)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是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购销旺季,也是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的高峰时节。2010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2日全面启动,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生产经营假劣农资和生产销售使用禁限用农业投入品等违法行为,保障春耕备耕期间农资市场秩序稳定。
记者从2日召开的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由农业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纠风办、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全国供销总社等九部门联合开展的这项行动,将严格农资产品市场准入,狠抓农资市场监管,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大力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强调,特别是在春管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要集中力量继续深入开展禁限用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加大对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农机、水产苗种等重点农资的监管力度,确保农资质量。同时,要继续深入开展禁限用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严肃查处生产、销售和使用禁限用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杜绝出现因农资质量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这项行动还将特别针对蔬菜主产区强化监管措施,开展禁限用农药收缴行动,严厉打击违规生产、经营和使用禁限用农药的行为,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据统计,2009年全国农业、工商、质监系统共查获假劣农资5.2万吨,货值9.76亿元,假劣农机具3.6万台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318个,取缔无照经营户8362户,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0.3亿元。
3月2日,湖南省邵阳县下花桥邮政支局工作人员易惠民(右二)在田头为农户配送春播种子。春耕时节,邵阳县邮政局198个“三农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走进田间地头,为农民配送种子、化肥、农药等。新华社发(李爱民 摄)
农业部公布2009年农业系统10起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2009年,全国各级农业部门按照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2.9万件,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203个,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2亿元。为震慑不法分子,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确保农资质量,满足生产需要,维护农民权益,1月21日农业部向社会公布了2009年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10起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详细>>>
农业部立足“小春损失大春补”及早谋划春耕生产
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尤其是云南省,旱情十分严重,对春季田间管理和春耕生产造成直接影响。同时去年是20多个“暖冬”以来的首个冷冬,入冬明显提早,气温持续偏低,致使部分地区小麦苗情偏弱。据农业部农情调度,今年冬小麦冬前一、二类苗比例为79%,同比减少3.3个百分点,是近5年来苗情较差的一年。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业部将立足于“小春损失大春补”,立足于稳定全年农业生产,指导和帮助旱区及早谋划春耕生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