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从苏州到里加——中国-中东欧合作一年间

2016-11-04 12:37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布鲁塞尔11月4日电(记者 郑江华 帅蓉)第五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即将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举行。此次会议将盘点一年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成果,并为下一阶段合作作出规划。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又称“16+1合作”,是中国同中东欧国家为深化传统友谊、加强互利合作而创建的合作平台。分析人士认为,双方一年来合作亮点纷呈,未来合作潜力巨大。随着中国与欧盟就“16+1合作”进一步增信释疑,这一合作机制将获得更大发展。

亮点纷呈 展现示范效应

去年11月,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苏州举行,发表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苏州纲要》两份重要文件,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在各领域的合作确定了大方向,规划了新蓝图。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说,自苏州会晤以来,双方大力落实苏州纲要,推动“16+1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亮点纷呈,产生了示范效应。

从具体项目上说,波黑斯坦纳里火电站项目今年9月竣工,这是首个使用“16+1合作”机制100亿美元专项贷款额度的项目,在“16+1合作”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今年5月,罗马尼亚正式宣布由中国广核集团(中广核)参与开发、建设、运营及退役处理的切尔纳沃德核电站3、4号机组项目为国家优先投资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达70多亿欧元,是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迄今规模最大的合作项目。

备受瞩目的塞匈铁路项目塞尔维亚境内路段已于2015年底开工。此外,匈牙利国会今年4月批准了该项目匈牙利段开发、建设和融资合作协议,为这一“16+1合作”旗舰项目全面启动扫清了障碍。

除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外,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中医药、农产品、金融网络等领域的合作也不乏亮点。

自“16+1合作”机制启动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已稳步通过互联互通优化了双方贸易结构,拓展了双方贸易领域,产生了良好示范效应。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额达562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了28%。

王义桅说:“‘16+1合作’机制呼应了中东欧国家的‘向东看’政策,深化了中国与中东欧的合作水平,对其他地区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产生了示范效应。”

高度互补 蕴含巨大潜力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具有良好基础,中国在基础设施、产能装备领域积累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和经验,而中东欧国家普遍面临改善基础设施的任务,但又面临资金和技术瓶颈。因此,“16+1合作”契合了双方的需要,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比利时欧洲学院欧中研究中心主任门镜坦言,中东欧国家的基础设施和经济状况不是特别好,需要外部资金投入。“而中国现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从地图来看,虽然这一倡议最终辐射到西欧,但其重点还在中东欧国家。”

王义桅说,中国—中东欧合作的基础在于双方经济互补性强,尤其是在产能装备和互联互通领域,双方合作潜力巨大。值得一提的是,中东欧国家有“三河”(易北河、奥得河、多瑙河)通“三海”(波罗的海、亚得里亚海、黑海)计划,中国则在推进连接中东欧与南欧的中欧陆海快线项目,这两大雄心勃勃的计划在“16+1合作”机制中找到了契合点,蕴含无限合作潜力。

增进互信 促进中欧整体关系

中国在推进“16+1合作”过程中,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与欧盟的关系。

欧盟智库“欧洲之友”政策主管莎达·伊斯兰说:“欧盟过去对‘16+1合作’有不同看法。近年来欧盟的态度有较大转变,逐渐对此表示理解。”

门镜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合作肯定不是为了分化欧盟。中国应与欧盟做更多的沟通,不要因‘16+1合作’而影响中欧关系。”

王义桅认为,欧盟现在认识到“16+1合作”有助于消除欧盟成员国间的发展差距,正以积极心态看待这一机制。

“16+1合作”机制启动伊始,中方就表示愿意邀请欧盟参与。随着中欧双方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16+1合作”在释放潜力、加速推进的过程中,也将有力推动中欧整体关系向前发展。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安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