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达沃斯的一场对话和一番致辞,李克强“说得漂亮”,那是因为过去一年中国“做得漂亮”。达沃斯不是“放空炮”之地,如果说仅仅口舌之利便能引来衷心鼓掌,未免也太小看各国精英了。国际舆论评价中国强音给世界打气,是因为看到了中国总理达沃斯发声背后的实干逻辑与发展实绩。 今年达沃斯论坛主题是“应对全球新局势”。局势显然不太妙,以致出现了李克强所描述的:“不少人对世界前景抱着悲观的情绪,认为和平和安宁出了问题,发展也难见曙光。” 事实上,中国30多年来的经验有助于人类共同体在此关键时刻保持清醒的判断: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应对当前局势的不二法则。这是李克强带到达沃斯的声音,也是中国希望与世界分享的价值观。 更为实打实的应对方案则脱胎于2014年中国发展的实践。这是中国希望贡献于世界的经验之谈。李克强说:“面对下行压力,我们没有采取‘强刺激’,而是力推‘强改革’。” 结构性改革是他为中国经济设计的方案。针对“有人担忧受到中国经济速度降缓的拖累,也有人担忧受到中国经济转型的冲击”,李克强阐述道:“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则必须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为此要坚定不移地推动结构性改革……这样中国经济的列车就不会因为有所放缓而失速,反而会跑得更稳健有力,带来新经济,形成新动能。” 同时这也是中国总理为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开出的药方:“宏观政策固然重要,但结构改革势在必行……这样才能够形成全球创新的合力,增强世界发展的新动能。” 对“新动能”的信心,意味着中国经济巨轮的掌舵人有一颗“大心脏”。这对阴晴不定的世界经济形势可谓至关重要。 与其信念相匹配,李克强着重阐释了为中国经济提供动力的“双引擎”。打造新引擎,就是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背后的逻辑是改革,尤其是政府带头改革,即通过简政放权,激发市场和企业的活力,充分释放民智与民力。改造传统引擎,重点是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这背后的逻辑依然是改革,即政府不再唱独角戏,而是通过深化投融资改革,打破垄断,采取政府和民营企业合作、中外合作,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来放大投资效益。 中国总理向世界传达了一个笃定的信号:双引擎助力双中高,中国经济就会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魔咒。这不仅是中国之福,也是全球之福。因为“以中高速再发展一二十年,中国的面貌会持续改善,也会给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达沃斯坐而论道,李克强为应对全球政治经济问题带来了和平稳定、包容互鉴、改革创新的“中国方案”。新一年起而行之,李总理的改革“强逻辑”将使双引擎输出的动力更加澎湃。(穆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