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各庄是一个平原村,2000名异乡人在这里讨生活,本村居民仅1500人。村北地势低洼,有片工业小区,分布着几十个家具厂,由外地人操持。
7月21日的特大暴雨,使村北陷入汪洋。30家企业被淹,500人受灾,损失近6000万元。
走进果各庄村工业小区,厂房的水迹依然清晰,但村子正逐渐恢复平静,放暑假来京的“小候鸟”们正和爸爸妈妈一起忙着收拾被水泡过的家。
家具厂老板汪新姿,一夜之间损失70多万元
“都是白天硬顶着,晚上在家偷偷掉眼泪,着急啊!”
半个月前的那场雨,几乎毁掉了江西上饶人汪新姿打拼10年的事业。
“这是我全部的家当,都没了。”汪新姿指着一片狼藉的厂房,眼泪滑过她焦黄的脸庞。
在水中浸泡了7天后,原可以装车外运的家具已完全废弃,渐渐腐朽的木料在太阳暴晒下泛出刺眼的白光。走进400多平方米的厂房,还能闻到浓重的潮湿味。地面已经爬上青苔,踩上去略感湿滑。
这就是汪新姿的“产业”,一家名为麒麟的小家具厂,主要生产欧式家具和专供橱柜的门板。她怎么也没想到,一场雨灾,让她损失掉了70多万元。
“简直像地震一样,短短几分钟,水就从膝盖涨到了脖子。”回想起7月21日的雨灾,汪新姿心有余悸。
村北工业小区东高西低,麒麟家具厂恰好位于最西端,狂泻而下的暴雨让四面积水急剧汇聚成洪流,瞬间涌进厂区……
雨停之后,排涝是个大事,村里仅有的一台水泵开足马力仍无济于事。“汪新姿们”心急如焚,找到了青龙湖镇政府。
汪新姿说,“镇里面马上调来了10台大功率水泵,又组织人挖了排水沟。”
3天之后,水终于慢慢退去。汪新姿说,政府这次真是救了急。
民政救济也随之展开。7月23日晚,汪新姿一家和工人们住进了政府搭建的安置帐篷,并接受了政府发放的饮用水、水果和每人1斤大米。村里面也开始提供一日三餐。8月1日晚上,汪新姿和家人、工人一起搬回了工厂。
“没剩下什么,能用的东西不多,晚上就睡地上。”可最让汪新姿发愁的还不是这些,她想尽快恢复生产,但已无钱可用。
汪新姿在北京城内3个商场里开设了家具专柜,一个月租金就得5万元;厂里所有被水浸泡的机器都得重修,生产厂家说不能保修,费用得汪新姿自己承担;原材料长时间泡水,能不能用还属未知,一旦重新购买,又是一笔大开销。
“都是白天硬顶着,晚上在家偷偷掉眼泪,着急啊!”汪新姿再次哽咽。
汪新姿说,她现在最希望政府能出面给她的麒麟厂争取一笔低息的贷款,这样她可以先保证工人的工资和城里店面的租金,还能购买一批原材料,如果机器能及时修好,重新开工就有希望。
“哪怕只有10万元呢,也能救急啊,以后再慢慢还。”汪新姿说。
橱柜厂员工童燕君,刚把两个月大的孩子带到身边
“希望赶紧走上正轨,比起家乡来,还是想让女儿在北京长大。”
李静琬是这里最小的孩子,才两个多月大。帐篷里太闷热,妈妈有时就会把她放在露天晾晒的床上休息。她乖得让人心疼,只有饿了的时候才会小声哭几下,大多时间都在安安静静地睡觉。
她的妈妈童燕君今年22岁,是果各庄村北工业小区秀天橱柜厂的员工,主要负责接电话等行政工作。这个10多个人的小厂子由她姐姐李芬、姐夫陈龙华两人开办,员工多是老乡,每月能做一两百套橱柜,月销售额10余万元。
“以前效益还挺好的,但因这场灾,工资肯定暂时发不出了。”见到年轻瘦小的童燕君时,她正端着一大盆刚洗好的衣服往家走,这些衣服都是从淤泥里刨出来的,“家里很多东西都泡坏了、泡臭了,还得收拾个好几天。”
“2010年,我和丈夫一起来京务工,工作了一年多。去年回老家江西上饶结婚,今年5月15日生下了女儿李静琬。”
那场特大暴雨发生时,小静琬才67天大。
7月21日,大水把小静琬所有的尿片、奶粉、衣物都冲跑了,连袜子都没穿的她打着小赤脚在地势高的老乡家过了一夜,之后就有些感冒咳嗽。
童燕君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女儿,“这么小就遇到这么大灾,她的生活用品现在还不太够,就这么一身衣服。”
果各庄村的各项救灾物资陆续到位,有了帐篷、方便面、矿泉水,还有好心人送来的盒饭和米面油等,受灾村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证。但是看着厂子泡在水里,童燕君一直很着急:“希望赶紧走上正轨,比起家乡来,还是想让女儿在北京长大。”
8月3日,小静琬和亲人们回到了原来所住的厂房。厂房里空空荡荡,一些从水里“抢”出来的木料和半成品横七竖八地晒着太阳。“不知道还能不能用,试试看吧!要是不能用,喷上漆会有裂痕。”童燕君的姐姐李芬边拾掇边苦笑着说。
“除了保障基本生活,我们特别希望政府能尽快帮助我们恢复生产。”李芬后悔没有给机器上保险,以厂子目前的财力,恢复生产很困难,员工也暂时发不出工资。
“不管有多难,我们也要扛过去!”她说。
村支书石文迎,果各庄最忙的村干部
“遭灾了,就不能分本地外地,救援可不能做两锅饭。”
这些天,石文迎忙坏了。
灾民生活保障、街道垃圾清理、危房清查、疫情防治等等,事无巨细,身为村支书的石文迎对哪一项都马虎不得。
果各庄村是个外来人口较多的村子,主要来自江苏、江西、浙江、山东等地。“到目前来看,97%的房屋都没有问题,大家陆续搬回了原来的家。”石文迎说。
“遭灾了,就不能分本地外地,救援可不能做两锅饭,一切都按照一视同仁的原则。”他肯定地说,“经过统计,我们发现本地村民的损失不大,没有影响基本生活,紧急救灾物资主要发放给外来人口。”
石文迎所说的紧急救灾物资,包括矿泉水、方便面、米面油、燃气灶等,多数投向了工业小区。记者从房山区民政局了解到,在本次救灾物资发放中,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没有区别,都是根据统计数据上报后统一配发。
采访时,记者还见到了国家电网首都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朝阳分队的队员们,他们带来了500斤鸡蛋和近百箱饼干零食。“来自社会上的捐助也不少,政府、社会、个人都发动起来了。”石文迎说。
有了基本生活保障,灾民和企业开始积极自救。厂区已经有四五家受灾程度较轻的企业恢复生产,近期一周内大部分企业将恢复生产。因损失较大,各家企业多少都存在资金困难、人员紧张等问题。
石文迎说,“现在已经有企业开始申请小额贷款,我们正帮他们联系银行和相关贷款单位。下一步,我们还会考虑在租金、人员等方面提供支持,希望他们能够尽快恢复原来的经营状况。”
“通过这场特大暴雨,检验出来了村子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下一步我们将请专业部门对村北排水问题作一个长久规划,计划雨季过后进行工程施工,希望建设一个更好的果各庄村,以后不管遇到什么灾,都能够给全村人安全、踏实感。”
【调查背景】
没人忘记,在那个雨夜的京港澳高速上,百余名农民工伸向受困人员的有力大手;
没人忘记,靠着使不完的力气,一连救出五名邻居的安徽小伙的邻里情谊;
没人忘记,顶着烈日、冒着大雨,在半月内建造出数千套安置房的农民工兄弟。
可是北京的同一场大雨,有多少异乡人受灾?他们灾后生活怎样?媒体少有关注。
北京市房山区是重灾区,这里有一座村庄,本地人口大约1500人,流动人口达到2000人。由于居住地理环境因素,异乡人灾情重于本乡人。
这座村庄,叫青龙湖镇果各庄村。灾后半月,本报记者走进了果各庄村。
【记者点评】灾后救助 拒绝户籍壁垒
面对灾后救助,人们有点担忧:外地人和本地人,会不会在灾后救助中厚此薄彼。
这个担忧很快变成笑逐颜开。
救灾过程中,北京市作出明确回应:发放物资一视同仁,确保每户灾民的基本生活保障。
所有被大雨侵袭的群体,灾后共同的身份,就是灾民。无论外地人还是本地人,只要他们同样做出了贡献,缴纳着同样的税负,承担着同样的义务,在灾难中遭受着一样的伤害,就没有理由在灾后被剥夺平等接受救助的权利。
灾后救助关乎社会公平,需要一视同仁。 (记者 魏薇 商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