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 黄海)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9日公布,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会同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北京将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框架。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表示,《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指导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全市“十二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要以推动首都金融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金融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首都金融的大协同、大服务、大发展。要进一步巩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不断优化首都金融生态环境,着力完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加强培养金融高端人才,深化金融创新,提升首都金融软实力,打造国家金融创新中心、国家支付清算中心、国家债券市场管理中心、全国股权投资中心、全国财富管理中心、全国金融人才中心,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框架。
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期,北京将力争形成若干个万亿元级别和千亿元级别的交易所;每年举办国际性金融活动10余次,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网络的重要节点;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50家以上,小额贷款公司数量80余家,直接融资比重保持在60%以上,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4%左右,金融业的发展将为首都经济结构优化和城市建设管理提供强力保障,为首都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提升提供有效支撑。
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北京金融业发展将重点围绕八大任务展开,即健全组织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市场功能,提升资本辐射力;发展科技金融,提升创新引领力;完善产业金融,提升经济贡献力;加强环境营造,提升金融软实力;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空间承载力;建设人才队伍,提升资源集聚力;深化开放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加快推进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先行先试作用;探索发行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建立保障性住房长效融资机制;引导商业保险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争取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政策,鼓励健康保险参与北京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争取国家在消费金融、信用销售领域的政策创新在京试点;大力实施“三通”工程,完善便民支付体系,丰富拓展支付渠道,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加大对城乡结合部改造、小城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沟域经济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城建设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发挥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金融文化,塑造首都金融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