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4月29日电(记者 王春雨)“热水全天有,从来不用电;节能新路灯,环保又省钱;取暖有妙招,稻壳当煤烧”。这是黑龙江省八五四农场第九管理区农户陈兴伟为他的幸福生活编的一首歌。在广袤的黑龙江垦区,越来越多像陈兴伟家一样的农户正享受着垦区十大民生工程带来的惠民果实。
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以来,辛勤的建设者们把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今天的“中华大粮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却在民生建设领域留下了很多“欠账”。为此,黑龙江垦区启动了“住路水能树,教卫文保富”十个方面的民生工程项目。仅在2009年,黑龙江垦区新农村建设投入就达到100亿元,新建小城镇住房955万平方米,解决了12.6万人口安全饮水问题。
据了解,今年黑龙江垦区将继续加大对民生基础设施投入。在“路”方面,新建通村公路2500公里,抓好建虎高速公路建设。在“水”方面,再解决1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在“能”方面,新建清洁能源项目70个,使8000户农场居民用上新能源。在“树”方面,完成造林绿化30万亩,城镇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5%。
在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基础上,垦区还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上下工夫。2010年,垦区在“教”方面,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3万从业人员达到高中文化程度。在“卫”方面,着力改善基层卫生所条件,保证职工群众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在“文”方面,建设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总局到管理区的有线电视数字传输网。在“保”方面,将垦区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260元,人均月补差标准提高到165元。在“富”方面,大力推行职工群众财产性收入模式,新增就业2.2万人,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