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听取云南鲁甸地震抗震救灾最新情况汇报、研究安排恢复重建等工作作为首项议题。会议一开始,李克强总理就提议,为云南鲁甸地震遇难者默哀。他强调,目前抗震救灾已由应急转入常态,灾区的救灾、过渡安置和灾后重建要做到“无缝衔接”。“灾后重建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目前,云南鲁甸6.5级地震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617人。对逝者的伤怀依然萦绕心头,而灾后重建工作也已然展开。让“灾后重建经得起历史检验”,彰显了中央政府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灾后重建要经得起历史检验,就是要对人民的生命安全财产负责任,要对社会发展负责任、对历史负责任。 而要负得起责任,靠的不只是历史感、责任感、使命感,更要依靠科学的制度与安排,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自然灾害的机制。 我国是一个灾难多发的国家,客观地讲,地震、泥石流、台风以及洪涝等自然灾害,每年都在不同地区发生。仅以造成重大伤亡的地震为例,就有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树地震、2013年的芦山地震以及今年的鲁甸地震。因此,救灾绝不只是应一时急需,而是必须有长远的考虑,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灾难救援机制。救灾中,部队官兵、政府部门以及民间救援力量如何协调、配合,保证黄金救援期的救援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明确分工,进行制度化的流程设计。 去年芦山地震期间,大量民间力量驰援,加剧了交通阻塞,影响了救援效率。今年鲁甸地震,吸取以往的教训,各界救援力量相当理性。救灾总体上体现了“科学高效、有序有力”,值得总结经验。 而救灾与灾后重建要实现无缝对接,更是需要协调与规范,需要科学地规划。这个规划不只要考虑人的因素,还要考虑自然生态的因素,环境保护的因素。鲁甸地震的震中一带,自然条件恶劣,震后滑坡等次生灾害频发,加剧了人员伤亡,也增加了救援工作的难度。 为此,灾后重建就要全面考察当地的自然条件,在对地质等情况进行科学研判的基础上,进行选址工作,规划必须有前瞻性。鲁甸地震“小震级、大伤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农村建筑抗震能力弱。虽然国家早已出台过建筑抗震设计的规范标准,但现实的情况是,边远贫困山区的农村住宅大多处于“地震不设防”状态,以至于一遇灾害就可能发生重大人员伤亡。 在此次国务院常务会上,发改委提出了“对西部地震活跃区农村新建住房执行强制性设防标准,同时对老旧房屋按标准进行加固并给予适当补助,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地区防震减灾水平”的建议,李克强予以肯定。他说,鲁甸灾区地质条件恶劣,地震、地质灾害频发,灾后重建既要大力推进民房重建加固,又要认真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地质灾害隐患处置,更要科学评估当地的地质承载能力,考虑适当减载等多种可能的方案。 救灾需要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灾后重建更是投入巨大。据统计,汶川大地震后,当地完成灾后重建需要近1万亿元的投资。一方面,地震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一方面,资金有限。必须想方设法把钱用在刀刃上。为此必须强化制度的约束,强化监督,突出审计的作用,保证救灾资金的使用高效透明,经得起检验。(记者 潘圆) |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