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创基础研究繁荣发展新局面
刘延东
基础研究作为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是科技进步的先导,是自主创新的源泉。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以深入的基础研究作后盾,才能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增强国家发展的后劲。”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和超前部署基础研究,提升我国科学研究整体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总结成绩,坚定发展基础研究的信心和决心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基础研究底子薄,起点低,仅有30多个研究机构,科研人员不足500人,在世界科学界的地位无足轻重。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奋起直追,推动我国基础研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跨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这段不平凡的历程,对于准确把握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阶段和内在规律,坚定优先发展基础研究的决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基础研究,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地对基础研究给予极大关心和支持。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新中国成立仅一个月就决定成立中科院。1956年,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制定了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提出了基础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我国基础研究取得了“两弹一星”关键科学问题、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陆相成油理论、多复变函数论、哥德巴赫猜想等一批重大成果。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小平同志亲自推动成立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开辟专门资金渠道支持基础研究,恢复和设立了院士制度、学位制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启动了“863计划”,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等大科学装置和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科教兴国战略,颁布《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实施了“攀登计划”、“973计划”和知识创新工程,启动“985工程”和“211工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求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积极推动主流学科走到世界前列、重要战略高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国家相继颁布了中长期科技、人才和教育规划纲要,对基础研究作出系统部署。近十年基础研究投入年均增长近20%,总量超过1600亿。这些重要举措从政策导向、资金保障、人才队伍、资源配套等方面,为我国科学研究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基础研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正大踏步向世界先进水平赶超。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数学、物理、化学、材料、计算机和工程科学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5名。具备了少数几个科技大国才有的基础科学研究力量,形成了包括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在内的科技力量布局,建设了上海光源、郭守敬望远镜、重离子加速器、全超导托卡马克等38个先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38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骨干研究基地,聚集和培养了大批创新型人才。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基础研究重大成果,极大提升了在世界科学领域的地位。科技论文被SCI数据库收录总量已居世界第二,被引用数居世界第八。近年来高温超导、纳米材料、量子通讯、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古生物研究等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为人类科学发展作出了新贡献。经过多年的跟踪积累到酝酿突破,我国基础研究的整体研究实力和学术水平显著增强,已进入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重要跃升期。
基础研究的巨大进步,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基础支撑和前瞻引领作用,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打下了良好基础。基础研究的长期积累和多学科综合交叉,为载人航天、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理论支持;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制造科学的前瞻性研究,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能源科学、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的拓展以及对深海、深地、深空、极地的探索,为解决可持续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瓶颈问题奠定了科学基础。我国基础研究取得的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社会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几代基础研究工作者怀着建设国家、造福人类的理想,怀着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信念,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数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结果。这些成就是我国基础研究跨越历程的闪光足迹,是基础科研战线探索前进的生动写照。
60多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在艰辛探索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突出体现在:一是必须始终把基础研究放在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系统谋划,持续投入,切实加强。二是必须坚持服务国家需求和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在涉及国家发展战略的领域和科学技术的前沿,突出重点,超前部署。三是必须遵循基础研究的规律,注重厚积薄发,倡导潜心钻研、淡泊名利,形成鼓励探索、崇尚创新的良好环境。四是必须加强创新人才培养,造就一支热爱科学事业、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研究队伍。五是必须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科技计划、科学基金与资助模式、评价机制等改革,增强基础研究的生机活力。这些经验弥足珍贵,今后要继续坚持和完善。
二、把握形势,增强发展基础研究的责任感使命感
当前,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基础研究对科技发展、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更为深远,战略意义进一步凸显。
第一,当代科学前沿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基础研究在推动新科技革命中作用日益突出。基础研究不仅能够开拓人类认识自然的知识疆域,而且将大大提高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从近代发展史看,基础科学的重大发现往往带动新的技术变革,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基础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向着最基本和最复杂两个方向进一步拓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加速,催生新的科学前沿,一些重要领域出现群体突破的态势。基础研究的积淀,正在为新的科技革命积蓄能量。抓住未来新科技革命的机遇,首先必须重视基础研究,否则只能亦步亦趋、跟着别人走。机遇稍纵即逝,我们要增强紧迫感,深刻汲取历史上多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的教训,努力捕捉科学突破的先机,使我国基础研究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全球科技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基础研究在抢占国家竞争制高点中地位更加凸显。当今世界科技格局的演化呈现出“关口前移”和“版图东移”两个明显趋势。从科技自身看,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成果转化的周期日益缩短,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界限日趋模糊,信息、纳米、生物医药等许多领域的最新成果迅速转化为新产品,国际科技竞争的关口已经前移到基础研究。从国际科技版图看,科技竞争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科技研发和创新的重心部分东移。发达国家希望通过加强基础研究,继续保持领先;新兴经济体正在改变以往较重视应用技术研发和承接技术转移的取向,大幅度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希望借此赶超发达国家。各国围绕科技核心要素的竞争愈加激烈。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均发布了新的科技发展战略。在全球科技发展格局变化过程中,谁的基础研究走在前列,谁就能占领国际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我们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以科学研究的新突破带动科技、经济实力的新提升。
第三,人类面临一系列新的全球性挑战,基础研究开辟新方向、探索新路径的任务更加艰巨。当今时代,人类正面临着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环境保护、人口健康、疾病防控等许多共同挑战。解决好这些挑战,一方面迫切要求通过基础研究,从本质上认识空间、海洋、地震等基本规律,提高人类了解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另一方面迫切要求构建全球基础研究开放合作的大格局,拓展科技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动员全球科学研究资源,共同攻克难题。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大型强子对撞机、国际综合大洋钻探、全球海洋观测网等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一些中外高校也搭建联合研究平台,在拓展国际合作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我们要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参与重大基础研究攻关,力争率先提出和开拓新理论、新问题和新方向,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
第四,我国面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任务,基础研究在支撑引领科学发展中使命更加重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30多年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在增大,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迫切要求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一场综合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的转变,其中在两个方向上要加快步伐。一是解决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处于低端的问题,推动产业升级。我国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根本原因在于处于知识链的低端,科学研究积累不够,原始创新能力不强,许多结构和工艺的基础性问题缺乏研究。知识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今天的基础研究可能就是明天的高技术。只有通过扎实广泛的基础研究,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互动,才能建立附加值更高的产业体系,形成优势产业集群,真正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二是解决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正处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环境的压力较大,必须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避免走一些国家工业化时期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老路。这有赖于我们在能源、资源、材料、生物、地球、环境等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有新突破。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基础研究的源头创新作用,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提供知识基础和创新动力。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基础研究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但也要清醒看到,现代科学在我国发展历史不长,基础研究仍是科技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整体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较少,部分学科和领域还处于跟踪水平。即使是进入先进行列的学科和领域,开创新的学科和研究方向的能力也尚未显现。二是基础研究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引领当代科学潮流的大师级人物和世界级科学家不多,卓越学术团队和青年拔尖人才的成长还不适应基础研究加快发展的需要。三是一些科研体制机制还不利于激发基础研究活力。一些基础研究计划按竞争模式设计,科研人员在争取课题上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同时由于考评比较重视论文数量、刊物档次和文章被引用情况,使一些科研人员不得不追求短平快的项目。四是基础研究对产业的推动还需加强。一些领域还存在把科学和技术对立起来的现象,忽视了科学研究中新原理、新方法、新仪器的研究,缺乏对产生变革性技术的追求。基础研究部门与重大应用部门之间也缺乏紧密的协调机制,对成果转移转化认识不到位、力度不够,基础研究成果在推动新兴产业形成和发展中难以发挥更大作用。五是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到基础研究领域,一些人不愿意从事周期长、探索性强的基础研究,一些单位没有形成学术争论的氛围,学术环境不够宽松。六是尽管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增长很快,但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例仍长期徘徊在5%左右,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积极性不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基础研究的战略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三、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基础研究繁荣发展新局面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这是对基础研究提出的最新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勇于开拓,努力开创基础研究的新局面。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基础研究,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服务国家需求和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突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建设,优先发展、强化支持,夯实基础、创新机制,瞄准前沿、重点突破,推动我国基础研究水平整体提升,一些领域加快走向世界前列,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切实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第一,围绕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做好基础研究规划布局。基础研究具有战略性、先导性、公益性的特点,对科学的发展和现实生产力有着深远影响和不可估量的渗透力,必须统筹规划布局,优化配置资源,找准主攻方向。一要通过战略研究选择若干重点科学前沿领域,并实施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强化支持。《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四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这两年又新增了干细胞研究和全球变化研究两个计划。对这些前沿领域要投入更多资源,同时注意把科学家的研究兴趣吸引到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上来,努力实现重点跨越。二要与国家发展战略、行业发展方向、区域发展需求相结合,主动做好前瞻研究,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科学问题上有更大作为,推动基础研究与高技术融合,加快产业化。三要支持科学家自由探索、大胆创新,深化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科学史表明,自由探索是基础研究的基本特征。要从资助机制、文化氛围和政策措施等方面,保障和支持国家需求和科学家好奇心驱动的自由探索。对孕育创新思维和全新学术观点的“非共识”项目,在科研立项管理中要给予支持。四要强化学科建设的基础地位,综合考虑学科发展趋势和现状基础,调整优化学科结构,推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加强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建设,突出特色,提升质量。未来基础研究的重大创新将更多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力争有更多学科进入世界前列。五要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建设,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科学装备、科技自然资源、文献与数据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并推动开放共享、提高使用效率,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基础设施体系,为基础研究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第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基础研究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不尽合理是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破除障碍、激发动力。一要建立健全科技资源协调机制,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的顶层设计和工作衔接,准确定位,统筹分工,各有重点,形成对不同类型和阶段重要研究工作的协同支持格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要更加侧重基础、前沿和人才,鼓励自由探索,营造创新环境,夯实学科基础,加强前瞻部署,培养创新人才。“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要更加强化目标导向,聚焦重大科学问题,突出优秀团队建设,着力解决制约未来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基础研究计划与“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其他科技计划也要做好衔接。二要进一步推动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增强国立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的创新能力。中科院和高校要通过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985工程”、“211工程”等,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机构和国际一流大学。各部门、各地方也要围绕行业发展和区域创新需要,大力支持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研究,提升行业竞争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三要改进和创新科技管理制度,完善项目申报、经费分配和过程管理办法,探索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和有效资助方式,形成有利于基础研究健康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保持基础研究的活力。竞争性项目和稳定支持项目要保持合理比例。实践证明,竞争课题非常必要,但如果过分追逐经费资助多的方向和热点,可能出现科研机构同质化现象。因此,对经过科学论证的重大项目、优秀团队和重点基地,要给予持续稳定支持,使科研人员从忙于申请项目、疲于应对检查评估中解脱出来,心无旁骛、潜心钻研,开展长期持续跟踪研究。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培养造就创新人才。基础研究发展,关键在人才。近年来,贝时璋、钱学森、钱伟长、朱光亚、吴阶平等几位科学大师相继辞世,这是我国科技事业的重大损失。他们一直期盼着我国能够多出一些拔尖创新人才。老一辈科学大师的这种关切和期望,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紧迫性。要积极应对国际高端人才竞争的严峻挑战,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抓住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和教育规划纲要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在发现人才、凝聚人才、造就人才、用好人才上下功夫。要深入实施“千人计划”等各类人才计划,尽快启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引进和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优秀科学家,加大力度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优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稳定高水平实验技术人才,有计划吸收在校硕士生和博士生参与科研项目,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科研队伍。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大学和研究院所、不同学派之间的壁垒,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和思想碰撞,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以事业凝聚人才、以实践造就人才、以机制激励人才,形成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第四,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人文环境。科学精神的鼓舞和感召,创新文化的激荡和熏陶,是基础研究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完善和创新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发挥好政策标杆的导向作用。基础科研评价要做到“五个有利于”,即有利于鼓励原始性创新,有利于发现和培育优秀人才,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有利于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有利于防止和惩治学术不端行为。在评价内容上,要更加体现鼓励瞄准重大学术问题前沿和自由探索的导向,鼓励关注间接的、长远的、隐性的价值,评价周期不能过短。在评价方式上,要公开透明,接受学术界的监督,以增强公信力。要积极宣传科学研究中的明德楷模和治学典范,营造求真探源、平等争鸣、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氛围,鼓励科研人员树立远大理想,脚踏实地,勇攀高峰。要完善诚信制度,建设诚信文化,坚决抵制不良学风的侵蚀,对科研不端行为实行“零容忍”,切实维护学术研究的声誉。
第五,加强统筹协调,动员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基础研究。重视和支持基础研究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富有远见的表现,要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在整个科技工作中的地位。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重点实验室、知识创新工程等支持力度,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快速增长,但“两个明显偏低”的问题仍然突出,即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例明显偏低,企业投入明显偏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企业在实现原始积累之后,开展或支持基础性、前瞻性研究,是保持其持续创新能力和较强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们作了一些尝试,在技术创新工程的框架下,支持建立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依托一批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引导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努力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问题、技术发展中的基础性问题和成果转化问题。下一步,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公共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特别是把地方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纳入国家各项创新评价体系,形成中央、地方合作支持基础科学的新机制。另一方面要鼓励包括企业、社会公益组织在内的社会各方面关心和支持基础研究,协力推进基础研究繁荣发展。
第六,扩大开放交流,提升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的实效和水平。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是全球化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提高基础研究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要在毫不动摇地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要发挥政府间科技合作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参与国际科学计划的力度,组织有我国特定优势的重大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围绕共同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深化合作研究,推动我国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研究加快赶上先进水平。要鼓励中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加强科技合作,支持我国科学家参与国际科技组织,为基础研究的发展营造良好国际学术环境,构建有效合作平台,提高我国在世界科技舞台的地位。
基础研究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内容,中央各部门、各省(区、市)党委政府都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在全局工作中摆上重要位置,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条件保障,确保科技投入向基础研究倾斜,为基础研究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建设创新型国家任务艰巨,基础研究工作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奋力开拓,锐意进取,开创基础研究工作新局面,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新|活动|出访|会议|论述|图片
刘延东在深圳考察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筹办工作时强调
团结协作 精益求精 确保深圳世界大运会圆满成功
新华社深圳7月2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23日至24日在深圳考察并专题研究世界大运会筹办工作时强调,要通力合作,扎实工作,努力把深圳世界大运会办成精彩祥和、安全有序、节俭高效的体育文化盛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参加考察等活动。
刘延东在深圳实地考察了大运会场馆及其配套服务设施试运行情况,听取了组委会关于筹办工作的汇报。她说,经过广东省、深圳市和有关中央部门及地方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大运会在场馆建设、赛事组织、城市运行、参赛准备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体现了年轻城市举办青年盛会的时代特色,传递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尊重多样文明、促进和谐包容、共享和平友谊的价值观,生动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详细阅读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京成立
刘延东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
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从左至右)为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揭牌。当日,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暨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以中国科学出版集团为主体,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等单位参股设立。集团公司作为科技出版资源和企业资产整合平台,将按照资源互补、产业结构合理、先易后难的原则,采取行政推动和市场动作相结合的方式,分批分阶段对中国科学院及其他中央部委拥有的科技出版资源进行整合,力争成为国内一流、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科技出版“航母”。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暨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会19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大会并讲话。
刘延东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组建大型出版传媒集团,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部署。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是推进中央各部门出版社体制改革的又一重大成果,对于推动我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必将发挥积极作用。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