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姚润丰)当前,我国淮河及其以南地区已全面进入主汛期,北方地区也将进入主汛期。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分析,今年4月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多,江南、华南已出现13次较强降雨过程。长江中下游来水较常年偏多、干流水位较常年偏高,其中洞庭湖、鄱阳湖以及太湖水位均比1998年同期偏高。长江、珠江、淮河、太湖等流域均已进入暴雨洪水的多发期,不排除发生区域性乃至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来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偏多3.7倍。
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显示,截至6月11日12时,今年以来全国累计有21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2021千公顷,受灾人口2945万人,因灾死亡155人、失踪24人,临时转移群众130万人,倒塌房屋近14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240亿元,华南、江南等地的山丘区重复受灾,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据分析,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来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偏多3.7倍,农作物、受灾人口和死亡人口偏多约2倍,倒塌房屋偏多4.8倍。与2000年以来同期相比,直接经济损失偏多1倍,农作物受灾面积多近四成,受灾人口多两成,死亡人口减少近两成。
由于部分地区水库蓄水增多,江河水位偏高,土壤含水量趋于饱和,发生大洪水和严重山洪灾害的可能性增大,后期生成和登陆的台风可能集中、偏强,高强度、短历时的极端强降雨事件不可避免,全国防汛抗洪形势不容乐观。
为此,国家防总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做好防汛抗洪和抢险救灾工作,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强化应急值守和巡查,强化调度和抢险,重点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台风防御和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提前转移危险地区的群众,确保人员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