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消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亦越来越大,而国家规范、扶持旅游市场发展的信号也在不断明确。7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要着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使旅游开发向集约节约和环境友好转型,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旅游服务向优质高效提升。同时,在促进旅游市场发展方面,会议强调,减少行政审批,在投融资、用地、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做大做强旅游企业。 旅游专家、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目前在中国土地使用性质的门类里面没有旅游用地,但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景很好,应该呼吁在政策指导下,设置一个专门的旅游用地门类,以规范和扶持旅游用地。 政府加大政策扶持 上述会议认为,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作用大。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就业、增收入,推动中西部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 会议指出,要着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使旅游开发向集约节约和环境友好转型,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旅游服务向优质高效提升。要以改革开放增强旅游业发展动力,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进一步深化对外合资合作,提升旅游业水平。减少行政审批,在投融资、用地、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做大做强旅游企业。 “大而不强”一直是困扰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玩家旅游网执行总裁顿继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最大的旅游集团和美国最大的旅游集团相比,差距明显,即使是国内最大的旅游集团收入占全体旅游收入的比例也低于5%。“竞争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的,尽管中国出境游是世界第一大客源国,旅游收入也排在世界前几位,但整体来说,我们只做到大并不很强。” 然而,如何做大做强中国旅游企业,离不开政府、社会、企业的共同努力。今年6月,国家旅游局局长、南开大学兼职教授邵琪伟在南开大学做演讲时提出,要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大力推进旅游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从中实现旅游业自身产业规模的扩大,更好地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 对于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北京鸿途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郭彧表示,肯定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旅行社现在进入了并购融合阶段,尤其是一些中小型旅游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扶持。郭彧记者介绍,“这个政策的出台,对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是非常积极的信号。” 在旅游用地方面,刘思敏认为,目前土地的使用包含了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等,但没有旅游用地的性质,影响了社会资本投资旅游行业的积极性,甚至出现了有很多地产商打“擦边球”的行为。他建议,应该呼吁在政策指导下,设置一个专门的旅游用地门类,与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并列。 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 据记者了解,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旅游业依然面临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不高、市场发展秩序混乱、法律和政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归根到底是“软硬环境”的问题。 会议指出,要优化旅游发展软硬环境,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才培养等的投入。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乱涨价、“黑导游”和强迫消费等行为。 实际上,去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旅游法》,从旅游规划和促进、旅游经营、旅游服务合同、旅游监督管理等方面对旅游市场进行了严格规范。 对于新《旅游法》的出台,社会反映积极,但也有旅游企业负责人表示了担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旅行社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新《旅游法》的实施,对旅行社跟团游有很大影响,当时的解读是禁止自费项目和购物的安排,很多旅行社都不知道怎么赚钱了,某些产品的报价比原来至少贵了30%以上,但对于涨价游客并不买账。 从近两年旅游企业的发展来看,在更加规范的市场秩序环境中,旅游市场的分工更加细化,部分龙头企业发展迅猛。 据郭彧介绍,人们的旅游需求在增加,对旅行社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旅游企业上市、融资、行业内并购等动作频繁,未来可能发展得更快。 此外,会议还强调,要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和内涵。大力开发老年、民俗、养生、医疗旅游等。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合理安排学校寒、暑假等假期,组织好夏令营、冬令营、研学旅行。用创意设计创新旅游产品,让中外游客享受更加便捷安全、多彩快乐的旅游之美。 刘思敏认为,制约中国旅游消费需求释放的瓶颈不是消费动机也不是消费能力,关键是假期,特别是长假。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恢复“五一”黄金周,同时还应该再增加一个黄金周,才可能缓解大家对假期的需求,比较充分地在现阶段释放旅游消费的需求。(李彪) |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