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出席首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
深化中非合作 提升发展中国家间合作水平
——在首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李克强
(2012年8月27日)
尊敬的乌干达副总统爱德华·塞坎迪阁下,
尊敬的布隆迪第一副总统泰朗斯·西农古鲁扎阁下,
尊敬的各位贵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参加首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与大家共商中非合作发展大计。非洲是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大陆,也是一个富有蓬勃活力的大陆。非洲正在加快发展,中非合作前景广阔。深化中非合作,不仅有利于双方发展,而且有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水平。本次论坛对推动中非关系全面深入发展会起到重要作用。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诚挚欢迎!
中非人民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长期以来,中非双方在争取民族解放、谋求国家振兴的进程中相互同情、相互帮助,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进入新世纪后,伴随着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和发展,中非关系步入硕果累累的新阶段。目前,中国是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2011年双边贸易额比2000年增加15倍;中国对非投资累计已达150多亿美元,合作项目遍及非洲50个国家;中国对非援助总额达到1100多亿元人民币。这些从一个侧面表明,中非各层次的交流合作日益热络,中非人民的传统友谊历久弥坚。
中非合作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集团,中非在发展阶段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据世界银行最新统计,非洲有24个国家属于中高收入或中低收入国家,还有29个国家处于低收入水平。中国也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性。中非合作是面对相似发展境遇和共同发展使命而开展的合作,具有很强的建设性和成长性。这种合作是中国和非洲携手振兴经济、共谋发展进步的有效途径,可以促进国际社会更加关注非洲,更加关注发展中国家,也有助于实现世界的共同发展与持续繁荣。
中非合作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合作。非洲有50多个国家、1500多个民族、2000多种语言,不同的民族和宗教、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制度等,共同构成了多彩的非洲,这反映了世界的多元化和文明的多样性。中国一贯主张,国家不论大小,都是国际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在对外合作中,应当尊重各国探索符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努力,不干涉别国内政。中国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我们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乐见并愿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一道,参与和推进非洲的发展建设,努力维护非洲地区和平稳定。
中非合作是互为机遇、互利共赢的合作。中国和非洲人口加起来占世界人口的1/3,近年来双方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和非洲经济各具特色、各有优势,中国成熟适用的技术设备、相对充裕的资金与非洲国家的市场容量、人力成本、资源优势相得益彰。中非双方在推进合作中注重优势互补、各展其长,把自身的发展融入对方的发展之中,给对方带来的是机遇。这种合作是扩大利益汇合点、共同发展与实现双赢的合作,是兄弟般的伙伴合作,是切实造福中非人民的合作,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因而是可持续的合作。
8月27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出席首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开幕式并致辞。这是会前与会嘉宾合影。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女士们、先生们!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与变化。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并呈长期化趋势,正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同时,贫困、疾病、战乱、灾害等诸多问题给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严峻挑战。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深入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地位稳步上升。新的形势下,中非双方合作既面临十分复杂的局面,更具有乘势而上的发展机遇。
——从发展潜力看,中国正在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将释放巨大的发展潜能;非洲经济增长前景看好,有很多发展的商机;中非经济持续增长会进一步催生合作的内在要求。
——从结构调整看,中非产业层次各异,都在积极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产业的转移和承接具有很强的匹配性。
——从相互开放看,中国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非洲国家正在加大资金、技术的引进力度,相互需求在增多;中非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蕴涵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面向未来,双方应把握机遇,登高望远,以建设性态度深化全方位合作,把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关键是要“互信”、“互利”、“互动”。
第一,增强战略互信。这是中非友好合作的坚实保障。双方应立足共同战略利益,光大传统友谊,加强高层互访,促进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继续扩大中非政党间、立法机构、地方政府等多层面交往,增进政治互信。中非应携起手来,在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上仗义执言,在参与国际体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增进协调。
第二,实现经济互利。这是中非友好合作长盛不衰的动力。中非经贸合作应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更加注重农业、制造业、中小企业等非资源领域合作与开发,并与资源领域合作齐头并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福祉,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双方共同努力,把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达成的协议和相关合作项目落实好。
第三,促进人文互动。这是中非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础。近年来,中非人文交流异彩纷呈、卓有成效。去年中国赴非旅游人数超过100万人,目前非洲在华留学生超过2万人,中国已累计为非洲培训4万多名各类人才。双方应继续加强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密切青年、妇女、民间团体的联系,促进中非两大文明交流互动。
8月27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出席首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女士们,先生们!
中非地方政府合作已经走过30个年头,成为中国同非洲国家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非之间共缔结了110多对友好城市,合作领域从最初的人员交流、代表团互访,逐步扩展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这不仅为区域发展注入活力、使中非人民直接受益,也把中非友谊从高层向基层、从政府向民间延伸,为中非合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中方愿一如既往同非洲国家加强地方政府合作,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今后5年,我们将积极推动中非友好城市数量再翻一番,为非洲培训更多的地方各类人才。互学互鉴,促进双方互派1000名地方管理人员、企业家和各界人士到对方国家访问交流。
中国和非洲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中非振兴发展的征程将持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中非人民的手会握得更紧,中非合作发展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最后,祝首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工作顺利、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最新|活动|出访|会议|论述|图片
李克强在北京市考察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情况
8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市考察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情况,并召开保障房分配和运行现场会。这是8月21日李克强在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办事处住房保障服务大厅了解保障房申报和审批业务流程。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 陈二厚)8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市考察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情况,并召开保障房分配和运行现场会。他强调,要在保质按期完成今年保障房建设任务的同时,严格管理确保公平分配,完善配套形成有效供应,创新机制实现持续运行,切实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果转化为惠民成果。
在石景山远洋沁山水社区,李克强走进入住公租房的群众家中,了解他们的实际感受。居民反映,住进保障房再也不担心频繁搬家,而且这里靠近中心城区,交通便利,学校、医院、商场一应俱全,还可根据住户要求配租家具家电等,拎包就能入住,降低了入住成本。李克强听了十分高兴,他说,建保障房不光是要盖质量可靠的房子,还要同步完善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使群众生活更加便利和安定。 >>>详细内容
李克强强调:建立大病保险制度 完善全民医保体系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他强调,要围绕“十二五”深化医改重点工作和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破除以药补医,形成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把医改不断推向深入。
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医改办公室负责人关于今年上半年医改进展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的汇报,审议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指导意见。会议认为,上半年医改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医保人口覆盖率稳步提高,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继续扩大,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启动,一些大城市也开展了公立医院改革路径的有益探索,医改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