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国卫生运动的重点进一步放到农村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吴仪副总理在全国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暨纪念
爱国卫生运动55周年现场会议上的讲话
(2007年9月20日)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这次在山西晋城召开现场会议,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爱国卫生工作,纪念爱国卫生运动55周年,很有意义。山西的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长期以来,面对自然条件较差的现实,山西省持之以恒地发动群众,广泛开展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卫生村镇、卫生先进企业和卫生先进单位的创建活动,把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改变农村卫生习惯,在整治村容村貌、强化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上取得显著成绩,城乡卫生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今天早上,我去考察了晋城市东四义村,很受启发。1952年,东四义村积极响应毛泽东同志“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号召,发动群众,除害灭病,开展了深入持久的爱国卫生运动,受到当时政务院的表彰,荣获了毛泽东同志亲自题词的奖旗。55年来,东四义村的党支部和村委会换了一届又一届,但爱国卫生工作始终没有松懈,通过抓卫生促健康、促发展,全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东四义村是全国成千上万个农村卫生先进典型的一例,是我国农村爱国卫生运动的一个缩影。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更好地发扬光大爱国卫生运动的优良传统,把爱国卫生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爱国卫生运动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工作的伟大创举,对预防和控制疾病、保护人民健康发挥了巨大作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面对“东亚病夫”的耻辱和传染病丛生的现实,党中央决定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自己动手,改造环境,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同疾病做斗争,同不良卫生习惯做斗争,提高全民健康水平。1952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担任第一届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55年来,爱国卫生运动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工作内容和重点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的根本宗旨始终没有改变。20世纪50年代,我们开展除害灭病活动;60年代,我们开展以管水、管粪、改水井、改厕所、改畜圈、改炉灶、改造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两管五改”活动;90年代,我们开展卫生创建、改水改厕、9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等,都是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人民群众全面动员、人人动手、全家上阵,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地方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疾病。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比较多的国家,洪涝、地震等灾害时有发生,但我们做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近几年我国连续遭遇非典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袭击,但我们依靠法制,依靠科学,群防群控,很快就战胜了疫情。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组织和发动了群众,充分发挥了爱国卫生运动的重大作用。
爱国卫生运动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群众的身体素质,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状态,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改水改厕、以机代牛、封洲禁牧等;在氟中毒、砷中毒地方病流行地区,我们大力实施改炉改灶和安全饮水工程;在广大农村,我们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全面加强初级卫生保健,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全国城乡,我们广泛开展卫生创建、环境整治、除害灭病等群众性卫生活动。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积极参与各种爱国卫生活动,掌握了卫生防病的知识,培养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了身体素质,增强了对生活和未来的信心。环境良好、生活科学、身体健康、邻里和谐、精神文明,已经成为很多地方的新风尚。
爱国卫生运动是弘扬集体主义精神的运动,培养了互助共济的美德,激发了广大群众自力更生改变生产生活面貌的热情。爱国卫生运动始终以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为力量源泉。55年的实践证明,凡是群众发动比较充分的地方,当地的卫生面貌就改变得比较快,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得就比较好。广大群众看到,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通过大家的团结协作、互相帮助、搞好卫生,可以改变环境,增强体质,更加提高了对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的认识,增强了荣誉感和责任感。
几十年来,爱国卫生运动为改变城乡卫生面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有关部门的有力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离不开全国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所有战斗在爱国卫生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向积极参与和支持爱国卫生运动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把爱国卫生运动的重点进一步放到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得到明显加强,城乡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我国卫生事业总体上还不发达,卫生水平还不高,卫生工作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爱国卫生运动必须长期坚持,党委政府领导、各部门参与、全民动员抓卫生的传统必须长期保持,全社会的环境卫生整治、全民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控制疾病必须长期进行。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抓住健康教育、环境整治和预防控制疾病等关键,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丰富和深化工作内涵,把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推向深入。
我们还必须看到,我国城乡的卫生差距还比较大,尤其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卫生工作还面临许多问题和新的情况。一是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还比较多,不少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严重,给疾病防治和环境整治增加了新的难度。二是不少地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还比较薄弱,一些重大传染病、地方病、人畜共患病、慢性病仍在严重威胁农民群众的健康。三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大规模组织群众进行环境整治的难度加大。应该说,目前我国公共卫生服务最薄弱的地方仍然在农村,受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威胁最大的人群仍然在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的难点也在农村。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对环境和卫生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要在继续全面推进城乡爱国卫生运动的同时,根据新的形势,把工作重点进一步放到农村,把爱国卫生运动与农村卫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紧密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卫生。目前,我国农村的环境卫生问题相当突出,垃圾收集和运输、污水排放和处理、公厕建设和管理等问题,在很多地方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农村建了新房,但房前屋后到处是垃圾,很不协调。这种脏、乱、差的状况,既影响村容村貌,也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做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首先要搞好环境卫生。第一,抓好生活垃圾的处理,引导农民科学处理垃圾,做到集中收集、定点掩埋。有条件的地方要对生活垃圾实行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第二,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施药,搞好农膜回收。第三,加强水源保护,重点是严格乡村企业和各种养殖场、小作坊的排污监管。第四,抓紧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快改水改厕步伐,大力推广卫生厕所和沼气池,切实减少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既要靠农民自觉参与,也要靠制度约束。要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制订乡规民约,建立农村居民自我管理的村庄卫生保洁机制。要制订并落实卫生清扫日制度,组织农民做好自家环境及公共区域的清洁卫生,发动群众平整村路,整理沟渠,清除垃圾和“白色”污染,坚决改变乱倒、乱排、乱堆生活垃圾现象。
二是着力培养农民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好的习惯才有好的生活方式和好的环境。好的习惯要靠教育,靠培养,靠长期坚持。要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加大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和防病能力。要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农民群众了解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了解生活习惯与农村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的关系,逐步养成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提高自身素质。要大力弘扬健康文化,引导农民群众改陋习、讲文明、讲卫生、爱环境、树新风。文明卫生要从娃娃抓起,中小学都要开设健康教育课。要加强对农民群众婚丧嫁娶活动的引导,注意集体餐饮卫生,防范群体性食物中毒。
三是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做好工作。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我们既要发扬动员群众、全民动手的优良传统,也要善于运用新的科技成果和现代化装备,改进爱国卫生工作的方法,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工作效率。要针对生活垃圾处理、污染防治、改水改厕、病媒生物防制等问题,加强适用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要加强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开展环境污染物与健康危害风险评价工作。要加强对地方病、多发病的科学研究,帮助基层更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性防病治病工作。
四是高度重视农民工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健康保障。加强进城农民工的卫生管理是爱国卫生运动的新内容和新任务。要加强对农民工居住比较集中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等的环境治理,改善卫生基础设施和饮食卫生条件。加强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妇幼保健、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文明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特别要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艾滋病的监测与防治。
三、加强爱国卫生运动的领导,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爱国卫生运动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公益性工作,是体现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关心和实现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的大事。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把爱国卫生运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和改善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农村爱国卫生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工作目标和重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落实。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村庄发展规划,加快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地方病防治与环境治理等项建设。中央和地方财政都要增加投入,给予积极支持。
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要加强协调,统筹解决爱国卫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健全办事机构,保证人员编制和日常经费,充分发挥其作用。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和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完成新时期的爱国卫生工作任务。
这里我还要强调一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将不断增加,农村卫生设施条件将不断改善。但无论什么时候,农村爱国卫生运动都要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用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激励群众,通过改造环境,美化家园,增进健康,净化心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人的和谐。
做好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的优良传统,转变作风,求真务实,把这项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的崇高事业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依靠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通过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全体从事爱国卫生工作的同志们的共同努力,爱国卫生运动必将再创辉煌。
最新|活动|出访|会议|论述|图片
吴仪强调:把爱国卫生运动的重点进一步放到农村
全国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暨纪念爱国卫生运动55年现场会议20日至21日在山西省晋城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吴仪出席会议并强调,要认真总结经验,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的优良传统,把工作重点进一步放到农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吴仪致信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电视电话会议
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3日在京召开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致信,向受表彰的卫生支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祝贺,向参与这一工程的所有同志特别是医护人员表示深切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并希望他们在这一岗位上做出新的贡献,同时强调,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是新时期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统筹城乡医疗卫生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把这项工作制度化、机制化并长期坚持下去。
国际药学联合会第67届年会开幕 吴仪出席开幕式
9月2日,2007年世界药学大会暨国际药学联合会第67届年会在北京开幕。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2007年世界药学大会暨国际药学联合会第67届年会9月2日在京开幕。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一直重视和致力于发展农村地区初级卫生保健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从《阿拉木图宣言》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国际卫生大会的中国政府代表、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副司长张朝阳17日表示,中国政府一直重视和致力于发展农村地区的初级卫生保健。
卫生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全面推进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要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覆盖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的目标,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更快发展。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合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久前,2007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总结交流了各试点工作经验,对全面推进新农合发展的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
卫生部:我国有6.85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根据各省(区、市)上报的数据汇总,截至2007年3月31日,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达到2319个,占全国总县(市、区)的81.03%,覆盖农业人口7.99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91.93%,参加合作医疗人口6.85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78.78%,参合率为8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