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揭秘“嫦娥三号”:将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12年11月13日 15时35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珠海11月13日电(记者王攀 冯璐)在13日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即将于明年登陆月球的“嫦娥三号”以实物模型方式,向世界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据研发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介绍,“嫦娥三号”属于探月工程中的二期成果,预计于2013年择机发射。届时,我国航天器将首次实现在地外天体的软着陆和巡视。

    现场看来,有着四条腿和六个轮子的“嫦娥三号”是一个巡视器和着陆器组成的合成体。据参展人员介绍,“嫦娥三号”本身带有敏感探测功能,将自动避开月面障碍,通过悬停实现软着陆,而我国此前的航天器则是通过硬框壳保护装置,没有缓冲设计,只能硬着陆。

    据介绍,巡视器则位于着陆器顶端,在巡视器的桅杆上有两对相机和一根定向天线,下面的白色机械臂则用于对月表成分进行探测。当着陆器在月面落地时,将放开自带滑梯,巡视器由此释放并行进,开始自行工作。

    “探月工程可以简单归类为‘绕’‘落’‘回’三项内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宇航部副部长李东说,我国已经通过“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实现了对月球进行环绕探测,并形成月球的全像图片,“嫦娥三号”探测器则将在月面行走和“生存”,还要把月面图像及地质地貌情况,通过遥感器发回到地面。

    有关专家表示,“嫦娥三号”是我国高科技领域一个共同协作的集成性工作成果,也是对我国深空探测网、火箭发射、地面应用系统等技术的综合考验,可以说是一个集智攻关。

    据介绍,在“嫦娥三号”完成“落月”目标后,将是更加艰巨的探月三期工程。我国下一步将研制着陆器、上升器、返回器、轨道器,突破月面采样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和高速再入返回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我国航天器从地外天体采集样品并返回地球。

    “‘嫦娥三号’将是我国宇航领域向深空探测领域探索和积极发展的重要一步,具有深远的意义。”李东说。

 
 
 相关链接
· 科技部:"嫦娥一号"卫星数据应用与研究成果丰硕
· 嫦娥一号卫星数据应用与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 图表:嫦娥三号”2013年“登”月 “软”着陆与温差成最大考验
· "嫦娥三号"2013年"登"月 "软"着陆与温差成最大考验
· 探月工程嫦娥三号正样研制顺利 2013年择机发射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