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专家好。中国政府网非常高兴请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隆国强、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国家行政学院政府法治咨询研究中心杨伟东主任、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闵路浩副主任来作客,就今天上午克强总理记者会和网友进行交流。
2014-03-13 17:25:01
[主持人]
今天上午李克强总理参加了中外媒体见面会,回答了涉及到经济、环境、金融多个领域的一些问题,各大网站以及网民对克强总理的记者会评论非常热烈,在切入到网民提问之前,我想请四位专家用几个简单的词或者是一、两句话来谈一谈你们对克强总理记者会的一些体会,先从王院长开始。
2014-03-13 17:26:10
[王金南]
今天上午听了李克强总理记者会,我的印象有这么几个:一是李克强总理谈到环境污染治理,指出灰霾治理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这个给我印象很深。二是提出要向灰霾宣战,这个宣战不是说向自然宣战,而是向自己宣战,向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宣战,这个给我印象也特别深。
2014-03-13 17:36:31
[主持人]
感谢王院长的回答。现在请隆主任来说一下您的体会。
2014-03-13 17:37:09
[隆国强]
我的感受两个字,就是“实在”。15个问题,从治理环境污染、经济增长、金融风险到住房等一些民生问题,应该说涵盖了我们老百姓最关心的主要问题。总理对所有的问题都是非常实实在在的、实事求是地做了准确的回答,应该说通过新闻媒体满足了老百姓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准确地阐述了政府的思考和政府的立场,所以我的感觉就是“实在”。
2014-03-13 17:36:55
[主持人]
谢谢您的回答。下面请闵主任给我们概括一下。
2014-03-13 17:38:27
[闵路浩]
李总理的讲话非常明确的提出来要勇于面对我们现在正在面临的金融风险,也对整个行业提出明确要求,就是要加强监测,及时处置,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这既是总理的表态,也是我们金融监管部门的一贯要求,我们会在这方面认真的贯彻落实。
2014-03-13 17:38:41
[杨伟东]
我听了李总理的答记者问,有两点很深的感受。一是干和说的结合,我觉得这一届的答记者问不同于去年,去年更多是新一届政府就任之后向社会公众的承诺,而这一次是新一届中央政府就任一年之后的回顾,这次答记者问当中针对记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李总理既是基于未来的一种表态,也是对去年一年工作的总结,所以可以看到《报告》当中很扎实的部分就是对过去工作的梳理,既是向代表们的报告,同时也是向社会、向记者的宣示。二是非常生动,这是李总理答记者问当中的风格,我觉得这里面语言非常生动,贴近老百姓,让大家能理解,有很多事例,比如谈到越南东盟,有很多亲身的体会,这样一来就拉近和记者、公众之间的联系,这是政府一个很重要的转变。
2014-03-13 17:39:08
[主持人]
感谢四位专家刚才用非常简洁的语言为我们概括了总理记者会的整体特点。通过网友的评论,我们发现大家对您四位所说的有不同的回应。下面进入网友提问,第一个问题是非常接地气的问题,是关于住房的问题,这个问题请隆主任给我们回答一下。有网友说,我是在北京工作的年轻人,对于北京的天价房价,买房连想都不敢想,而且现在的房租也是非常高,工资的大部分都交给房租了,身边已经买房的同学同事们也基本上都是靠啃老来买房的。城市的房价真的是需要几代人一起来买单,上午总理在记者会上说了,对房地产市场要因城、因地分类进行调控,我想知道会有哪些措施来解决年轻人的住房困难?
2014-03-13 17:41:33
[隆国强]
北京房价之高应该说是有目共睹的,是涉及到老百姓民生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我觉得要解决好北京这样大都市的高房价,对年轻人,对普通收入的家庭来说都意义重大,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是增加用于住宅土地的购置,我们这几年在密切跟踪全国的土地、房屋市场的运行情况,北京市用于住宅土地供给的比重,无论是和全国的水平比,还是和其他一些城市比,都是偏低的,所以在需求很旺的情况下,我觉得要在供给方着力解决,增加供给。二是要调整好供给结构,如果说大量的土地增加了,都还是用于建设商品房,对很多年轻人、中低收入的家庭来说恐怕也还是难以承受,所以就要结合房地产制度的改革,要更多的增加面向低收入阶层的安居房供给,我觉得这是短期内可以采取的措施。
2014-03-13 17:43:03
[隆国强]
如果说把视野放的更长远一点,北京市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的城市,就必须按照总书记在前一段视察北京时所提出来的,好好的思考北京的城市功能、城市定位和城市规划,这么多的城市功能集中在一个城市,特别是集中在五环路之内这么小的空间内,好处当然是效率很高,但是会带来严重的交通问题、环境问题、房价过高的问题。所以中长期的解决之道恐怕是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适当的分散首都的一些职能,合理的规划,把首都的功能放在更大的空间中来考虑,我觉得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把北京的房价降下来,让北京的老百姓能更好的在这个地方安居乐业。
2014-03-13 17:45:23
[主持人]
您刚才提到分散首都的职能,现在我们国家有没有一些政策或者是有一些已经启动或者已经开始筹划的措施?
2014-03-13 17:46:56
[隆国强]
北京市刚开完两会,北京市的人大、政协和人民政府已经在思考这些问题了,比如说最近在媒体上讨论很多的,要把一些批发市场转移出去,北京市好几年前就在考虑怎么把一些所谓的低端的、劳动密集的或者环境污染的产业转移出去,比如早在奥运会之前,就已经把首钢这样的重化工业转移出去了。所以说这个转移不是刚刚开始思考,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在转出的同时可能有一些方面增加的更快,所以你会发现过去十年北京城市的规模,不论是人口规模、建成区的用地规模、还是经济活动的总量,都增加的更快,所以我们要加快对外转移、合理调整的速度。
2014-03-13 17:47:20
[主持人]
刚才说完住房的问题。网友的帖子里面也提到,现在都是靠啃老买房,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是跟年轻人的收入有关系。最近炒得比较热的是关于公务员工资的话题,网上评论也是分为两半,有的支持,有的不支持。有一位网友问到,自己是硕士生,过关斩将考上公务员,每月收入三千多,住在政府的廉租房里,房租每月还要两千,很难留在大城市,两会上有代表提出“高新养廉不可取”,但是好像公务员也没有希望有太高薪水,只要薪水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就可以了。我们的政府会如何解决公务员队伍以及事业单位人员在这方面的实际问题?请杨教授回答一下。
2014-03-13 17:51:48
[杨伟东]
公务员的工资,不单单公务员关注,而且社会关注。现在评价有两个极端,一个身处其中的公务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抱怨工资低,尤其是去年一年我们加大了对八项规定的落实之后带来的一些问题,当然另一个极端也是一般的公众,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为什么要涨公务员的工资。所以我想这不单单是公务员关注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问题。
2014-03-13 17:53:51
[杨伟东]
我们这一次当中也引发了进一步的讨论。我也不主张高薪养廉,也不认为工资低就靠公务员自身的道德修养就能够让他尽心尽力的工作,关键在于公务员的工资待遇要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是我们《公务员法》当中已经规定的,之前我们也提到说公务员工资应当是高于社会一般的经济发展水平,但实际后来我们《公务员法》明确规定是说公务员工资待遇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一点无论是公务员还是社会公众都应当能够接受。我们一般人的生活水平也应该是这样,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要强化,公务员也是一样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要区分两个问题,一是只要公务员使用公权力,一定和自己的私利分开,我们很多公众质疑这一点,是有一些公务员公权私用、腐败问题,衍生出来公务员工资高或者当公务员很容易,所以我们要解决腐败的问题。二是我们切实要考评公务员的工资到底应该怎样是科学的,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所以在这样的区分之下,我们确实要仔细来研究,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
2014-03-13 17:55:40
[杨伟东]
一是我们要科学评价公务员的工资待遇,不单单是一般的工资,整体来看我们是不是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匹配,是高了还是低了,是哪些方面,所以我们要研究基层公务员和高层次公务员,要分地域、分级别,有更科学细化的标准。二是公务员的竞争机制,我们不仅要看这一个群体,同时要看每个岗位当中他是靠自己的能力,公务员靠自己的能力、业绩来晋升。三是要有激励机制,进入公务员队伍之后凭什么能够有积极性、能动性来为公众和为社会服务,这是我觉得一个很现实的课题。所以《公务员法》当中也提到公务员要分类,除了综合管理类的,要有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每一类人员他们的评价机制、晋升机制、考评机制都是不一样的。在职位分类基础上,要对公务员本身的评价要更科学,在这样情况之下我们来解决他们的待遇问题,他们的晋升问题,他们的考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社会的认同度会更高,公务员在这里才既觉得我确实是在做为人民贡献的事业,同时我自己的能力和我的水平能够体现出来。
2014-03-13 17:58:49
[主持人]
您刚才说的公务员工资要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个原则不仅仅适用于公务员,还适用于很多领域的工作人员,大家的工资都应该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刚才您提到公务员的灰色工资,为什么社会上对公务员涨薪也有这么多的反对声音,可能就是因为有一些个别的公务员涉及到腐败问题,影响到整个公务员的整体形象。我们也看到去年新一届政府上台以后,在反腐工作上下了很大的气力,克强总理曾经说过,要用法治思维,用制度来管权、管钱。您能不能跟我们谈一下您对总理这句话的理解?
2014-03-13 18:00:05
[杨伟东]
我觉得包括腐败在内的一些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的问题,我们在这些年来中一直在加强反腐败,而且从去年以来这个力度非常大,除了八项规定之外有很多高级官员被追究责任,我认为这是我们政府和国家的决心,同时也是社会公众乐意看到的一种情形。这一次李克强总理专门提到“用法治思维,用制度管权、管钱”,这就涉及到反腐败最根本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腐败问题有很多因素,既有公务员自身的素质问题、党性修养问题,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有制度当中的问题,所以十八大当中除了表明要加大反腐败,强调有贪必反、有腐必反的决心之外,我们在具体的反腐当中如何来做的问题,有很多方法,要提高党性修养,加强与群众的联系等等很多方面。但是我想这一次李克强总理特别提到的也跟我们过去一直所强调的,用制度、用法治的方式,通过约束权力来反腐败,因为所有腐败不管它的表现形式如何,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公权私用,这次提到要用法治思维,要用制度来管权、管钱,我认为抓住了反腐败的关键和根本。
2014-03-13 18:00:32
[杨伟东]
对于一个政府而言,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只要权力能够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是我们法腐最有效的、最根本的措施。李克强总理是在重申这样的一个安排,同时强调了新一届政府,特别是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我们确实要通过用法治思维,用完善制度的方式来解决腐败问题,确实让公众相信政府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权力确实是为民所用的。
2014-03-13 18:07:45
[主持人]
您刚才说是禁止公权私用,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我们回到现实,在现实操作中,在落实这些制度方面,现在我们存在着哪些困难?
2014-03-13 18:08:28
[杨伟东]
从操作上可能有这几方面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观念的问题,一些公务员总觉得做一个公务员,待遇不高,又很辛苦,特别是近几年责任追究力度很大,我干吗非得那么用心,我还不如用这样的权力能带来一些别的效应。所以从公务员本身的观念就要消除,既然是作为公务员,我们的规定就是人民的公仆,那你当然就要秉公执法,奉公守法。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因为我们强调用法治思维,用制度,但是现在来看有些领域制度还是比较欠缺,有些领域虽然有制度,但制度还比较粗疏,这样一来权力就很难能够约束住。所以有人说是有栏杆,不是没有栏杆,不是没有笼子,但是这个笼子的洞太大了,这样一来就会带来很多的问题。所以我们要落实这样的一个观念,要落实这样一个安排,就要完善制度。三是确实一旦对触犯法律、构成腐败的,我们要加大追究力度,一定要延续我们从十八大以来所奉行的原则,不管你的级别有多高,不管你是哪个领域的,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只要有腐败,就应当依法予以追究。
2014-03-13 18:08:12
[主持人]
您刚才提到了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我们现在笼子的缝隙太大了。两会报道中提到,用法治约束权力运行,这个意思是不是说我们国家在用法治的思维来编一个笼子?可以这样认为吗?
2014-03-13 18:11:50
[杨伟东]
根本的问题就是要把权力放在制度的笼子里,要为权力确立外在的框架和内在的标准。这次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中专门提到这个内容,我认为以下几方面是我们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加强的:第一就是明确权力边界,即要解决政府到底拥有哪些权力。这一次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当中又重申了或者强调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老百姓、对普通公民来说“法无禁止即可为”。这一要求为我们普通公民、企业的行为范围划定了一个框架或确立了一个标准:不是说政府给你了,才有这样的权利和自由,而是只要法律未禁止就可以做。另一方面,对政府而言,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政府或行政机关的权力边界,在于法律有没有给你明确的规定,只要没有规定就是不可为,就是政府不可以做的。所以,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首先要的做就是要划定这样一个边界,我们要让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明晰,要通过这样的边界划分划定政府外在的框架。
2014-03-13 18:13:08
[杨伟东]
第二要做好横向的和纵向的权力分配或配置问题。在政府的权力确定的情况之下,如何将这些权力合理配置给不同的行政机关,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一项权力到底是中央政府来行使是地方政府来行使?是哪个层级的地方政府行使?即使确定了一级政府之后,究竟由哪个部门来行使,依然需要明确。因此,要做到横向、纵向权力配置合理、明晰。目前,不同行政机关的权限仍然需要加以进一步明确。行政机关之间权限的界分太明晰、模糊,就会产生有利益的时候各机关都争着去管,没有利益的时候都不愿意去管的问题。第三是外在范围和内在标准明确的情况之下,我们要用法律方式确定下来,这是我们正在加大做的,机构改革当中的成果能通过法律的方式给固定下来。第四是公开。这是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当中特别强调的,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当中也特别强调了权力清单,也是我们未来需要强化的。在明确行政权力的边界、确定每个行政机关的权限后,要向社会公示,对公众和社会有交待。政府或行政机关有哪些处罚权、行政许可权、收费权等,这些权力依据是什么,如何行使等,应当主动向公众和社会公开,让公众清楚。对政府来说这是向社会做出的公示承诺,对公众来说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权力清单能监督约束政府。2014年和2015年,权力清单制度是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和答记者问时明确提到这一工作重点。我们应当加大和加快这项工作。
2014-03-13 18:13:28
[主持人]
感谢杨教授为我们作精彩解读。下一个问题是关于当前炒的最热的问题,雾霾问题,大家都感同身受,因为每天一开门都拿出手机来先查查PM2.5的指数。有一位网友是这样提问的,现在环保问题里面民众最关注的就是雾霾问题,上午总理记者会说对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就要铁腕治污+铁规治污。王院长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2014-03-13 18:14:16
[王金南]
这句话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向环境污染宣战的政治意志和政治决心,我概括为“双铁”战略。我再读一下总理在记者会上的讲话,总理是这么说的“对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就要铁腕治污+铁规治污,对违法偷排伤天害理的,要严肃追查责任”。“铁腕”是管政府和监督部门,这是需要去做的,环境保护部代表国务院与相关的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制订《大气污染责任书》,同时把责任落实到领导的升迁里面去,假如你这个事情干不好,你的升迁就要受影响,这是铁腕。“铁规”制度主要是管企业,管好污染源,要提高行业的排放标准,提高油品的标准,甚至我们现在加紧修订“地表水的环境质量标准”等等,这些都是铁规。更高层面上,像现在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这些法律必需有一些很强硬的、很严格的对排污企业制裁的惩罚措施,铁腕和铁规这两个概念的提出,对环境污染治理,向污染宣战提供了一个很有力的武器。
2014-03-13 18:13:59
[主持人]
在治理环境问题上,总理还表示出我们不能等风盼雨,还是要主动出击,这里的“主动出击”我们该怎么理解?对于我们寻常老百姓来说,在雾霾这方面能做些什么?
2014-03-13 18:16:21
[王金南]
总理这句话说得很好,现在给社会的感觉,特别是治理雾霾,只有等刮风,等下雨,除了这个没有别的太多的办法。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怎么来主动出击?我个人看法,在中央政府层面上做了很多的事情,比如说我们2012年修订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国际标准逐渐靠近,虽然跟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值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跟发达国家的标准有很大差距,但是我们一步步往前走。此外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是很主动的《行动计划》,面对现实的问题,提了很多铁腕治污和铁规治污的措施。
2014-03-13 18:16:12
[王金南]
具体来说有这么几方面:一是必须对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不调整,还是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你想要得到蓝天,要得到碧水,这是很难的。还有能源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像京津冀、华北这些地方。山东省这一个省就烧掉3.8亿吨煤,京津冀烧掉2.8亿煤,这是什么概念?一个山东省烧掉的煤相当于全国1/10还要多,全世界差不多1/20,京津冀这些地方的钢铁、水泥等等重工业产能巨大,像这些结构不调整,我觉得就不会有成效。二是结构调整完了以后,对排污的企业必需采取严格的治污措施,当然标准提高是一方面,标准没有提高之前至少要让这些企业达到现在的排放标准。三是监管要主动,这是铁规治污里体现出来的,对污染企业怎么采取最严格的监管措施。
2014-03-13 18:19:49
[王金南]
我是北京市的人大代表,今年我们召开北京人大会的时候,我有一个强烈的建议,在北京市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里面,要加进去按日计罚,就是你这个企业违法排污,上次查到你违法排污,下次又查到你违法排污,这个处罚就要从上次查到现在开始这期间,按天数进行罚款。否则的话,这个企业一天的经济利润就能抵上处罚的数目。我们过去强调要有干预手段,现在要更多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去主动促进减排,促进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
2014-03-13 18:22:36
[王金南]
至于说对老百姓,我们有很多工作可以去做。第一是从老百姓开始做起,生活能不能稍微简朴一点,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采用低碳的、绿色的生活方式,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第二是老百姓反过来对这些污染企业进行监督,大气污染防治五年要花7600亿,我曾经有一个设想,比如拿5亿出来,来支持老百姓监督污染企业,谁举报我可以奖励谁,一年拿出1亿让老百姓来监督污染企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环保局也就是一、二百号人,你怎么去监督这么多企业,像河北更是这样的,这是第二方面。假如说雾霾污染已经发生了,你本身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减少雾霾污染的损害和危害,可以采取一些临时性措施。
2014-03-13 18:23:53
[主持人]
所以说雾霾这个问题是需要各方的努力,多方联动才能解决的问题。大气污染是一个问题,也有一些其他的环保问题,比如水污染等环保问题也很突出,除了大气以外,还有哪些污染问题现在是比较严重的?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对这些污染问题进行治理?
2014-03-13 18:25:32
[王金南]
中国的环境污染到了一个很严峻的时刻,我们现在看到大气污染,看到雾霾,是我们每天一睁开眼就能感受到的。有些环境问题,比如水污染的问题,它相对来说隐蔽性强了点,它要通过河流、湖泊,通过地下水,通过土壤,反过来影响到我们的饮用水、水源地,影响到土壤的环境质量,然后再传递过去影响到我们的食物链。现在除了大家感觉到的灰霾污染之外,水污染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水污染的问题应该说比灰霾的污染更严重一些。现在全国来看,大江大河有10%以上的水体断面,它的水质丧失了任何水的使用功能,灌溉不行,喝也不行,就是发黑发臭。
2014-03-13 18:26:22
[王金南]
再看看城市的水体,很少能看见一个水体是清澈透明的,这基本上是有点梦想的概念。你再去发达国家看看,城市的水体都是很干净的。水里面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城市里通过大量的投入,建立给水处理厂和饮用水处理厂,可以把一些污染物去除掉,能达到国家饮用水的标准,服务于城市居民,但是我们中国有那么多的农村人口,他们在这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所以全国来看,还有一亿多的农民,得不到质量有保障的饮用水,这是很大的问题。所以我想水污染的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环境污染问题。
2014-03-13 18:27:14
[王金南]
还有土壤污染,这也是跟我们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对大家的食品健康、食物链都是影响很大的。所以这两个问题就是除了灰雾污染以外,两个很重要的问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明确提出,今年要实施“国家清洁水行动计划”,要实施“土壤污染治理工程”,政府也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下了很大的决心来做这个事情。
2014-03-13 18:30:09
[主持人]
现在都在说中国梦,中国梦里面要实现的肯定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2014-03-13 18:31:11
[王金南]
这个难度我理解是最大的了。
2014-03-13 18:31:25
[主持人]
刚才我们关注了民生的问题,下面是关于经济金融方面网友的提问集中的解读一下。第一个在经济方面的问题,我们关注一下外贸企业,有一位做对外贸易的小企业主是这样留言的,他说我主要从事服装纺织类产品的出口,总理记者会上谈到中国的经济要升级,出口产品也要升级,这主要针对高精尖技术产品的大企业,对于我们这些低成本、技术含量低出口的小企业来说,政府会有哪些好政策来帮助我们?这个问题想请隆主任帮助我们解读一下。
2014-03-13 18:32:55
[隆国强]
中国改革35年来,我们从全世界排名第32位出口国和进口国,现在变成世界第一大贸易体、第一大出口国,这充分显示了中国的企业、中国的产品,主要是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即便是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们的出口受到外需不足的影响,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但是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市场份额还是在提升,所以目前来看我们的制成品在全球还是有相当强的竞争力。这位网友是做纺织服装的,纺织服装在我们的出口产品里面是排第二位,出口最多的是IT产品,第二大类就是纺织服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面纺织服装是我们出口里面排第一位的。
2014-03-13 18:33:13
[隆国强]
从全世界来看,我们占世界纺织服装市场的比重超过1/3,有一些贸易专家预测,说到了顶峰的时候,中国在全球纺织服装市场的比重可能达到50%,这里面既得益于我们劳动的低成本,也得益于企业在纺织服装领域的积极探索,比如说我们的技术工人已经在纺织服装领域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贸易方式。
2014-03-13 18:34:11
[隆国强]
近些年出口企业感觉很困难,有几个原因:一是感觉成本在涨,涨的很快,比如说土地成本在涨,原材料在涨,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我们发展经济为什么?发展经济就是想让老百姓收入高一点,从企业主的角度抱怨工资涨的太快,可是从全民的角度,从劳动者的角度来说,工资上涨恰恰是我们想追求的目标,我们就希望老百姓富一点,收入高一点。还有人民币汇率在升值,在这几重压力下,我们纺织服装类的出口企业原来竞争力很强,现在好像比较接近了,甚至在一些低端产品上,我们的成本比别人高了,我们的竞争力可能还不如别人了。
2014-03-13 18:35:25
[隆国强]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说根本出路是什么?根本出路就是转型升级,很多人有一个误解,说转型升级都是大企业的事,都是华为这样的企业干的事,就像这位网友说我是一个做纺织服装的小企业,我怎么办?你要看全世界有很多做贸易的都是中小企业,那他怎么活?他的劳动力成本上涨了,土地成本上涨了,即便在发达国家也有很多出口企业是中小企业,那靠什么呢?其实就是我们传统的产业里面也有很大的升级空间,并不是说你去做IT了,你就是高精尖了,你就算转型了。
2014-03-13 18:36:39
[隆国强]
我们的纺织服装里面,今天你会看到我们出口的纺织服装产品和十年前、二十年前比,从质量上、款式上、设计上,其实已经大大的进步了,要不是因为这个东西,我们早就输给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了。所以即便你在同一个行业里,也有很多可做的事情,怎么把我们的东西设计的更好,怎么把我们同样的东西做得质量更好,然后怎么能从没有品牌慢慢做出品牌。品牌不单单是大企业的专利,我在调研当中也碰到很多中小企业,他做品牌也做的挺好。市场经济是鼓励大家去摸索,去创新,在市场经济的竞争当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企业失败,为什么?对整个社会来说,失败的企业它往往是在某个方向犯了错误,或者是决策错误、或者管理上的失误,这样就会把社会资源集中到成功企业家手里,这恰恰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过程,市场经济就是天天有大量企业生出来,天天有很多企业死掉,一生一死就是效率提高的过程。所以对于从事传统产品的中小企业来说,我觉得根本出路就是要转型升级。
2014-03-13 18:36:54
[隆国强]
政府能不能做事?政府是大有可为的。每一个国家,政府的作为不一样,你会发现国家发展的状况不一样,企业生存环境不一样,所以我一直在强调,政府要追求一个有为政府,高效、廉洁的有为政府。短期内,政府干点什么呢?先让这些企业尽可能的改善它的生存环境,比如说企业要升级,它面临着技术工人不足的问题,它不仅仅是工资上涨的问题,还面临着招来的这些工人能力达不到的问题。到广州去,好多企业,工资上涨了,他就选择机器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一个机器进来,三年以后成本就收回来了,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会带来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相应的就会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原来的工人,同样的机器不同的人生产出来的东西效率不一样、质量不一样,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政府可不可以做事?政府可以做很多事。从早期的初等、中等教育,到毕业以后的在职培训等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政府可以做很多事。
2014-03-13 18:39:16
[隆国强]
再比如有的企业要做品牌,保护知识产权这就是政府的责任,怎么能够创造一个知识产权得到更好尊重的法治环境,政府是大有可为的。再比如说很多中小企业觉得融资难,说融资难还有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融资贵,又难又贵,好不容易借到钱,发现利息高的不得了。我们的流动性很多,那怎么能够更多的发展草根型的金融机构,扩大金融机构的准入,怎么能够推动利率的市场化,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所以政府在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在出口企业保持和增强它的国际竞争力方面,政府是可以做很多事的。这些年来,在面临金融危机外部冲击下,中国为什么还能保持竞争力,我觉得除了我们企业、劳动者自身努力以外,其实政府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这些工作我觉得还可以进一步的去做好。
2014-03-13 18:41:21
[主持人]
感谢隆主任给我们的解读。刚才隆主任提到金融这方面的一些情况,我们现在就请闵主任就几个金融问题给我们解读一下。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信托,说信托业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有网友看到报道说,信托已经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金融行业,请问一下闵主任,信托行业发展的总体情况现在是怎么样的?咱们的信托产品现在可以放心的去购买了,监管部门在信托监管上都做了哪些工作?请跟我们简要介绍一下。
2014-03-13 19:14:13
[闵路浩]
首先从数字上看,到2013年底信托业,行业管理的信托财产达到10.91万亿,仅次于银行,这是成为第二大行业的出处。相比2012年底的7.47万亿,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但是从我们检测的数据来看,信托财产增长的速度从去年开始很大程度上在放缓,这是管理信托产品的规模。
2014-03-13 19:20:09
[闵路浩]
另外从信托公司的净利润、固有财产的规模方面,数字都是挺好看的,行业本身的抗风险能力也在不断的加强。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信托行业也受到近期经济下行的影响。最近媒体有很多报道,说有很多信托项目到期不能兑付,尤其前一段媒体炒作比较厉害的中诚信托的山西煤业项目,全世界媒体都高度关注。
2014-03-13 19:20:26
[闵路浩]
我们分析了一下其中的原因。一是经济下行,这是宏观层面的问题。二是企业的经营不善,三是金融机构本身尽职管理不善,管理不到位。这像总理在记者会上强调的那样,我们监管部门要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的风险,从这个角度看,信托业的确是没有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但是个体领域出现的风险有逐步增加的趋势,目前还在可控范围内。
2014-03-13 19:23:24
[闵路浩]
你提到很好的问题,信托产品可不可以放心购买?这是投资人比较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首先从售卖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角度,我们提倡卖者有责,金融机构要做好尽职管理,你要向投资人做好充分的信息披露,还要尽到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
2014-03-13 19:23:27
[闵路浩]
另外一方面从投资者的角度,我们强调买者自负,我们在信托公司管理规定里面,就规定了购买信托产品的投资人必须是满足一定条件的合格投资人,合格投资人的概念就是有一定风险识别能力和承受能力。
2014-03-13 19:24:19
[闵路浩]
大家都知道,全世界没有一个金融产品只有高收益而没有风险,这是不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尤其是在当前的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下,肯定会有不少的项目出现风险。出现风险以后,我们鼓励投资人拿起法律的武器,通过司法渠道去解决。
2014-03-13 19:24:34
[闵路浩]
从监管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银监会从2007年修改了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集合资金信托管理办法,从制度上对信托公司经营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之后我们又推出了净资本管理办法,对信托公司管理信托财产上了一个资本的枷锁,不能让它无条件的、不受约束的去发展。
2014-03-13 19:25:26
[闵路浩]
去年年底在信托年会上,杨家才主席助理又提出八大机制建设,分别是公司治理、信托产品登记机制、信托公司分类、加强信托公司资本约束、强调信托公司社会责任、建立恢复与处置机制、行业稳定机制、监管评价机制。我们现在正在从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去加强对信托行业的监管,同时也给行业提出了一个转型发展的要求。
2014-03-13 19:25:08
[闵路浩]
从日常的工作来讲,我们一直是按照总理记者会上的要求在开展工作。一是加强监测,及时发现风险。这几年我们每年都做定期风险排查,对所有信托项目风险进行排查,对一些重点领域的信托业务进行压力测试。二是及时处置。发现风险我们监管部门会要求信托公司采取必要措施,及时处置风险。
2014-03-13 19:25:29
[闵路浩]
三是促进信托公司转型发展。因为信托公司目前做的10.91万亿业务里面,大部分还是类信贷业务。我们现在在推进信托公司向资产证券化、并购业务、PE等投资业务发展,做真正的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
2014-03-13 19:28:29
[主持人]
补充问您一个问题,咱们现在信托的资金投向主要是在哪些领域?会不会带来资产泡沫?
2014-03-13 19:28:49
[闵路浩]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大家都会问信托公司资产规模增速这么快,它这些钱到底投到了哪儿去?这既是您的问题,也是国务院领导经常会问我们的一个问题。
2014-03-13 19:29:14
[闵路浩]
我给您一个答复就是,从大数上看,80%的信托资金是投入到实体经济里面去的,因为从信托的资金投向来分析,投到工商企业、房地产、基础设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等,信托业务的特点都有明确的对应资产,所以80%是投到实体经济里面去的。剩下20%是投资到其他的金融产品上面。
2014-03-13 19:29:03
[主持人]
这样一个比例说明什么呢?
2014-03-13 19:29:53
[闵路浩]
这个比例说明,信托资金主要还是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为GDP增长在做贡献。它这两年增速那么快的原因,刚才隆院长也提到了货币宽松,08年之后货币宽松的大环境,另外对银行信贷的管制造成了银行通过信托、证券、基金、保险等渠道,它转移了一部分。原来应该通过信贷这个渠道投放,这些钱虽然是转了一个弯,但还是投入到实体经济里面去了。
2014-03-13 19:33:26
[主持人]
非常感谢闵主任刚才在信托这个问题上给我们全面的解读。我们现在还是回到经济问题,这有一个问题是给隆主任的,是关于老百姓的收入增长跟物价增长水平的一个问题,现在有很多网友,包括在微信朋友圈里、微博里面,经常有网友吐槽,说我的收入被平均了,我的工资没有国家说的平均工资高,我拖了国家的后腿,虽然我们国家GDP在增长,老百姓收入水平也在增长,但是有的网友感觉他的个人收入增长水平还是跟不上现在物价增长的水平,所以怎么增加收入,挣的更多,手里面更有钱,这是老百姓更关心的问题,隆主任您是怎么关心这个问题的?
2014-03-13 19:33:44
[隆国强]
这个问题好,大家都关心,都想收入高一点。增加收入无非就是两条路,第一靠经济发展,在没有发展,停滞状态下来谈收入增长,那一定是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分配怎么更合理,所以要在这两方面做文章。
2014-03-13 19:34:35
[隆国强]
十八大提出2020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里面一个很具体的目标就是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按照这个数字匡算下来,大概要比7.2%略高一点,因为人口基数还在增长,假如人口基数不增长就是7.2%。所以说这么多年世界各国的经验都是一样的,老百姓的收入要增长就是要靠发展经济。
2014-03-13 19:36:09
[隆国强]
第二方面就是改善收入,因为客观现实中经济发展本身是不平衡的,有的行业发展的快,有的行业发展的慢,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我想根本上可能因为技术进步是不同步的。随着收入水平提高,需求发生变化,就会带动有的行业增长快,有的行业增长慢,往往你会看到需求旺的、增长快的行业需要更多人来就业,如果说找不到合适的人,那它的工资水平就会涨的很快。
2014-03-13 19:36:25
[隆国强]
你会发现,世界各国在任何时点上从来没有出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地区的收入水平是同步的,这不可能,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所以对劳动者来说,恰好在某一个阶段处在需求增长快、行业发展快的行业里,那你的收入水平就提高的快,你就拉了国家的前腿。某一部分劳动者他处在劳动生产效率提高慢或者说供给过剩的行业里面,需求增长慢,而供给增长快。
2014-03-13 19:36:47
[王金南]
前腿一拉,后腿一拉,问题就出来了。
2014-03-13 19:37:44
[隆国强]
平均值是在前腿和后腿之间,大家都想跑到前腿上,对政府来说,希望做的就是前腿和后腿之间差距不要太大。不可能说大家齐步走,但是前腿迈的太快了,让大家感觉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了一小部分人,没有惠及到大众。所以我们就说一次分配,怎么能够让前腿与后腿差距拉的不要太大,大家首先想到政府得干点事,怎么提高工资,这不是市场经济的思维。
2014-03-13 19:38:10
[隆国强]
市场经济的思维是,市场经济生产要素是可以流动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什么?是人。当前腿的行业发展快,它需求就旺,如果我们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是完善的,就会有更多劳动者和其他的资源从过剩的行业迅速转向发展快的行业,就有更多人去进入到这个行业。前腿迈地快,后腿供给过剩的矛盾就少,它就不会那么慢,那它就会往前快一点。
2014-03-13 19:38:28
[隆国强]
所以根子上是要完善市场机制,要让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价格的引导下,具体来讲就是在工资的引导下能自由的跨行业、跨区域来流动,我们的一次分配是根本,靠什么?就是靠市场机制。很多人说市场机制拉大了差距,那是看和谁比较,是比计划经济拉大了差距,但是在这个阶段,市场经济越完善它就能越快弥补行业间、区域间的收入落差。
2014-03-13 19:38:55
[隆国强]
对消费者来说,一方面要考虑收入,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生活成本。当大家在每个行业、每个部门、每个地区去工作的时候,都觉得挺好,安居乐业了,那时候不是说没有行业差距了,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了,还会有,劳动素质不一样,不能说劳动技能很强的人和劳动技能很差的人赚一样的钱,那是不公平的。
2014-03-13 19:38:45
[隆国强]
市场机制要激励大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进而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效率,你创造的财富越多,你从中分得的就越多。所以说我们现在的很多改革任务,以及三中全会讲的全面深化改革,根子就是要让市场在要素配置过程中能够发挥决定性作用。要想消除现在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我觉得首先是要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改革,其次才是第二步的事。
2014-03-13 19:39:04
[隆国强]
政府在缩小收入分配中也是可以做很多事的,比如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让最低收入者通过很多办法来提高他的收入,但是我觉得二次分配是一个补充,一次分配是根本,而且一次分配能够减少这种收入差距,在中国现阶段恰恰是要依靠推进改革、深化改革。
2014-03-13 19:39:50
[主持人]
非常感谢隆主任刚才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给我们解释了一下收入分配的问题。下面两个问题主要是关于GDP,第一个问题请王院长给我们解读一下,总理说到GDP增长,我们追求的是提高质量效益、节能环保的GDP,王院长您对节能环保GDP是怎么看的?现在我们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指标体系?
2014-03-13 19:40:09
[王金南]
李克强总理这个提法很有新意,我记得去年《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出,新一届政府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这个升级版是指什么呢?我的理解,至少从一个侧面上来看,这个升级版,在经济总量上应该是节能环保的GDP,这就是它的一个升级概念。
2014-03-13 19:40:33
[王金南]
低碳的GDP,节能的GDP,环保的GDP,生态的GDP,这都是从一个侧面来描述GDP的质量,那么有没有综合的指标?我从2004年起作为技术组组长,牵头做了咱们国家绿色GDP核算项目。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一直在核算全国31个省的绿色GDP,也就是用一个综合指标来衡量有质量的GDP。
2014-03-13 19:41:19
[王金南]
从我们以前核算GDP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核算GDP里面含的环境污染损失跟生态破坏损失这两块,我们觉得这两块不是绿色的,要把它扣除掉。这个过程大家都比较了解,社会公众和国际都对这个核算结果有所反应,不过地方政府对这个结果不太欢迎。
2014-03-13 19:41:55
[王金南]
当然这样的反应与我们过去的发展方式有关系,因为这种核算方法对地方政府的政绩是有一定影响的,有的地方把环境污染算一算,把生态破坏算一算,把资源消耗算一算,可能没有留下多少正的GDP,所以这样的核算对政绩观有冲击,因此受到了一些阻力。但是不管怎么说,核算的研究工作一直没有停止,我们最近针对2012年31个省进行了核算,这个核算数据还是很能说明问题。
2014-03-13 19:42:21
[王金南]
中央政府又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绿色GDP的核算和评估也应该有一些推进。在十八大报告里,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不同场合,都提到了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到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和社会发展评价体系里面去。
2014-03-13 19:43:08
[王金南]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提出要建立绿色GDP2.0版这个概念。那么2.0版跟1.0版之间有什么差异?绿色GDP1.0版主要是核算环境污染的损失和生态破坏的损失,有的政府官员说这不公平,我这个地方的生态系统保护做的不错,这一块也得给我核算一下。
2014-03-13 19:42:51
[王金南]
我说可以,所以我们在2.0版里面,如果某一个省、某一个城市,如果你的环境质量是改善的,改善效益这一块给你加进去,你的生态系统,有可能是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草原保护方面做出了好的成绩,我们这一块也给你加进去。原来全是减法,减法谁都不乐意,现在给你弄一个加法,既有减法又有加法。这就是我们正在做的绿色GDP2.0版的概念。
2014-03-13 19:43:57
[王金南]
对老百姓来说,绿色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指标,而节能、环保、生态、低碳这些都是它的一部分。另外一种做法,我们最近配合江苏省政府在做江苏省的绿色发展指数,无论是1.0版还是2.0版,里面都涉及到价值链的核算问题。
2014-03-13 19:44:18
[王金南]
根据十八大的报告,三中全会的精神,价值链还是从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这三个维度去算。比如资源消耗,我们要算万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分别是多少;比如环境损害,我们要算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是多大,要处理这些污染物要花多少钱,这个相对比较容易,都是市场价格里面体现出来的;比如生态效益,我们要算保护了多少森林,保护了多少草地,保护了多少湿地,生态红线保护得怎么样等等。这样最后得出绿色发展的综合指数。我们帮江苏省做了2010年、2011年、2012年这三年13个地级市的核算。
2014-03-13 19:44:32
[王金南]
另外,这样的核算也需要有一个起始点,上一届政府这个事情做的怎么样,我接过来是什么样的本底,然后2013年和2014年这一届政府做了工作,绿色GDP究竟是升了还是降了。
2014-03-13 19:44:50
[王金南]
这样的评价对地方政府有一个很好的鼓励作用。所以总的来说,在这方面我们还是要去探讨,把节能环保的GDP落下去,用一个具体指标去衡量。
2014-03-13 19:45:39
[王金南]
当然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不光是节能环保、绿色GDP。GDP有这么多,政府最好还是让我们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能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生活、生存、工作。这也是我们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老百姓角度提出的一个基本的环境诉求,这些是对老百姓而言最实在的。
2014-03-13 19:45:19
[主持人]
非常感谢王院长刚才关于绿色GDP给我们的介绍。关于GDP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隆主任,总理提出把经济增长率定在7.5%左右,考虑的是就业、民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想请隆主任用简短几句话给我们谈一下,您对实现今年GDP增长目标的看法,它有哪些有利的因素?
2014-03-13 19:46:13
[隆国强]
政府的GDP增长目标是预测性的,而不是计划性的。制定这样一个目标,它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在该发展阶段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如果说你完全脱离了潜在增长率,过多追求很高的速度,短期是可能实现的,但是要付出很高的代价。如果说明显低于潜在增长率,那政府按也按不住。
2014-03-13 19:48:04
[隆国强]
所以GDP增长目标是预测性的,它首先是考虑我国在这个时期的潜在增长率到底是多少。我们过去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当然这30年里面有波动,高的时候百分之十四点几,低的时候可能比百分之七还要低。目前这个阶段,主流的判断是中国潜在GDP增长率已经由超高速的增长阶段,10%以上,两位数的阶段到了7%-8%之间这样一个中高速增长阶段。
2014-03-13 19:48:21
[隆国强]
这个阶段和我们原来比是回落了,但是在全世界来比还是很高的,尤其是这样一个大经济体。所以我觉得在7.5%左右的增长率条件下,是基本符合我们这个阶段的潜在增长水平的。
2014-03-13 19:48:40
[隆国强]
如果能够实现这个水平,就能一年创造1000多万人的就业,就可以满足新增就业需求。但是在就业需求里面我们要特别考虑就业岗位的结构。我们劳动力的供给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原来上大学的比例非常低,比如说2000年的时候,我们一年招108万大学生,现在一年700万,新增多少人口?新增大概一千五、六百万人,这里面有一半的人可以上大学了。
2014-03-13 19:52:47
[隆国强]
上了大学和没有上大学,他的劳动技能不一样,他的劳动就业观念改了,上了大学以后就老想做白领,这样作为政府来说就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来加速创造和劳动力供给结构相适应的就业岗位,就需要更多发展服务业。
2014-03-13 19:52:38
[隆国强]
制造业靠什么呢?制造业就要靠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吸纳的就业就相对少一点。当然还要考虑其他的,比如说物价水平,如果说你的GDP定的明显高于潜在增长率,就可能导致物价水平太高。
2014-03-13 19:52:58
[隆国强]
我们说宏观调控的四大指标,就是经济增长率、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所以我认为现在定的7.5%的增长率,一千多万人的新增就业,3.5%以下的物价水平,和基本保持均衡的国际收支,这个应该说是适合现在我们发展的阶段。
2014-03-13 19:53:28
[隆国强]
处在现在这个增长阶段,国际环境比去年有所改善,更稳定了。新兴经济体可能有点回落,但是美、欧、日这三大经济体会有所改善,特别是欧洲,大家对金融恐慌过去了,更稳定了,所以外部环境应该说是改善了。国内短期内和去年比最大的利好是什么?我觉得就是今年全面深化改革。
2014-03-13 19:53:42
[隆国强]
总书记、总理都在说,改革来释放增长的红利,改革来释放增长的活力,今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大量改革举措的落实会进一步地激发大家创业投资的积极性,也就是预期在改善。所以今年和去年相比,其实还是有不少积极因素。所以我个人认为实现7.5%自由的增长率,应该还是有信心的。
2014-03-13 19:53:57
[主持人]
感谢隆主任。下面是我们这次访谈活动的最后一个问题,最后一个压轴问题,我想把这个抛给闵主任。因为前几天,自从民营银行试点消息发起以后,网上关注度非常高。我们网友看到有银行监管部门领导参加这次访谈活动,在民营银行试点问题上也提了很多问题,大家主要关注的是,一是民营银行与现有商业银行有什么区别?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民营银行什么时候能够挂牌?
2014-03-13 19:54:49
[闵路浩]
试点的民营银行跟现有的商业银行,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也接受同样的金融监管。但是你要再细分析一下,这些银行还有它自己的特点。第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由资本说话的公司治理机制。第二是突出它的特色化和差异化,它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这是刚才隆主任提到的要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民营银行是适逢其时。
2014-03-13 19:54:42
[闵路浩]
还有服务社区,社区服务业急需金融支持,这是在完善多层次银行业服务体系方面,它有比较大的特色。第三是这些机构在设立前,我们要求它订立生前遗嘱计划,未来面临经营损失的时候,它的股东、经营者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通过什么样的法律形式来约定下来,不能把机构造成的损失让纳税人买单。第四是要突出股东行为的监管,要依据法律法规严格监管股东和银行之间的关联交易。
2014-03-13 19:55:44
[闵路浩]
您提到的第二个问题,它什么时候能够挂牌?我们有一个原则,就是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现在网上报道的这些民营资本,接下来要按照监管要求来组织申报文件,在通过股东资质审查后,再依法申请发起设立银行。所以这个挂牌时间不是取决于我们,而是取决于条件是不是成熟。
2014-03-13 19:56:00
[主持人]
再次感谢闵主任给我们的解读。今天访谈活动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各位专家的参加,也非常感谢广大网友的参与,谢谢大家。
2014-03-13 19:56:52
map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