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小时生死营救——中国政府医疗队尼泊尔救援实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scstaffing.com 2015-04-30 18:57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加德满都4月30日电(杨建英 董小红)当地时间27日上午9时许,由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四川队58人组成的中国政府医疗队抵达尼泊尔参与地震救援。搭建“帐篷医院”、顶着暴雨救治伤员……

抵达尼泊尔后的72小时里,医疗队已救治伤员183人。通过与尼泊尔协商,中国政府医疗队“帐篷医院”住院床位将扩大到50张,抢救更多生命。

帐篷手术室的第一台手术

29日上午,刚刚搭好的中国政府医疗队手术室,一位老人被紧急送来。

尼斯洛,61岁,地震中身体被砸伤,肋骨断裂刺穿肺部,形成血气胸。

送到中国政府医疗队“帐篷医院”时,老人胸痛、气紧,根本不能平卧。

医疗队成员、四川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医生王雪海立即对尼斯洛进行X光检查,发现胸腔有大量液体,如果不立即进行手术,老人就将会有生命危险。

在12平方米的帐篷手术室里,王雪海、麻醉科医生陈谦、护士宋龙超紧急准备,为老人进行手术。

经过近一小时努力,手术在超声引导下顺利引流出尼斯洛胸腔内积血积液。

老人伤情很快得到缓解。

王雪海、陈谦、宋龙超不约而同松了一口气。

老人紧紧握住中国医护人员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没有片刻休息,三人又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

目前,中国政府医疗队的“帐篷医院”已初具规模,从检查到治疗、手术到留院观察一应俱全,达到二级医疗机构救治水平。

病患,正在源源不断地赶来。

“伤好后来成都吃火锅”

27日下午,刚刚抵达加德满都的中国政府医疗队接到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电话:一名中国游客重伤,急需抢救。

医疗队当即指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教授张晖、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医疗组长周琰、急诊科护士长叶磊组成3人小分队,急赴伤员所在的医院。

下午3时许,三人小分队抵达加德满都医院,患者是一名20多岁的中国上海姑娘,地震时被埋在了废墟下。

“第一眼看见伤员时,她已经是昏迷状态,伤口被泥沙等污染物覆盖,感染比较严重,包裹伤处的纱布被鲜血浸透,左下肢骨折处肿胀非常厉害,”周琰说。

由于患者受伤时间超过48小时,且贫血、出现低蛋白血症,手术风险很大。但如果不进行手术,很可能会危及生命。

情况紧急!中尼医生联手走上手术台。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他们为患者做了左下肢股骨开放骨折外固定、髋关节复位以及左下肢创面扩创术。

29日下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三人小分队将手术后脱离危险的上海女孩护送上飞机,回国接受进一步治疗。

临行前,三人小分队与女孩相约:“伤好后来成都,我们请你吃火锅!”

“40多小时后终于吃了一口热饭”

冒着不断的余震和恶劣的天气,医疗队队员们坚守一线,和死神赛跑,全力抢救生命。

丁少夔是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治医师。作为中国政府医疗队唯一一名放射科医生,自从“帐篷医院”移动X光机装好后,他一个人在小小的帐篷内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

白天,尼泊尔气温20多度,他身穿十几斤重的防护铅衣,汗水淋漓,衣服如同水洗。不仅如此,帐篷内没有隔断,面对射线伤害,他毫无怨言。

从28日上午到29日下午,丁少夔为尼泊尔伤病员拍了X光片200余次。

在“帐篷医院”的B超室,一位年轻的尼泊尔母亲照完B超,听到中国医生用英语回答肚中宝宝平安后,情不自禁地欢呼出声,拉着中国医生的手连连感谢。

“劳累无时无刻,但工作才刚刚展开,我们所有队员满怀激情,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医生邓磊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昨天有两次小震、今天刚下了场大雨,又接收20多个病人,照片、超声、验血、心电图等各种检查都派上用场……大家虽累,但总体感觉还是好的,请大家放心!40多小时后,吃上了自己队友做的饭菜、感觉很温馨!”奋斗在救援一线的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邓绍平说。

责任编辑: 陆茜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