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 徐扬)最高检反贪污贿赂总局局长徐进辉10月31日介绍,今年最高检共查办国家发改委受贿案11案11人,其中国家能源局5人、价格司5人、就业和收入分配司1人,价格司领导班子多数涉嫌职务犯罪,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家中搜查发现现金折合人民币2亿余元。 人数之多、贪腐之巨,闻之触目惊心,权力的滥用与失控令人发指。透视国家发改委这几个司局出现的“崩塌式”腐败,不难发现,案件高发区就在位高权重的审批部门。 能源局、价格司,光从这些部门的名字就可管窥分管工作的重要性,如事关国计民生商品的定价权,重大项目的“准生证”,凡此种种,称得上责重权大。由此衍生的“跑部钱进”现象,就是由于有人拿着审批权在搞寻租,做生意。从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一案可以发现,起诉书中的五个部分,大多离不开滥用审批权种下的祸根。 长期以来,审批权过大、过于集中,缺少监督,又缺乏透明,导致审批公章成为少数官员手中的摇钱树。在一些政府部门设立的一审一批两个环节,“拿钱好办事,没钱等着办”的情况屡见不鲜,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党纪国法,对惩治审批腐败不可不谓“雷霆万钧”。原国家食药监局局长郑筱萸,以受贿罪、玩忽职守罪两罪并罚,被执行死刑。擅自同意降低药品审批标准,滥发药品文号,在郑筱萸的犯罪事实中赫然在列。 铲除“审批腐败”的土壤,一手要靠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让权力得到分解和制约;另一手要靠法治,将权力控制在笼子里。去年以来实施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国务院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这一向审批权力开刀的改革之举,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简政放权,不断挤压权力寻租滥用的空间。 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作出明确部署。如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旨在消除权力寻租的空间;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以及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则是要堵上滥用权力的后门。 审批腐败是毒瘤。各级政府各部门,要按照四中全会设计的路线图和施工表,尽快贯彻落实,向公众亮出自己的权力清单,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事项,对于易生腐败的审批领域真正做到阳光透明,让审批蠹虫无利可贪、无处藏身。 |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