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备“走出去”促国际产能合作新格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15-04-09 20:38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记者 杜静、张涛)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以高铁、核电为代表的中国装备制造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并对全球经贸投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未来一年,中国将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等装备走向世界。这是中国对自身在全球经济中专长的新定位,也是国际经济合作的新趋势,”俄新社日前播发的一篇文章如此评价。

中国建造 奔向世界

中国装备“走出去”,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密切相关,而这种能力已经令世界侧目。

“全世界最长的桥梁是哪一座?不是旧金山的金门大桥,不是沙特阿拉伯的法赫德国王跨海大桥,甚至也不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某座横亘天边的大桥。迄今为止,全世界最长的大桥是京沪高铁丹阳至昆山特大桥,”英国《每日电讯报》刊文说。

“在全世界最长的12座桥梁当中,至少有9座在中国,而且都是在过去的十余年里建成的,”文章说。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建造”,反映出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姿态的转变。在“建造”背后,带动的是大量装备类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对外出口。

有国际观察人士如此总结:中国输出的商品“由轻到重”,从服装鞋帽等轻工纺织品到铁路、核电等重型装备;输出商品的技术含量“由低到高”,从低附加值的日用品到高附加值的电子产品、大型机械设备;参与国际分工“由浅入深”,从单纯的商品出口到产品、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输出。

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额达2.1万亿元人民币,覆盖铁路、移动通讯、工程机械、核电设备等诸多行业,其中铁路装备出口已覆盖六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过半出口总额面向东盟、阿根廷、澳大利亚和美国,同时包括新兴市场和发达经济体。

装备出海 产业升级

在俄新社看来,“(中国)消费品出口不会消失,但已属于昔日的辉煌”,而以高铁、核电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将助力打造中国经济的未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指出,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是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推动形成优进优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在更高层次上深度融合。

具体而言,装备“走出去”将倒逼企业提高竞争力。通过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让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与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同台竞争,将倒逼企业不断提高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装备“走出去”有助于国内产业优化升级。以高铁为例,高铁产业涉及冶金、机械、建筑、橡胶、电力、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高技术产业。高铁走出去必将带动一批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装备“走出去”还是推动出口升级的迫切需要。当前中国出口依然具备竞争优势,但随着劳动力等资源要素条件变化,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在削弱。与此同时,装备制造业正逐渐成为中国出口的重要增长点,2014年出口额占全部产品出口收入的17%。

中国供给 惠及全球

目前,中国装备在价格、质量、技术和配套服务方面,拥有综合比较优势,能够满足许多国家对基建和推进工业化的需求。泰国智库开泰研究中心中国研究室主任黄斌举例说,中国铁路性价比高,铁路技术吸收众家之长有后发优势,设备配套非常齐全,有在不同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下建设和运营高铁的经验。

有观察人士指出,中国铁路装备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有竞争机会。前者目前财政状况吃紧,在更新老旧基建设施时青睐选择质优价廉的“中国建造”;后者基建薄弱,迫切需要铁路作为发展纽带,但财力有限,同样会优先考虑引进性价比高的“中国货”。

李克强总理指出,许多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工业化的需求很大,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有利于相关国家加快发展,并可为中国与发达国家合作开拓第三方市场创造更多机遇。

有分析人士认为,从产业层面看,中国企业通过“走出去”,能够帮助东道国形成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完善优化其工业体系,进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帮助相关国家进一步吸引国际投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从金融层面看,中国资本需要国际化的拓展空间,而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两相契合。此外,中国的对外产能合作,还可以和当地的既有资源、人才储备和政府发展战略相结合,是互利双赢的可行模式。

肯尼亚总统乌胡鲁·肯雅塔在今年视察由中国路桥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蒙巴萨-内罗毕铁路铺轨试验段时说,蒙内铁路将促使肯尼亚经济年增长率由5.8%提升至8%,并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带领肯尼亚实现经济转型。

如今,在全球范围内看,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的热潮正在兴起,也逐渐成为许多国家促进经济发展、减少贫困、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这一方面为中国装备“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机遇;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在更高层次上深度融合、互利共赢提供了舞台。

责任编辑: 马路平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