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境内外媒体热议李克强总理访问罗马尼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13年11月30日 00时15分   来源:新华网

东风强劲 扬帆远航--境内外媒体热议李克强总理访问罗马尼亚

    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布加勒斯特同罗马尼亚总理蓬塔举行小范围会谈。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11月2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邀在罗马尼亚议会发表题为《让中罗友好合作继续扬帆远航》的演讲。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11月25日至28日,李克强总理赴罗马尼亚访问。期间与罗总理蓬塔举行会谈,分别会见罗总统伯塞斯库、参议长安东内斯库和众议长兹戈内亚,在罗议会发表演讲,并参观华为罗马尼亚公司。境内外媒体高度关注,密切跟踪报道。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等主流网站均实时报道相关活动,发表多篇评论文章。新浪、网易、搜狐、腾讯、凤凰等主要新闻网站均在首页开辟专栏进行报道,并配以大量图片、视频。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罗通社、乌通社、《华尔街日报》、罗马尼亚《真理报》、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第一财经日报》等境内外媒体发表多篇评论文章。舆论普遍认为,总理此访进一步把稳了中罗发展战略之舵,鼓满了务实合作之帆,巩固了传统友谊之锚,为中罗合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共掌发展战略之舵

    境内外多家媒体引述总理的话称,中国与罗马尼亚有契合的发展战略。罗马尼亚向东寻求合作、中国向西扩大开放,中罗两国相向而行。香港凤凰评论称,中罗合作有“天时”、“人和”的优势。英国BBC等媒体称,在美国的思维中,合作更多代表利用,而中国给出了新思维:合作是为了各自更好地发展。

    (一)中国需要罗马尼亚这个欧洲“桥头堡”。乌克兰通讯社称,中国总理19年来的首次访问使罗马尼亚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桥头堡。罗《博托沙尼监督报》说,罗马尼亚成为中国进入欧盟的大门。罗《真理报》引述蓬塔总理的话称,罗方愿与中方扩大经贸、电力、铁路、畜牧业等领域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愿作中国进入欧盟的门户。经济分析师奥拉萨努称,发展与包括罗马尼亚在内的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伙伴关系,对中国而言顺理成章,这里有罗马尼亚康斯坦察和保加利亚布尔加斯这样的优质港口,市场拓展潜力巨大。香港《大公报》称,从地理位置上看,中国商品进入欧洲,包括罗马尼亚在内的中东欧是天然的通道或者说跳板。

    (二)罗马尼亚需要中国这个世界经济“发动机”。罗马尼亚新闻台、天线电视台称,即将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令人期待,罗马尼亚希望中国在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罗《财经日报》引述蓬塔总理的话称,“中东欧国家是欧洲最有活力的地区,但我们像一个精力充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我们努力工作但收入很低,我们像一个勤奋的青年,刚从农村来到城市,没有房也没有车,而银行业不会贷款给我们。”罗《每日财经》称,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国家自顾不暇,对中东欧的投资减少,这令中东欧国家对中国的投资趋之若鹜,渴望通过中国-中东欧峰会等平台和契机,吸引来自东方的投资和项目。卢森堡《日报》称,包括罗马尼亚在内的中东欧国家需要钱修建基础设施,这是从布鲁塞尔很难获得的。德国《市场日报》称,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外汇储备。中国人是中东欧的希望,中国在该地区的投资贴补了西欧投资下降的空当。

    二、鼓满务实合作之帆

    (一)“有形大单”成果丰硕。投资与贸易方面,外媒称中国“贷款换粮食”。罗《真理报》称,“中国工厂”世界闻名,而罗马尼亚历来有“欧洲粮仓”美誉,李克强此行可谓“贷款换粮食”。美联社称,中方宣布签署一系列大单。中方希望投资罗马尼亚的核能和风能领域,进口罗马尼亚牛肉和猪肉。《北京商报》称,通过进口罗马尼亚奶牛,可以减少我国对新澳两国的奶源依赖,降低国内民众对乳制品行业安全方面的危机感。基建方面,媒体认为中罗铁路合作前景可期。中财网称,李克强总理在与罗马尼亚总理会晤期间,决定在修建罗马尼亚高铁方面进行合作,并当场决定成立工作组,落实双方在高铁、核电、普通铁路改造等方面的事宜。《国际金融时报》称,高铁是张很好的外交牌。这种纯技术和资金的合作不会引起政治对手的敌意,也有助于中国高铁产业的发展。

    此外,外媒还关注中罗在通讯与能源方面的合作。香港《新报》称,李克强日前与罗方达成协议,中国的4G技术成熟,两国将在4G方面加强合作,罗有望在中国帮助下提前进入4G时代。法新社称,中罗两国签署了两项核合作协议,将让中广核集团在切尔纳沃德核电站增建核反应堆的计划中发挥作用。

    (二)“无形大单”取得突破。罗马尼亚《真理报》称,李克强总理的罗马尼亚之行将是一次历史性的事件,势必进一步巩固双边关系。日本《外交学者》称,中国的经贸关系往往促使其伙伴在国际上给予其政治支持。中国已经意识到实施这一战略的黄金机会,它非常愿意收拾欧盟的外交残局,预计其将在经济和地缘政治上双丰收。美国《外交官》等媒体称,中国的“西进”政策比许多人想象的更具雄心,中国走近中东欧,使“新丝绸之路”又增一站。新华网发表题为“李克强中东欧之行收获的无形‘大单’”的评论称,用音乐作比,中国-中东欧的未来,一定是箫与长笛的和谐奏鸣,抑或是钢琴与古琴的交融合奏。这是李克强总理此访收获的不亚于高铁驶向欧洲的“大单”。

    三、巩固传统友谊之锚

    (一)罗马尼亚打破惯例高规格接待李克强总理。香港《文汇报》等媒体称,罗总理蓬塔打破礼宾惯例,率政府官员到机场迎接,并在机场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欢迎李克强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这是罗政府20年来首次在机场举行仪式欢迎外国贵宾。中新网等媒体称,蓬塔总理28日上午再次率官员来到机场,为结束访问赴乌兹别克斯坦的李克强总理送行。两国总理依依话别。蓬塔称,他佩服李克强总理的个人魅力,愿结交个人朋友。中国新闻社称,蓬塔基本全程陪同李克强参加重要活动,仿佛进入了一段特别的“中国时间”。新华网等媒体称,李克强在参议长安东内斯库、众议长兹戈内亚陪同下前往议会领导人专用的主席台就坐,全场热烈鼓掌欢迎。李克强总理离开议会大厅时,全场起立欢送。

    (二)中罗两国报道处处彰显传统友谊。连日来,罗马尼亚国家电视台、现实电视台、天线电视台、B1电视台连续滚动播报李克强总理的出访活动,国家电视台还播放百集文化纪录片《你好,中国》以示欢迎。罗马尼亚报纸也不吝篇幅,追踪报道,很多以“19年来的首次访问”、“历史性访问”形容李克强总理的来访。罗马尼亚《国家信使报》称,罗马尼亚必将成为中国真正的朋友。香港凤凰卫视以“忆述亲身接触罗援建项目”、“中国的《三国演义》为罗马尼亚人所喜爱”等为题报道了中罗建交60多年来,两国始终友好相处、患难与共的故事。中新网称,《多瑙河之波》等罗马尼亚电影至今仍为中国百姓津津乐道,而中国的《三国演义》等电视剧也为罗马尼亚人民所喜爱。

    四、东风强劲,中罗合作扬帆远航

    香港《大公报》以“李克强带去‘东方劲风’”为题报道称,中东欧国家坐在欧盟的船上,但需要来自东方的劲风。李克强此访正是带去了友谊合作和改革开放的“东方劲风”。奥地利《标准报》称,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行动要看时机,开船要趁涨潮。”中国与罗马尼亚等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历史机遇之门已经敞开,未来的合作规划蓝图就展现在眼前。《东方早报》称,明年是罗中建交65周年,基于中罗两国的传统友谊和特殊关系,罗马尼亚作为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桥头堡,可继续为中国—中东欧的合作以及中欧关系发展发挥更大作用。罗马尼亚《欧洲侨报》称,近年来,中罗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双边经贸往来成果丰硕,双方在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前景广阔,未来提升的空间很大。相信李克强总理此访必将提升中国与罗马尼亚经贸、人文等领域交往的层次,并为双方经济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相关链接
· 李克强总理在罗马尼亚议会的演讲(全文)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罗马尼亚议会发表演讲
· 李克强在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上的致辞(全文)
· 李克强出席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
· 李克强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时的讲话(全文)
· 李克强会见黑山、马其顿、斯洛文尼亚、阿尔巴尼亚总理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