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非洲共享中国铁路建设经验 记者:近年来,我国铁路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为什么铁路企业还要选择“走出去”? 孟凤朝: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给我们“走出去”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提供了契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国外的资源、技术和人才。国家继续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特别是中国政府大力推行“高铁外交”,我们认为,这体现了一种国家战略、国家意志,中国铁路、特别是像中国铁建这样的以铁路为主业的跨国建设集团“走出去”正逢其时。 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是做强、做优、建成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铁建战略规划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铁建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在全球产业链内的调整和升级。积极争取和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努力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到2013年底,中国铁建在境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约500个在手项目,合同总金额500多亿美元。其中,在土耳其、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安哥拉、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50多个在手铁路项目,合同总金额超过270亿美元。 记者: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最大挑战和风险是什么,中国企业应该如何有效规避? 孟凤朝:中国铁路要走出去,首先就要接轨世界游戏规则。这是很多企业“走出去”的最大风险。只有融入一方市场,才能获得发展,才能推行“中国标准”。我们要认真学习、积极贯彻所在国的铁路建设规范,熟悉所在国有关政策和法律,遵循所在国发展规律,千万不能有经验主义,将国内的做法简单复制到非洲市场。只有在适应当地“水土”的前提下,我们才能结合实际,将中国企业已形成的技术、产品、管理优势进行“推销”。 海外市场形势非常复杂。面对多重风险,我们不仅针对每个项目制定了风险控制策略,还不断完善海外经营管理体制,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我们大力推进海外资源整合,掌握海外文化环境,创新海外经营方式,努力实现商务谈判、设计咨询、施工组织、运营管理等各环节的无缝衔接。总之,企业走出去,不仅要“走得出去”,还要真正实现互利共赢。 记者:中国铁路企业如何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孟凤朝:我们必须加快融入全球市场,参与更多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市场竞争,逐步实现战略、运营、管理、文化全球化。要按照区域化、专业化、差异化的发展要求,梳理、整顿、整合海外机构和资源。要不断提高战略合作和市场开发的广度、深度和宽度,工程承包与资源开发建设并举,联合、合作与并购重组并举,在竞争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强化联合作战,实现抱团发展,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当前,我们在海外市场大多是工程承包业务,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的品牌、资金、设计与施工技术优势、产业链优势,特别是高铁设计建设的优势,主动出击、把握机遇、抢占市场。要巩固发展中东、非洲传统市场,大力拓展东南亚、南美、西亚、东欧新兴市场,积极渗透北美、欧洲发达市场。 在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光靠硬实力是不够的。中国企业要走出去、走得稳,就要实现本土化发展,自觉遵守东道国法律法规,尊重其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合规地开展海外业务。积极推行人力资源、经营网络的本地化。主动加强与当地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民众等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提升信息披露的水平,树立“负责任承包商”的形象。 记者:在海外市场推行“中国标准”的示范意义是什么? 孟凤朝:正是中国铁路的迅猛发展和相关技术、管理的成熟,诞生了“中国标准”。“中国标准”是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根本基础、重要依托。推行“中国标准”,毫无疑问将加快中国铁路建设企业“走出去”,更加广泛参与更多国家的铁路建设,同时,必将带动更多更好的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行“中国标准”,说到底,就是与世界分享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功经验、成熟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随着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促进了所在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必将极大地促进国与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并对世界政治、文化等产生深刻影响。 下一步,中国铁建将坚持面向全球,着力构建覆盖全球各大洲的大海外发展格局,更好地推动中国铁路、“中国标准”“走出去”。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铁路“走出去”,与非洲共享中国铁路建设经验,分享中国成熟技术地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地加大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实现与所在国的互利互惠,共同发展。(记者 齐慧) |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