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0年7月21日(星期三)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介绍当前防汛抗洪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我有两个问题,您觉得现在洪灾最严重的时期是不是已经过去了,还是说在今后的时间里洪灾会变得更加严重?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三峡的,您认为如果三峡没有建起来的话,现在防洪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刘宁]关于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我想在很多材料和报告里面都有所描述,我在这儿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或者叫防洪效应是三峡工程的效益之首,是排在第一位的功能。
三峡工程有211.5亿的防洪库容,在它对防洪功能的设定上,我们把211.5亿的防洪库容划成了三段,也就是说从现在的汛限水位向上抬高10米,大概145到155米10米范围内有56.5亿的防洪库容,是用于对洞庭湖口城陵矶水文站的水位进行补偿调度运用的。
在这个之上,一直到171米高程,仍然还有125.6亿的防洪库容是针对荆江沙市河段防洪安全而设置的;在171米到175米高程仍然还有32.9亿的防洪库容是针对千年一遇以上的大水,或者类似于1870年的大水,对荆江河段进行补偿运用。
三峡的防洪库容是按照这个进行科学调度的,不是整个221亿库容统统拿来针对任何一场洪水进行无序的调度。让它不超过警戒或者保证水位,有一个水位的控制。同时沙市也有一个水位控制。
但是这三者之间,在遇到特大洪水的时候还需要进行转换,它不是截然划开的。因此说三峡工程是长江治理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它设定的防洪目标就是三峡工程建成以后可以使下游的沙市荆江这一带原来不足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以上。也就是说可以防御1954年、1998年这样的洪水,使得荆江大堤不至于决口。同时遇到千年一遇以上的洪水或者类似于1870年这样的洪水,通过三峡调度,即使运用蓄滞洪区,也可以减少分洪量。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可以增加一般中小洪水防御调度的灵活性。
今年上游长江的主要支流嘉陵江支流渠江发生了超过历史性的洪水,长江上游的干流出现了1987年以来最大的洪峰流量,三峡水库也出现了建库以来最大的入库流量。如果以700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没有三峡工程在中间进行调蓄、发挥作用的话,70000立方米每秒下来,我想告诉大家一个数,就是荆江河道现在的泄洪能力,就是它的行洪能力大概在60000-68000立方米每秒的能力。在洞庭湖,也就是“城陵矶”这个地方的行洪能力大概在60000立方米每秒,而这个流量一旦到达,江堤肯定要超保证水位以上。这是三峡水库起到重要的作用之一。
我们实际上调度运用了三峡工程,目前三峡工程水位达到了154米左右,有效地拦蓄了40亿立方米洪水。洪水发生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回良玉副总理有一个很重要的批示,要求我们一定要合理地、科学地调度三峡等水利工程,要兼顾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和库、湖、塘这几个方面的水情,全力防汛,合力抗洪,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综合效益。我想这是我们这次调蓄三峡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原则。
为此,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同志这几天天天和我们在一起会商研究三峡工程的调度和运用。我们现在采取的调度方式就是,当长江上游三峡水库的入库流量小于50000立方米每秒的时候,三峡工程控泄34000立方米每秒。当大于50000立方米每秒的时候,三峡工程控泄40000立方米每秒。这几个数字后面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一方面可以控制荆江大堤沙市河段水位不超警,另一方面即使拦蓄了洪水,也不至于顶托而影响上游嘉陵江的行洪,以尽可能减少重庆市受淹的范围。目前来看,三峡工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中下游的河段和两湖的水位当前有所上涨,但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嘉陵江的排水目前非常顺畅,整个这场洪水过程是在科学防控、合力抗洪这样的要求下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与此同时,我们还加强了长江上的第一大支流汉江的调度,汉江在三峡工程的下面汇入长江,它的上游也发生了超保证水位的洪水,汉江丹江口水库,大家可能对它更熟悉,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事先对这个水库进行了腾库,当它入流是27000多立方米每秒的时候,水库拦蓄后向下面泄洪只有1900立方米每秒,以避免它和长江三峡放下来的40000立方米每秒发生再遇,以尽可能地降低中下游的水位。
因此,我想用三句话来结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科学调度就是,用水利工程适当地削峰拦洪、适度地控制泄洪、适时地进行调蓄错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