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26日电(记者 贾立君)6月中旬以来的持续高温天气,致使内蒙古自治区出现大范围旱情,导致大面积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部分草场发生蝗虫灾害。
内蒙古生态农业气象中心发布的干旱监测评估报告显示,6月中旬以来,全区大部地区气温比上年偏高1至3摄氏度,其中阿拉善盟的阿右旗偏高4摄氏度,由此导致农牧区土壤墒情比上年同期偏差,大部分地区出现旱象、部分地区旱情严重。
眼下,正值内蒙古东部平原小麦拔节、西部河套地区小麦抽穗灌浆阶段,持续高温天气致使全区范围内出现旱情,影响了呼伦贝尔市和巴彦淖尔市近600万亩小麦的正常生长。同时,由于干旱,赤峰市巴林左旗81万亩草场发生蝗虫灾害,其中虫灾严重的44万亩草场中平均每平方米蝗虫密度达40.2头。
6月下旬以来,内蒙古高温天气进一步加剧。从23日起,东部的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出现入夏以来首次高温天气,其境内的阿里河一带24日下午气温高达40.5摄氏度,突破30年来历史极值,并比历史极值高出3.7摄氏度;而西部的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局部地区,24日最高气温一度高达40至41摄氏度。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25日15时30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称,3天之内,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大部、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大部,中部的包头市大部,中东部的锡林郭勒盟北部和中部,东部的通辽市北部、兴安盟大部、呼伦贝尔市大部地区,最高气温仍将保持在35摄氏度以上。
26日,内蒙古中西部的包头市最高气温为36摄氏度,而其东北部的满洲里市最高气温达40摄氏度。内蒙古生态农业气象中心预计,6月下旬全区大部地区高温少雨,土壤墒情将继续下滑,部分地区旱情将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