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农垦系统按照中央和农业部的统一部署,积极实施农垦发展行动计划,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经济发展速度和运行质量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25.18亿元,同比增长12%,创“九五”以来的新高和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全系统全年实现利润38.1亿元,增长81%,盈利额不仅创造了农垦历史最高水平,而且出现一二三产业全面盈利的可喜局面;垦区人均纯收入3581元,增长5.9%。
优势产业发展加快
全面实施农垦发展行动计划,加快优势产业升级,是2003年农垦工作的一个重点。通过一年的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新进展。
农垦大豆产业黑龙江等大豆主产垦区,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战胜前旱后涝、低温寡照等多年未见的严重自然灾害,大灾之年取得了较好收成,保持了稳定的经济效益。黑龙江垦区1020万亩大豆,平均单产达165公斤,其中500万亩高油高产大豆,平均单产达180公斤,显示出国家基地的强大竞争力。
农垦种业各垦区继续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根据生产需要,成功引进、扩繁、推广了一大批新品种,种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种植业以小麦、水稻、大豆、棉花等常规种子的生产为重点,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供种能力进一步提高,可向农村提供优良种子12亿公斤以上。畜牧业突出了奶牛、猪、羊等产业的良种引进、繁育和示范推广,北京、上海两个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奶牛育种中心,生产能力不断扩大,年供应奶牛冻精达500万支,成为中国畜牧业的主要商品良种基地。
天然橡胶产业各植胶垦区除了继续抓好技术创新,提高胶树开割率外,进一步加快了加工布局调整和技术改造步伐,已建成年产万吨以上的加工厂6个,同时关闭了一批污染严重的小加工厂。各主要植胶垦区的橡胶产品交易也全部纳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和适时参与期货交易,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天然橡胶预警预报系统在上年试运行的基础上,成功地实现了季度预警预报,达到了预期目的。
农垦乳业积极推动乳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加了市场份额,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强了辐射带动作用。各垦区还充分发挥奶源基地规模化养殖优势,结合实施“学生饮用奶奶源升级计划”,不断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提高奶牛养殖技术、奶源管理水平和原料质量,逐步形成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符合中国国情的奶源管理体系和生产规范。
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建设通过近几年的建设,15个现代农业示范农场在精准信息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产业化农业、高效特色农业等领域的示范功能开始显现。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
此外,围绕优势产业的发展,各垦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2003年,各垦区按照农业部要求,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针对农垦体制机制的深层问题,继续深化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
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所有制结构更加优化各垦区进一步加快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步伐,通过收购、租赁、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国有中小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造,使农场大部分中小型二三产业企业由国有转为民营。通过落实政策、强化服务,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了垦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和外资来垦区兴办实业,既壮大了非公有制经济,又扩大了垦区经济总量。全系统农垦生产总值中非国有经济完成额为335.04亿元,占全系统经济总量的32.7%,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1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1.8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4亿元,各产业占非国有经济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0.6%、42.4%、37%。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57.3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63.31万人,第二产业40.29万人,第三产业53.73万人。从业人员收入总额为133.62亿元,人均收入8493元。
产业公司组建取得新进展,垦区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过程中,已转为企业集团的垦区,充分发挥集团化优势,通过资本纽带和市场手段,对垦区的优势产业和优势资源进行全方位的调整、重组、聚合,已经在粮、油、糖、果、麻、胶、奶等支柱产业上组建了一大批集加工、销售与生产基地为一体的产业公司,成为垦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骨干。
农业经营体制不断完善,家庭农场经营自主权进一步落实各垦区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完善土地长期承包制度,积极探索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试行“两田制”等新的承包办法,使土地资源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目前,江苏、安徽、湖北、河北、山西等垦区除保证农工基本生活田外,对其余土地全部实行招标承包,扩大了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新疆兵团和黑龙江等耕地面积较大的垦区,多年来一直坚持大力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取得了良好成效。不少垦区在巩固“两费自理”的基础上,放开家庭农场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进一步增强了家庭农场的风险意识和市场主体意识。与此同时,橡胶、剑麻等长期作物的转让、租赁也取得重大进展,大部分长期作物已转让或租赁给了职工家庭和专业大户经营,形成了与大农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
此外,各垦区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积极与地方政府协调,加快社会职能剥离步伐,进一步减轻了职工的社会负担。
科技创新成效明显
2003年是全国农业科技年。根据农业部的统一部署,农垦系统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积极开展科技年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加强重大技术的推广应用,优势产业的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种植业围绕大豆、水稻、小麦、棉花和热带作物等重点产业狠抓技术推广,效果明显。黑龙江垦区在大豆生产中积极应用推广新品种、科学轮作、精量点播、地膜覆盖、测土施肥、配方施肥、根瘤菌等一整套新技术,确保大灾之年不减产。新疆兵团在棉花生产中广泛应用膜下滴灌、微机平衡施肥技术,不断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热作垦区在全面推行割制改革后,又试验推广了香蕉标准化生产及机械化采收处理新技术、甘蔗机械化种植技术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加速企业技术进步,工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些垦区以实施国家“双高一优”技改项目和国债技改贴息项目为契机,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和新产品开发步伐,使骨干龙头企业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不断提高。2003年,农垦系统又有29个项目列入国家“双高一优”技改项目计划,总投资达26.8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9亿元,企业自筹7.8亿元;有17个项目列入国债技改项目计划,其中已有6项获得贴息8534万元。
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积极开展经济技术合作通过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培训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农垦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一批优质农产品已陆续成规模地销往国内外市场。为配合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在垦区和科研单位之间构建科技成果交流转换平台,农垦系统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载体,开展了“全国农垦农业科技成果网上交流洽谈活动”,推动了垦区内外生产与科研的紧密结合,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加强培训,队伍素质普遍提高围绕提高农垦干部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垦区上下举办了不同层次、各种类型的科技培训班约3800期,培训职工约35万人次。为进一步提高贫困农场职工文化素质,在农业部的统一部署下共培训了贫困农场青年职工7500多人,并为150个贫困农场科技图书室无偿赠送各类科技图书30万册,受到垦区和贫困农场职工群众的普遍欢迎。
发展环境继续改善
多项重大政策陆续出台并逐步得到落实2003年,影响农垦经济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的养老保险和户口农转非政策,经国务院同意得以出台。11个原来没有纳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垦区从2003年7月1日起全部进入当地社会统筹。中央通过转移支付对各地基金缺口的补贴,也基本到位。20个相关省区还对农垦职工及家属的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进行了部署。农业部根据农垦系统土地确权划界工作进展情况,与国土资源部共同研究提出了落实农垦国有土地确权政策的具体措施,进一步推动了农场确权划界工作的开展。
农垦系统的改革和发展日益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支持2003年,中央媒体多次深入农垦基层采访,就农垦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进行系列宣传报道,就急需解决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呼吁,为农垦的改革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一些在国内很有影响的农村问题专家,与橡胶垦区的领导和农场场长,共同研究橡胶垦区的改革问题,对促进垦区深化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外部环境的改善和自身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各级领导对农垦的重视,黑龙江、云南、辽宁、上海、宁夏、湖北等省、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听取农垦工作汇报,专题研究农垦工作,帮助农垦落实政策,为加快农垦改革和发展创造条件。
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随着农垦改革与发展的不断向前推进,各垦区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一些垦区根据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探索新时期农垦精神和农垦文化内涵,积极培育和弘扬农垦精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了农垦的凝聚力,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