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15时21分,高温天气“登峰造极”,代表“北京温度”的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蹿至41.1℃,超过1968年5月14日创下的38.3℃的历史同期极值。可以说,今年的5月是北京63年来最热的一个五月天儿。 北京市气象台5月29日中午连续第二天升级预警,将之前发布的高温橙色预警升级至红色。这已是高温预警的最高级别,也是北京市发出的首个高温红色预警。 5月30日白天,高温强度减弱,但最高气温仍有37℃左右,高温红色预警降级为橙色。从5月31日起,北京市气温逐渐下降,为期4天的高温天气过程结束。 18个站点突破5月极值 5月29日的高温来势汹汹。根据南郊观象台的气温整点实况,上午9时,最高气温已经蹿至30℃以上,之后每过1小时,气温平均上升2℃至3℃。14时,市气象局官方微博“气象北京”发布消息:“热死咯!南郊观象台13时55分气温达到40.1℃,突破历史同期极值。”然而,这个纪录仅保持了一个多小时就被刷新:15时21分,最高气温最终定格在41.1℃,超过了1968年5月14日38.3℃的5月气温极值。这是北京从1951年以来最早出现的41℃。 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受暖气团影响,北京从28日起出现了日最高气温超过35℃的高温天气,是今年首次大范围高温天气过程。针对高温天气,市气象台于27日17时首次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28日17时30分升级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29日13时,又将这一预警信号的程度升级为红色。据悉,这是北京市从2004年有气象预警信号以来,第一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5月29日,北京市大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都超过了38℃,其中城六区、昌平、顺义、通州、大兴和房山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已经达到40℃至42℃。南郊观象台的高温极值刷新至41.1℃,14时的地表温度已经达到61.8℃,石景山站更是达到68℃!据统计,从北京历史同期5月份的气温来看,5月29日,北京市有18个气象监测站点的日最高气温超过历史同期极值,其中石景山的41.9℃、昌平的42.2℃,还刷新了5月至9月整个夏季的历史最高值。 海洋升温北京“发烧” 此次高温过程来得有点儿突然。其实,从5月1日至26日,北京市的平均气温仅有20℃,相比常年的20.4℃还偏低0.4℃,主要是上旬气温偏低造成的。但从上周起,气温开始频频走高。 市气象局气候中心副主任王冀告诉记者,5月上旬较常年偏冷,主要是因为北京始终受东北冷窝控制,冷空气活动明显,所以气温相对较低。但到了下旬,北京改为受高压控制,暖气团开始发威。“这跟海(海洋)气(大气)的相互作用有关系。”王冀预测,今年极有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北京就容易出现高温天气。 所谓厄尔尼诺现象,是指海洋温度连续6个月比常年平均气温高出0.5℃的现象。“从目前来看,今年年初就开始逐渐转暖,到了3月份就算偏暖的了,如果接下来海洋温度继续偏高,那基本就能肯定是厄尔尼诺现象了。” 臭氧超标空气中度污染 骄阳似火,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已经从PM2.5改为臭氧。根据最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值的达标线是每立方米小于160微克。而臭氧小时浓度超过每立方米200微克,即达到轻度污染水平。 根据市环保监测中心的监测实况显示,5月29日14时,东南部、西南部的臭氧小时浓度已经分别达到每立方米246微克和每立方米252微克;城六区、西北部、东北部的臭氧浓度也已达到每立方米150微克上下。PM2.5的平均浓度倒是比较低,仅有每立方米10至70微克。 环保部门5月29日16时许表示,北京市目前的PM2.5浓度达到优良水平,但臭氧浓度较高,空气质量维持在轻度至中度污染水平。今天白天,由于最高气温仍将达到37℃,臭氧依旧成为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预计还将达到轻度至中度污染水平。 根据预报,从5月31日开始,气温逐渐回落,持续了4天的高温天气过程宣告终结。预计6月1日,北京市受一股南下冷空气的影响,可能出现阵雨天气,最高气温随之降至29℃;6月2日,最高气温将进一步降低至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