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 赖臻)记者5日从北京市水务局获悉,北京市近五年的农业用水总量持续下降,与此同时,用水效率大幅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05年的0.65提高到现在的0.6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4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据了解,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指在一次灌水期间被农作物利用的净水量与水源渠首处总引进水量的比值,是衡量灌区从水源引水到田间作物吸收利用水的过程中灌溉水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黄河流域部分地区可达0.6,而发达国家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到0.8。
北京市水务局透露,北京市农业用水总量近五年来持续下降,由2006年的12.8亿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11.6亿立方米;农业用水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农业用新水量由2006年的10.8亿立方米下降到8.6亿立方米,年利用再生水达到3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05年的0.65提高到0.6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40%。
据介绍,近年来,北京市在农业节水方面围绕都市型农业布局,以设施农业、精品果园和基本农田为重点,大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田间节水工程中设施农业以微灌为主,精品果园以小管出流、滴灌为主,规模基本农田中两茬平播以喷灌为主、露地菜以管灌为主。
在加大工程建设的同时,北京市还大力推广农艺措施,提高节水效益,主要采取深耕和平整土地、秸秆还田、免耕覆盖、抗旱保水技术、测土平衡施肥、选用节水抗旱品种技术、田面雨洪利用等措施,完成非工程措施面积100万亩。
同时,北京市还不断深化完善基层水务管理制度,建立了114个流域水务站和3896个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聘任10800名农村管水员,初步形成“市水务局━区县水务局━基层水务站━农民用水者协会和农民管水员”的四级水务管理体制,解决了基层水务管理末端缺位问题,农民节水意识显著提高。北京市农用机井实行装表计量、月统月报制度,建立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量计征的管理机制。
此外,在加大工程及管理建设中也充分利用首都科技优势,围绕农业节水,因地制宜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提高节水科技含量,确保节水工程发挥应有效益。水务部门制定了《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程》等具体规范和规程,推动了农业节水向高标准、高科技、高效益方向发展,为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节水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