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粮虎林直属库粮仓。 今年,国家有望实现粮食第十一年连续增产,这导致国家粮食储备库容紧张。但是过高的粮食收储价格,不仅仅加工企业不愿意,国家粮食收储也承担了很大的损失。 为此,国务院6月25日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做好粮食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工作,研究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决定今明两年新建仓容1000亿斤。 同时,在保护农民利益前提下,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 这使得粮食未来实施目标价格制度的可能性较大。对此东方艾格分析师马文峰告诉记者,实施目标价格制度后,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给农民补贴。此时加工和贸易企业也可以储备粮食,农民也可获得高的收益。 国务院部署粮库扩容工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东北地区和南方稻谷产区为重点,今明两年新建仓容1000亿斤。支持主产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建设有烘干设备的储粮设施。 要强化地方政府特别是销区责任,严格落实地方储备任务,今年增加地方储备500亿斤。督促销区按照不低于6个月市场供应量要求,确保粮食储备到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由于年年粮食增产的因素,目前全国国家粮食储备仓库存储压力较大。 以东北为例,从去年到今年通过临时收储收购了1亿吨玉米。而再过2个多月,新种的玉米,以及稻谷将进入收购季节。 中华粮网总编孟凡军告诉记者,如果不增加库容,显然今年像东北地区,新的收储粮食将无处可存。 过去十年以来,中国粮食年年增产。2005年全国粮食产量为4840亿公斤,到了2013年已经达到6019亿公斤,折算新增加了2000多亿斤。仅仅在2011-2013年三年间,新增的粮食就合计有1000多亿斤。 这么多粮食增加,库容没有改变,而且国家不断提高粮食收储价格,这使得收储新增加的空间越来越小,成本越来越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指出,原先有的仓库需要调出来,另外也有一些需要新建设。中国由于年年增产粮食,这使得粮食收储压力很大,甚至出现了部分浪费的情况,所以目前仍需要保证最低的库存。 为此,上述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粮食持续增产,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但仓容总体紧张,部分地区严重不足。做好粮食收储既是当前紧迫工作,也是长期任务,事关重大。要多措并举,加强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将逐步推目标价格制度 国家增加粮食储备库容,只是短期解决粮食增产问题的一个出路,从根本上说,实施农产品目标价格,有利于农产品生产的综合性问题解决。 此前,实施多年的国家农产品收储制度,造成了无一受益的被动局面,即政府、农民、加工企业,都从中受损。 以棉花为例,国家收储的棉花比国际价格每吨高3000多元钱,每年收储600万吨,等于是比国际市场价格购买的棉花多支付180亿元,这还不包括保存的成本。 但是农民也未从中获益,因为目前国家收储价格合计籽棉每斤4元左右,1亩棉花毛收入2000元左右,不到农民打工1个月的收入。至于棉花加工企业,因为无法从国际上买低价棉,导致产业竞争力下降,开工严重不足。 为此,从今年开始,国家对新疆地区实施棉花目标价格,即市场价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对农民进行补贴。这样农民收益不变,企业也可以从市场上买低价棉。国家收储高价取消,也解决了国家收储成本不断提高的问题。 粮食的情况类似。 如果粮食实施目标价格,尽管市场价格很低,但是国家可以补贴农民。粮食加工企业也可以买低价粮食,减少成本。这也避免了国内收储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减少大米走私的情况发生。粮食储备也没有必要主要由国家承担,企业也可以增加储备。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目前国家对棉花是实施目标价格试点,未来在粮食领域也可以实施上述价格。至于存粮,“农民自己存,以及贸易商存,都没什么问题。”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在保护农民利益前提下,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 从大豆和棉花入手,分品种推进补贴试点,当产品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补贴农民,保证农民基本收益;当产品市场价格升高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过快时,补贴低收入群体,保障基本民生。 本次会议也提出,中央政府重点调控谷物、棉花、油料、糖料等,其他农产品主要通过市场调节,地方政府也要承担稳定市场的责任。该会议也强调,保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基础上,发挥好进出口和国家储备调节市场供求的作用,防止农产品价格过度波动。(记者 定军) |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