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努力 推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
——纪念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
杨洁篪
一
今年是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40年前,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基辛格博士等中美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非凡的战略眼光和政治勇气,作出了重新开启中美两国交往大门的战略决策。中美实现了跨越辽阔太平洋的握手,翻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对中美两国自身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也改变了世界。
“上海公报”对中美关系的开篇明旨之举,在于它确立了两国关系的基本指导原则,包括一个中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等。这些原则在后来的“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中得到进一步确认,为中美关系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40年来,有赖于双方的共同努力,有赖于“上海公报”等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三个中美联合声明的重要作用,中美关系虽历经风雨,仍始终不断向前发展,两国交往、合作之门越开越大。
上世纪70年代,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推动中美于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并对美国进行了历史性访问,开创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新时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关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牢牢把握中美关系的前进方向,把一个持续发展、充满活力的中美关系带入了21世纪。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握时代特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与美国领导人共同推进两国各领域对话、交流与合作,促进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稳定发展。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美,与奥巴马总统就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为新时期两国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
不久前,习近平副主席对美国进行了成功的访问,就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推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与美国政府领导人和各界广泛深入交换意见,全方位促进了两国和两国人民的交流合作,有力推进了新时期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中美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二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中美关系战略内涵与全球影响不断提升,呈现出更加鲜明的时代特点。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对话不断加强,沟通更加频繁,合作日益紧密,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层及各级别往来进一步加强。两国元首每年多次会晤,并经常通话、通信,就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密切沟通,深入交换看法。过去3年,胡锦涛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会见、会谈多达10次。吴邦国委员长2009年成功访美,就加强两国关系和立法机构交流与美方达成共识。温家宝总理在出席联合国系列会议等多边会议期间与美领导人会晤。这些高层交往对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话磋商机制建设不断完善。两国已建立起涵盖广泛领域的60多个对话磋商机制,包括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两国立法机构交流机制等,启动了中美战略安全对话、亚太事务磋商、政党对话、省州长论坛等新机制,为双方增进互信、促进合作搭建了新平台。
——经贸等双边各领域合作持续扩展。多年来,中美经贸关系突飞猛进,双边贸易额从建交初期不到25亿美元发展到2011年的4466亿美元。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10年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美国成为中国最大单一出口市场和最大外来直接投资来源国。同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也呈增长趋势。中美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互利共赢,使两国民众共同受益,也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国际事务中进行密切沟通与协调。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到妥善处理朝鲜半岛局势、伊朗核、南亚等地区热点问题,从传统安全领域到反恐、防扩散、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防灾减灾等非传统安全领域,中美两国都保持了有效沟通与合作,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中方主张在处理有关国际地区问题时,《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应得到尊重和维护。
——人文交往和地方合作不断扩大。40年间,中美两国人民往来日趋频繁,从建交初期每年仅5000人往来,到现在每天9000多人往返于太平洋两岸。中美已建立起38对友好省州和176对友好城市。1978年以来,中国赴美留学人员总数超过40万人。目前,在美的中国大陆留学生约16万,在华留学的美国人超过两万。中国有3亿人在学习英语,“汉语热”在美国不断升温,相互学习彼此语言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理解和友谊。
同时我们也看到,中美关系也遇到一些问题和干扰。美方执意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美方利用所谓人权、宗教等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美方一些人炒作人民币汇率等问题,将中美经贸摩擦政治化;美方一些人鼓吹“中国威胁论”,叫嚣“遏制”中国。随着美进入大选周期,美国内政治因素对中美关系的负面影响十分明显。中方坚决反对美方的上述错误行径,坚定维护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方要求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坚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中美联合声明的原则和精神,加强对话合作,妥善处理敏感问题,维护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更好地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
三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潮流更加强劲,各国相互依存更加紧密。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步伐缓慢,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一系列难题和挑战,呼唤国际社会秉持开拓进取的精神加强合作、共迎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关系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国际体系改革,在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在处理地区热点问题、应对全球性挑战,在推进亚太合作、促进地区繁荣,在加强双边领域合作、造福两国人民等各个方面,中美拥有广泛共同利益、肩负重要共同责任、迎来广阔合作空间。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两国只有相互尊重,加强合作,才能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同时,中美作为社会制度、历史传统、发展阶段不同的两个大国,彼此间出现分歧在所难免,关键是双方要始终把握两国关系的长远和大局,把握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精神,妥善处理分歧和矛盾,不要使之干扰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40年前,“上海公报”开启中美交往大门,归功于双方采取顺应时势的正确举措。今天,我们更加需要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作出正确的政治决断。中美两国元首达成的共建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共识,体现了时代的需要,反映了国际社会的期盼,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在“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之际,在中美关系发展新的历史阶段,中美双方应在已经取得的成果之上,继承发扬,开拓进取,将中美关系推向新的高度;要紧紧抓住共同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这条主线,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排除干扰,促进合作,推动中美关系稳中有进,不断开创中美关系新局面。
(一)始终牢牢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建设好、发展好中美关系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中美双方都要坚定发展合作伙伴关系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将同美方进一步密切高层往来,加强在双边、地区、全球问题上的合作,同时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不断拓展两国利益汇合点,扩大两国关系中的积极面,同时减少和抑制消极因素,确保中美关系始终沿着合作伙伴的轨道向前发展。
(二)始终坚持指导中美关系的原则和精神。“上海公报”等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中美联合声明确立的原则是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保障,其精神实质就是两国应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处理彼此关系,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发展合作,同时求同存异,妥善处理分歧。历史反复证明,只要坚持这样做,两国关系就会稳定、顺利发展;反之,两国关系就会麻烦不断,两国合作的基础就会受到损害。美方在台湾、涉藏等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应当遵守原则,恪守承诺,妥善处理,避免中美关系遭受大的干扰和折腾。
(三)始终坚持拓展和深化中美互利合作。中美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双方应以更加务实、有效的方式扩大和深化在经贸、能源、环境、农业、执法、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美应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加强合作,不断打造新的合作亮点,开辟新的合作领域,为中美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两国民众得到更多实惠。当前,中美都面临调结构、促增长的任务,两国经贸合作面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机遇。对于经贸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双方应坚持互谅互利的精神,通过平等协商妥善解决。
(四)始终坚持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沟通协调。在国际事务中共迎挑战、共担责任是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应有之义。中美应继续发扬同舟共济精神,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促进世界经济稳健复苏。双方应进一步加强在朝鲜半岛局势、伊朗核等热点问题上的沟通,推进在应对气候变化、反恐、防扩散、能源资源、公共卫生、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亚太地区是中美利益交汇最集中的地区,应该也可以成为中美合作的重要舞台。双方应共同致力于促进亚太稳定和繁荣,推进开放包容的地区合作,构建中美在亚太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格局。
(五)始终坚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推动两国民间交往。中美合作伙伴关系要走远、走稳、走实,离不开两国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两国人民的积极参与。双方应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两国民间团体、企业、智库、媒体、青年等各界和地方省州、城市之间进一步加强交往,让更多的人成为中美关系的参与者、支持者、受益者,为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维护好、发展好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责任,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中方愿与美方以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双方利益的方式,携手并进,共同努力,走出一条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开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外交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