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最珍贵是心与心的沟通——第二届海峡论坛回眸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10年06月25日   来源:新华社

最珍贵是心与心的沟通——第二届海峡论坛回眸

    新华社厦门6月25日电(记者 王海征 陈键兴 许雪毅)“一样的大地,一样的天空,你我未来命运相与共……一样的血液,一样的光荣,心中拥有同是一个梦。”

    歌声、掌声,亲情、友情,乡音、佳音,从6月19日至25日,第二届海峡论坛“声情并茂”地在福建9个设区市举行,超过一万名的台湾同胞共襄盛举,与大陆各界同胞、乡亲欢聚在海西,朝夕相处,以诚相待,彼此交心,共同营造了两岸基层民众大联欢、大沟通、大交流的嘉年华,充分展现了两岸民间交流的蓬勃活力。

    “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珍贵的是两岸同胞心与心的沟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本届论坛大会上的这句话,为海峡论坛作了最好的注脚,更为今后两岸民间交流的更大开展指明了方向。

    不分党派与界别,跨越地域和意识形态,大家“欢喜来逗阵”,两岸民间最大嘉年华在昔日前线战地热闹登场。

    “中华情·海峡缘”综艺晚会、海峡两岸乡镇对口交流会、海峡妇女论坛、海峡青年论坛、海峡两岸少数民族联谊、和平小天使两岸手拉手活动……本届海峡论坛四大板块25场活动,在福建9个设区市喜庆登场,吸引了两岸各界尤其是基层普通民众“欢喜来逗阵”(闽南语:一起来欢乐)。

    这是一个百姓同乐的舞台,这是一个基层互动的平台,这是一次民意汇聚的盛会,对话消除隔阂,沟通增进了解,交流促进合作。

    “我要鼓励村民们多多来大陆参加这样的交流,对我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来自台湾嘉义县阿里山乡的武建刚是头一回来大陆。他笑着说自己的机会是“抢来”的,因为“分给阿里山乡10个名额,但是想来的人远远超出这个数目”。

    嘉义工商广播电台主持人张孟崇这次组织了台南、高雄、嘉义等地120多名乡亲前来。他说:“农会小组长、公司小老板、农民、工人,通通都有,一半以上都是第一次来。”

    如果说首届论坛架起了桥梁、搭起了舞台,那么,今年这座桥梁更宽,这个舞台更大。本届论坛上,台湾有30个界别的代表人士参与,比首届新增10个界别。

    贾庆林在论坛大会上致辞时说:“两岸交流,没有党派之分,没有地域之别”。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也表示:“两岸交流应不断扩大参与,跨越地域和界别,跨越党派和意识形态。”

    “让更多的声音,能从基层不断发出,展现多元的力量,是我们要向大时代迈进的最重要的动能。”在海峡论坛上,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黄敏惠如是说。新党主席郁慕明、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人民最大党主席许荣淑等,也异口同声。

    两岸主流政党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海峡论坛上,唱主角的是老百姓。本届论坛更加突出民间性、大众性、广泛性,万余名参会台胞中来自岛内最基层乡镇、村里的普通民众占到了八成,其中中南部乡亲约有60%。

    而在论坛之外,两岸各方面的交流与人员往来迅猛发展。据预计,今年大陆赴台游客将突破百万人次,两岸相互人员往来将超过600万人次。民间交流这一两岸关系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正强有力地主导、引领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时代大潮,浩浩荡荡,势不可挡。

    关切于民生,惠泽诸民利,务实应民意,海峡论坛不仅坐而论道,更坐言起行,努力为两岸民众办实事、办好事。

    “今天我给大家带点实际的东西。什么实际的东西?降票价!”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20日上午在本届海峡论坛大会上宣布,两岸航空业者协商同意将两岸航线票价降低10%至15%。

    李家祥话音未落,台下已经掌声雷动,一片欢腾。

    “爽!李先生带来的这个消息,真是太让人欢喜了!”来自台湾苗栗的邱英政说。

    当天下午,在两岸航空运输发展圆桌会议上,中国民航局宣布了进一步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两岸航空运输发展的7项政策措施,成为本届海峡论坛最具实质性的成果之一。

    “两岸直航航点能否再多一点,班次能否更密集一些,价格能否更合理,一直最受台湾民众关注。”台湾媒体评论员陈彦伯说,大陆方面在本届论坛上推出的新政,契合民众所需,充分体现这个两岸民间交流平台的确做到“聚焦民生,惠泽两岸”。

    “政策红利”之外,很多台湾民众也在论坛期间得到更多的收获。台湾行销公司总经理廖凤彬和快乐广播电台大陆事务部总监张子祯一起,与泉州企业商谈农贸产品合作事宜;西瀛之声广播电台负责人陈益瑞开始和厦门、泉州等地的广播、电视同行,洽谈节目制作和播出……

    张孟崇告诉记者,和他同来的嘉义大学兼任讲师谢三荣50多岁第一次“登陆”,一下子就推翻了以前对大陆的很多偏见,决定最近还要带妻儿到大陆参访。

    张孟崇说:“两岸同胞只要见上面,聊一聊,就能消除很多不必要的误会,这是海峡论坛无形而又难以估量的收获。”

    在“海峡两岸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暨创新成果展”上,台湾女生何宜静和大陆女生林晔琳表示,她们都很欣赏对岸的同龄人,都说相识就是最大的收获。

    头一回来大陆的何宜静说:“今天,我们和大陆同学是比赛中的对手;明天,我们就可能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海峡论坛之“实”,两岸民间交流之“惠”,既造福于当前,更放眼于未来。倾听、包容,说实话、办实事,重交流、不功利……本届海峡论坛所获致的有形、无形的成果,是两岸民众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推动两岸民间交流更大、更好地开展的不竭动力。

    消弭误解,汇聚民意,集合民智,交流重在可长可久,论坛还要越办越好。只有当两岸交流步入“全民时代”,“三通”之后的第四通“心灵沟通”才能早日实现。

    “第一次来大陆时,我心里还是怕怕的,因为当时对大陆不了解。后来,到大陆的次数越来越多,感觉就越来越好了!我身边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来自嘉义阿里山乡的许荣镇说。

    第二次来参加论坛的廖凤彬,去年还是抱着“探路”的想法只身赴会,今年却“呼朋引伴”,带来了台湾25家广播团体的负责人。他感慨地说:“海峡论坛的方向是对的,这样开放,这样多元,两岸民间人士相互了解更直接、更真诚、更深入了。”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一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还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误解,对两岸关系发展还持有疑虑,这是一时难免的。我们愿意积极与他们沟通,以最大的包容和耐心加以化解和疏导。”

    贾庆林主席这番真诚恳切的话语,深深感染着与会的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各界人士。

    “贾主席的讲话很有道理,是得民心的。这些话本身就已经在消除两岸之间存在的误解和疑虑了,我听了觉得非常温馨。我希望更多的台湾民众到大陆来,多走、多看、多听,和大陆民众常来常往。”许荣淑对记者说。

    台湾媒体同样给予高度肯定。《联合报》发表文章评论说,“两岸民众在长期交往互动中获得更大的理解和谅解”,是两岸关系持续向好发展的社会基础。

    福建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所长吴能远分析说,大陆方面已将两岸民间交流摆在对台工作中更为突出的位置。关于民间交流,大陆一方面是要力促“双向性”,积极推动两岸民众更多往来、交流、对话,增进了解,消除误解,强化认同;另一方面是要凸显“延展性”,不分党派、界别、地域地开展交流,突破意识形态的障碍,使交流由“精英时代”深化到“全民时代”。

    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教授潘锡堂则认为,两岸交流正深化到社会生活层面,向民间扎根。一个更为广泛的、以基层民众为主角、以社会化为基础的两岸交流新时代已经来临。

    第二届海峡论坛25日圆满落幕。诚如王毅所说,“交流不是一时一事,重在可长可久”。参与论坛的两岸各界人士在握手道别之际,纷纷表达对海峡论坛、对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常态化的深切期许。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徐博东说,希望两岸民间交流继续深入基层,扩大参与,吸纳更多元的声音,还要鼓励更多年轻人投入其中。陈彦伯说,期待海峡论坛和两岸民间交流继续“向下沉”,更多地聚焦于民生,议题可以更微观、更具体。

    “用之以持久,资之以不息,则积其小者,必至于大。”

    两届海峡论坛,已为两岸民间交流播下千万种子。两岸关系的变化与发展,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而要凝聚两岸的民意,根本之途就是老百姓之间多来往、常交流。盛会落幕,交流永续。我们期待第三届、第四届海峡论坛的举办,而且办得越来越好,更期待两岸民间交流犹如茵茵绿草,将和平、和解、和谐的春天气息,散播到台湾海峡的两边,散播到每个角落,共同迎来两岸同胞相亲相爱、心心相印的美好明天。

 
 
 相关链接
· 李家祥出席第二届海峡论坛:深化两岸民航合作交流
· 海峡论坛基层互动折射两岸交流纵深发展良好态势
· 第二届海峡论坛召开 畅想两岸往来的"千万年代"
· 田进出席第二届海峡论坛和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