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甘肃:打造强劲的产业扶贫“引擎”

2016-11-20 08:56 来源: 甘肃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打造强劲的产业扶贫“引擎”
——镇原县舞动龙头企业促农增收的调查与思考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产业扶贫至关重要。没有产业作为支撑,贫困户脱贫增收就成了“无源之水”。

产业扶贫到底怎么扶?镇原县的做法是:坚持走龙头带动的发展路子,大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带动广大群众增收致富。

现在,甘肃中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落户镇原,打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的肉鸡养殖模式;陕西海升集团、庆阳北国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军镇原,投资建设高标准现代果业示范园……

在产业扶贫中,龙头企业的“引擎”作用究竟如何,怎样真正发挥他们对贫困户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缘于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龙头企业带动,构筑富民产业发展坚实基础

给钱给物只能救急解渴,兴办产业才能开流活源。和许多贫困县一样,近年来,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镇原,致力于利用当地优势特色资源实施产业扶贫。目前,县里初步形成了草畜、苹果、苗林、瓜菜等为主导的特色富民产业。

然而,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贫困农民发展能力弱、风险承受力差。如果“单打独斗”,必然难以应对市场风险,收入起伏较大,产业的发展难免一波三折。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是破解农民脱贫致富难题的有效途径。镇原县加大招商引资步伐,着力培育龙头企业,连接农民与市场两头,从而更好地开拓市场、富裕农民。

镇原,甘肃省18个苹果发展优势区域重点县之一。

可多年来,苹果产业在镇原总是“长”不大。屯字镇闫孟村村主任孟卓告诉记者,他们村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种苹果,可村民都嫌苹果生长周期长,平日修剪还费工费力。因此,栽了挖、挖了栽,前年村里的苹果树还是零零星星。

顺应市场规律,将政府引导与市场导向有机结合。现在,镇原县引进庆阳北国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村里流转了1031亩土地,建起了现代生态优质苹果矮化密植示范园。“传统的乔化苹果树第5年才开始挂果,我们的苹果树矮化栽培,当年开花,第2年结果,3年就能进入丰产期。”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关键是果树经营,还能机械化作业,省力、省工。像给苹果打农药,以前一亩地就得两三个小时,现在,我们1031亩地,半个多小时就够了。”

今年,上市公司陕西海升集团也来到了镇原。他们在全县流转了1万亩土地,建办高标准矮化示范园,明年春季将完成栽植。

一个个具有先进经营理念和较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化果园,播撒下的现代农业“种子”,终于让镇原人“尝”到了苹果产业的“甜味”,村民种苹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这两年,全县每年栽植苹果都在3万亩以上。

龙头企业引领,让贫困户融入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棚鸡有近1.5万只,这么多的鸡怎么养呀?还能40多天就出栏?去年,镇原县平泉乡平边村贫困户路营会刚到中盛公司姚川养殖场当饲养员时,发愁的三天三夜都没睡好觉。快60岁了,她以前一年最多也就养过15只鸡。

现在她知道了,这里养的白羽肉鸡一天吃多少料、喝多少水全是自动化控制,就连鸡舍里的温度、湿度也全部用国外的机器不断调整。“这鸡伺候得真舒服,比带娃都精细。”路营会对记者不禁感叹道。

凭借现代工厂化的手段,目前,中盛公司在镇原建成了年产3600万只白羽肉鸡的产业化项目,肉鸡主要供给双汇、德克士等知名企业,并和肯德基达成合作意向。公司的冷冻鸡肉产品还填补了我省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空白,去年首次出口蒙古国。

在这家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当地贫困户纷纷参与到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来。

原来鸡可以这么养!原新城乡高庄村贫困户段志刚,往年就靠自家的9亩地种玉米、小麦过日子。去年3月,他来到中盛公司席扬养殖场担任饲养员,眼界一下打开了,一门心思学习技术。今年8月,他做起了副场长,月工资4000多元。“下一步,想找几个合伙人一起承包养鸡场,大家共同致富。”段志刚说。

看到养鸡这么有赚头,城关镇原郑村村民郑复成在中盛公司打了几个月工后,去年春天立马回家包了村里的3个山头,搞起了林下生态放养鸡。

“这是‘良凤凰’,那是‘黑乌鸡’……”11月初,当记者来到他的养殖场时,郑复成指着树丛中悠闲踱步觅食的“宝贝疙瘩”,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我的鸡卖到了宁夏固原、彭阳,今年市场行情比去年好,一只鸡净利润20元,现在只有6000只了,明年准备养4万只鸡。”

在中盛公司带动和引导下,镇原县目前发展了57家规模化肉鸡养殖户和专业合作社,涉及贫困户640户,贫困人口2560人。这些养殖户采用林下生态养殖或山地放养方式,年饲养肉鸡120多万只,年实现收入1.2亿元。仅在原郑村,就有26户贫困户参与养鸡,每家都养了1000多只散养鸡。

龙头企业助推,提升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

在镇原,中盛公司不仅是简简单单饲养肉鸡,还建成了完整的产业循环体系,涉足饲料生产、种鸡繁育到屠宰处理、熟食加工,以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生产有机肥等各个领域。

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现在中盛公司员工已达1500人,其中本地农民工1200余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00余人。仅工资一项,务工人员年收入6300万元。

“我年龄大了,也没啥技术,以前在建筑工地上当小工,一个月拿不上1000元,就这还找不上活。”现在,平边村贫困户路营会在家门口的中盛公司姚川养殖场上班,每月除了能领2700元工资外,还有奖金。“前一阵子,80岁的父亲做了肠梗阻手术,花了3.5万元,多亏了这一年多来在这里干活。”

龙头企业增粗拉长的产业链条,不仅实现了产品的“吃干榨尽”,使农业产业水平大幅提升,而且还推动多种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了多元产业链式开发,拓宽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新领域”。

这两年,中盛公司饲料厂消耗的饲料都在8万吨以上。公司还因势利导,每吨玉米以高于市场价格150元收购。有了这一坚实保障,镇原县全膜玉米种植从前几年的60万亩扩大到今年的105万亩。

龙头舞,百业兴,打工赚钱不离乡。公司还带动200多名农民参与到运输服务业中来。除了十几台饲料车、冷藏车外,公司拉鸡的车有40多辆,有十多台清粪车。加上专门的抓鸡队、装卸队等,农民分享着全产业链带来的种种“红利”。

龙头企业的壮大,也提升了富民产业的层次与水平,助推着县域经济的发展。镇原县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中盛公司的产品辐射到西北、华北等地,加上其他龙头企业的影响,全县的服务业上了一个档次。不到两年的工夫,镇原县宾馆增加了10多家,从外地来洽谈生意的客商络绎不绝。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镇原县这两年已发展起了44家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省级龙头企业9家,龙头企业规模和层次不断提高。不过,由于目前这些龙头企业还没有真正与贫困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因此在产业扶贫的道路上,还无法“精准”地将贫困户“粘”在产业链上。

记者了解到,为此,中盛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肉羊产业化项目,将采用“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让更多的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受益。

可如何做到既依托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产业,又真正搭建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对贫困户的带动作用,使“散兵游勇”式的贫困群众抱团闯市场?毫无疑问,破解这一产业扶贫的难题,镇原还须下更大的力气。(记者 宋振峰)

电竞米兰 责任编辑:陆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