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在受污染海域,中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的清污船舶正在清除作业。当日,大连市组织数百艘渔船参与海面清污工作,以求尽快降低因输油管线爆炸造成的海洋污染。另有4艘巡逻船一直坚守在事发水域,监控油污扩散和清理情况,继续扩大布设围油栏。这是输油管道爆炸后当地启动的最大规模海上清污行动。与此同时,事故发生后,环保部门对环境影响的监测一直在持续,20多个空气监测点和十几个水质监测点至今已向政府部门提供了3000多个数据,大气的环境质量没有因灾害而产生超标的影响,原油泄漏的实际数量目前也在进行核实。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images/images/00142235e9880daf21ae01.jpg)
7月19日,在受污染海域,中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的清污船舶正在清除作业。当日,大连市组织数百艘渔船参与海面清污工作,以求尽快降低因输油管线爆炸造成的海洋污染。另有4艘巡逻船一直坚守在事发水域,监控油污扩散和清理情况,继续扩大布设围油栏。这是输油管道爆炸后当地启动的最大规模海上清污行动。与此同时,事故发生后,环保部门对环境影响的监测一直在持续,20多个空气监测点和十几个水质监测点至今已向政府部门提供了3000多个数据,大气的环境质量没有因灾害而产生超标的影响,原油泄漏的实际数量目前也在进行核实。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7月19日,在受污染海域,中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的清污船舶正在清除油污作业。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images/images/00142235e9880daf21b902.jpg)
7月19日,在受污染海域,中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的清污船舶正在清除油污作业。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7月19日,中国海监第三支队的工作人员正在查看海上漂油分布示意图,调整监测重点区域。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images/images/00142235e9880daf21c503.jpg)
7月19日,中国海监第三支队的工作人员正在查看海上漂油分布示意图,调整监测重点区域。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7月19日,国家海洋监测中心站的工作人员在监测风向。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images/images/00142235e9880daf21d404.jpg)
7月19日,国家海洋监测中心站的工作人员在监测风向。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7月19日,国家海洋监测中心站的工作人员在受污染海域,检测水质。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images/images/00142235e9880daf21e405.jpg)
7月19日,国家海洋监测中心站的工作人员在受污染海域,检测水质。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这是7月19日拍摄的受污染海域。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images/images/00142235e9880daf21f206.jpg)
这是7月19日拍摄的受污染海域。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这是7月19日拍摄的受污染海域的溢油带。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images/images/00142235e9880daf21fe07.jpg)
这是7月19日拍摄的受污染海域的溢油带。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