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26日电(记者 李云平)记者在内蒙古乌拉特草原采访发现,乌拉特中旗牧区巡回法庭深入边远牧区巡回办案,帮助牧民解难题,深受广大牧民欢迎。
王润娥是乌拉特中旗巴音乌兰苏木巴音查干嘎查牧民,家里有牧场2000亩。由于她常年在外打工,她的儿子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于2005年将草场转包给邻居许二胖。2011年底,在得知国家为牧民发放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金后,王润娥便向许二胖索要自己的草场,为此双方发生纠纷。
乌拉特中旗牧区巡回法庭办案人员接到原告王润娥的诉讼后,冒着严寒来到王润娥家中,现场开庭调解此案。王润娥说:“巡回法庭为我免费立案,通过办案人员的调解,我最终要回了自己的草场。”
据乌拉特中旗牧区巡回法庭副庭长乌兰格日乐介绍,2011年以来,牧区巡回法庭结合边远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实际,采取“巡回审理、就地开庭”的方式将法庭开到牧民家门口,最大限度地方便了广大牧民,特别是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牧区巡回法庭结合实际就地立案、就地审理、即时调解、当场结案,进一步方便群众行使诉讼权利。
据了解,为进一步方便当地牧民,这个牧区巡回法庭专门配备汉语、蒙语双语书记员,并为牧民发放便民联系卡,方便群众来诉、来访。同时,办案人员还利用巡回审判的机会大力进行法制宣传,有效推进诉讼调解工作,达到平息纠纷的目的。
目前,乌拉特中旗牧区巡回法庭办案人员已在草原上行程1.2万公里,审结各类案件260多件,巡回审理就地办案185件,诉讼标的总额达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