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美两国科学家揭示北冰洋充满二氧化碳的机理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10年07月2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记者隋笑飞)记者29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北京时间7月23日,国际著名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北冰洋无冰海盆区CO2吸收能力下降”的学术论文。该论文是中国国家海洋局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合作项目“中美极区碳循环合作研究”的成果,是中美科学家在北冰洋碳循环合作研究中取得的重要进展。

    论文发表后当即受到学界高度关注。科学界权威杂志——英国的《自然》在24日新闻首页头条发表了评论员文章,引用了国际著名的北极研究学者的评论:“该论文也标志着中国气候科学研究正在走向成熟,也是来自中国第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气候研究之一。此研究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中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用于赶超并争取最终在海洋研究方面超过西方”“这是中国人首次展现出如此强势的海洋科学研究,也是一种科学觉醒的表现”。

    “中美极区碳循环合作研究”中方首席科学家和该论文的共同作者——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和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主任陈立奇介绍,发表在《科学》上的这篇论文,通过“雪龙”号船现场考察获取了包括北冰洋近海、陆架海和北纬85度中心海区的大范围的海洋和大气观测数据,发现了广大的加拿大海盆海区表层海水二氧化碳浓度几乎接近大气的水平,对比历史资料和模拟分析引起这种高二氧化碳分布的各种诱因,揭示了引起了海盆区海洋碳吸收能力快速下降的机理,提出了北冰洋无冰海盆区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快速下降趋势和可能加速海水酸化的严重性。这对国际上一些气候科学家和海洋学家的认为“在21世纪,由于北极地区变暖,化冰后的北冰洋可以吸收大量的大气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大气温室气体累积和缓解气候变化”的看法,提出了相反的见解。

    陈立奇介绍,在这一场北冰洋快速融冰下的海洋碳循环研究中,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包括国家海洋局4次派遣“雪龙”号破冰船赴北冰洋考察和在北纬79度建立中国北极黄河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列为重点项目、科技部列为重要国际合作项目、财政部列为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项目等的支持;中国科学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批从事极区碳循环研究的科技人员,亲赴现场,在北冰洋极端的环境下,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在观测技术和研究方法上创新,经过了十几年的现场调查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和最新的发现。

    据了解,中国的北极科学考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1999年中国利用“雪龙”号船开展了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于2003年和2008年进行了第二和三次北冰洋航次,目前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正在广袤的西北冰洋展开。中国科学家通过十几年的北极考察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对白令海、白令海峡、北冰洋的陆架、海盆等海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现和成果。于2009年提出了北冰洋快速融冰情景下的表层二氧化碳浓度变异的“低——低——高”假设。该假设提出北冰洋随着夏季快速海冰融化加剧,其吸收大气二氧化碳也会从潜在的强汇变成为弱汇到饱和状态。该假设分别在2009年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和在2009年的《中国工程科学》上发表。这次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的论文,进一步证实了中国科学家的这个假设。 

 
 
 相关链接
· 海洋局启动海洋灾害应急机制应对大连海上溢油
· 海洋局认真部署防范台风"康森"风暴潮和海浪灾害
· 海洋局:我国第四次北极考察队7月1日从厦门出征
· 山东沿海再现浒苔 海洋局北海分局启动紧急预案
· 海洋局发布18日8时到19日8时我国24小时海浪预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