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残疾人就业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07年5月31日)
今年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残疾人就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月25日予以公布,5月1日正式实施,这既是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件实事。今天我们召开会议,就贯彻实施《条例》,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刚才,邓朴方同志代表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作了工作报告,法制办、劳动保障部、民政部的负责同志也发表了意见,讲得都很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政治责任感
残疾人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先后制订实施了残疾人事业发展四个五年规划, 并公布了残疾人保障法,在残疾人的康复、医疗、教育、就业、扶贫、文化体育、权益保障、改善残疾人生活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初步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扶助残疾人的路子。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残疾人工作取得的成绩,与广大残疾人的期望相比,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残疾人就业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截至2006年4月1日,我国各类残疾人数达到8296万多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34%,即每不足16个人中就有1位残疾人;残疾人家庭共7050万户,占全国家庭总户数的17.80%,即每不足6个家庭中就有1个残疾人家庭。我国残疾人中,处于就业年龄的有3400多万人,由于身体原因和社会环境影响,他们的就业尤其困难。一是全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我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现在更是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全社会的就业矛盾始终十分突出,这就使得残疾人就业难度更大。二是残疾人待就业规模在不断增大。据统计,目前全国有800多万达到就业年龄、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没有就业,每年还将新增残疾人劳动力30万人以上。三是残疾人总体受教育程度不高,职业技能水平偏低,就业竞争能力不强,特别是失业残疾人员已成为再就业人员中最为困难的群体。四是部分用人单位对残疾人存在偏见甚至歧视,对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认识不到位,忽视、侵害残疾人就业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发展阶段,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保障残疾人就业权利,意义十分重要。
(一)促进残疾人就业,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残疾人是一个庞大的特殊困难群体,同时也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广大残疾人有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愿望,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不向命运低头,勇于克服困难,顽强进取。许多残疾人才华突出,思维活跃,创造能力很强。尤其要看到,残疾人普遍踏实勤劳、爱岗敬业,具有常人不具有的独特优势。随着科技发展和各种康复手段、辅助补偿措施的普遍实施,适合残疾人参与的经济社会领域越来越广泛。促进残疾人就业,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既是广大残疾人的重要权利和迫切愿望,也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促进残疾人就业,是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逐步消除贫困是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任务。目前,我国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之间还有很大差距,残疾人人均收入只有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还有近千万农村残疾人尚未解决温饱,270多万城镇残疾人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虽然政府和社会采取了各种救助措施,但救助能力毕竟有限,保障水平还不高,很难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因此,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并通过就业获得相对稳定的收入,不仅有利于减轻政府和社会的负担,而且是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
(三)促进残疾人就业,是推动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措施。促进残疾人就业,为残疾人提供参与和发展机会,使残疾人通过就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不仅可以帮助残疾人实现其社会价值,增强残疾人的自信和服务社会的勇气,也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尊重,消除社会的各种歧视和偏见,促进残疾人与健全人相互理解、和谐相处。这既是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的迫切愿望,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总之,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广大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切身利益,而且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大力气,切实抓紧抓好。
二、认真实施《条例》,全面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
《条例》的公布实施,是党和政府重视民生、关怀弱势群体的一项重要举措。《条例》强化了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残疾人联合会在促进残疾人就业中的责任,进一步明确了用人单位吸纳残疾人就业方面的责任,完善了残疾人就业的各种保障措施,对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做出了规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以贯彻实施《条例》为契机,全面落实残疾人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抓紧研究制订配套措施,加大督促检查和执法力度,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坚持并进一步落实残疾人就业保护政策。对残疾人就业实行保护,是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保证,也是国际通行的惯例。国际有关公约明确指出,为落实残疾工人与其他工人机会和待遇均等而采取的特殊积极措施,不应视为对其他工人的歧视。多年以来,我国对残疾人实行了集中安置就业和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就业的政策,这是国家为保护残疾人就业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条例》进一步坚持并完善了这项重大政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务必要将其落到实处。一要按照《条例》规定,加快残疾人集中就业政策的调整和规范,在确保福利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抓紧对包括盲人按摩机构、工疗机构等残疾人集中就业形式的优惠政策、扶持措施和管理办法进行研究,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多种形式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稳定扩大残疾人集中就业规模。二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动员,使广大用人单位了解有关规定和义务,积极主动地接收残疾人就业;要通过提供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支持性服务等措施,帮助用人单位履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法定义务;要完善有关政策措施,统一、规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相关制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通过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对超比例安排就业的实行奖励等措施,调动用人单位吸纳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三要引导各级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发挥表率作用,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
(二)扶持残疾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在认真落实政府保护性就业政策措施的同时,要大力促进残疾人通过市场实现就业。社区服务业、第三产业和多种经济成份的中小企业中,蕴藏着巨大的就业机会,这些领域的就业形式灵活多样,对就业人员身体条件等方面的要求不太高,特别适合残疾人就业。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残疾人转变就业观念,克服等待依靠思想,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就业。另一方面,要制定完善税费减免、信贷支持、证照办理、场地照顾等具体扶持政策措施,鼓励残疾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就业岗位,要优先照顾残疾人。要认真研究制定扶助灵活就业、自谋职业的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的政策措施,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促进更多的残疾人就业。
(三)促进农村残疾人多途径就业。我国农村残疾人有6200多万,占残疾人总数的75%,统筹做好农村残疾人就业工作十分重要。各级政府要结合农村扶贫开发,制定并落实产、供、销等环节的政策措施,组织和扶助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其他形式的生产劳动。国家取消农业税后,农村残疾人得到的优惠扶持相对有所减弱,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研究提出新的扶持政策措施,使广大残疾人受益。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进城务工的残疾人逐渐增多,要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引导他们有序流动,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要研究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衔接问题,确保残疾人真正得到实惠。
(四)开展有针对性的残疾人就业服务。由于外界和自身条件等方面原因,残疾人在实现就业过程中对职业介绍、职业培训以及功能补偿、职业康复等有着特殊的服务需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覆盖面广、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把残疾人就业全面纳入服务范围,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要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和就业服务机构免费为残疾人提供职业培训和服务,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发挥了解残疾人、掌握特殊服务技能的优势,针对不同类别、不同情况的残疾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特别是要开展针对吸纳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的支持性服务,帮助做好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有关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条件,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人员业务能力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为残疾人提供耐心细致和人性化的服务,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三、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促进残疾人就业的长效机制
残疾人就业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繁重。为此,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合力推进这项工作。
(一)强化领导,落实政府责任。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要按照《条例》的规定,将残疾人就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予以统筹安排。要制订工作计划,明确任务指标,强化责任,层层抓好落实。要根据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资金,加大对于残疾人职业培训、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要在认真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制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扶助措施,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级政府负责同志和有关部门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残疾人中,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扎扎实实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及时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送到残疾人中去。
(二)强化协调,形成部门合力。残疾人就业工作涉及劳动保障、民政、财政、人事、工商、税务、残联等多个部门和单位,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做好。各级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作用,及时研究解决残疾人就业工作遇到的问题。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劳动保障部门作为就业工作主管部门,在制定落实有关规划和政策措施时,要把残疾人就业工作纳入总体部署,统筹安排,并把残疾人作为重点援助对象;要针对残疾人的特殊需要,研究制定专项社会保障政策措施;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及时纠正用人单位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民政部门要研究制定新形势下福利企业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财政部门要规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加大对残疾人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投入。工商、税务部门要把残疾人集中就业、个体就业等税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人事部门在国家公务员录用、专业技术评定等方面要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各级残联要发挥联系残疾人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了解贫困残疾人的需求和愿望,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围绕促进残疾人就业,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努力形成协调高效的残疾人就业工作机制。
(三)强化宣传,调动社会力量。扶助残疾人就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开展宣传、扶助活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要宣传中华民族扶残助困的传统美德,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社会责任;宣传各行各业中残疾人职业技能人才,提高全社会对残疾人就业能力的认识。要充分发挥有关社会团体的作用,深入、持久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援助活动,鼓励、支持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和援助。广大残疾人要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勇于同困难作斗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艰苦创业和辛勤劳动,改善困难条件和面貌,实现人生价值。
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和残疾人事业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新|活动|出访|会议|论述|图片
回良玉:以残疾人就业条例为契机促进残疾人事业
全国残疾人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31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任回良玉在会上强调,促进残疾人就业不仅关系到广大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切身利益,而且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残疾人就业条例》的公布实施,是党和政府重视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贯彻实施《条例》为契机,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大督察和执法力度,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回良玉指出,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的群体,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广大残疾人有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愿望,许多残疾人才华突出,创造能力很强,并且普遍踏实勤劳、爱岗敬业,具有常人不具有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残疾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促进残疾人就业,是广大残疾人的重要权利和迫切愿望,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提高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是推动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措施。
调查显示:中国有残疾人的家庭户达7000多万户
调查表明,中国有2个以上残疾人的家庭户为876万户,占残疾人家庭户的12.43%。有残疾人家庭户的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9.98%。有残疾人的家庭户户规模为3.51人。
6月12日,两位残疾人在长春人力资源市场找寻适合应聘的岗位。 当日,由长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长春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组织的残疾人招聘会在长春人力资源市场举行。3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了298个适合残疾人工作的岗位。新华社记者 迟海峰 摄
中国发布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28日发布第二号调查公报,公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残疾人口数量和全国残疾人口性别、年龄、残疾等级构成及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情况。
公报认为,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相比,残疾人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生存和发展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社会各界关爱残疾人 爱心温暖每个残疾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