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中国“第五大发明”申遗历程

2016-12-02 08:25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第五大发明”申遗历程

图为今年5月5日立夏,安徽省合肥市香樟雅苑小学学生在展示自己手绘的彩蛋。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11月30日下午,从埃塞俄比亚传来好消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从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演变而来,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二十四节气”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为此,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付出了诸多努力。12月1日,本报记者连线到了正在埃塞俄比亚会议现场开会的中国政府参会代表团成员。他们在会议现场为本报独家讲述了此次申遗成功背后的故事。

申遗准备很充分

二十四节气是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06年,由中国农业博物馆申报的‘农历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后来的申遗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埃塞俄比亚会场的中国代表团团长马盛德这样对记者说。

据了解,本次赴埃塞俄比亚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的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包括文化部非遗司和外联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以及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代表。

中国于2004年批准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根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文化部对非遗项目进行梳理,“二十四节气”被列为重点考虑的申遗项目。从那时起,中国就加强了对该遗产项目的确认、建档和研究。

2014年初,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协调下,申报工作正式启动。2014年5月,由中国农业博物馆牵头,协同相关社区、群体成立“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组”,就此全面展开申报文本的编制工作,中国民俗学会作为群体代表加入其中,涉及“二十四节气”7个扩展项目的社区、群体和代表性传承人也积极参与了申报文本和保护计划的编制。

2015年3月,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申报材料,包括申报文本、社区知情同意书、清单节录、照片和视频等文件。

申遗过程不简单

据了解,文化部是非遗申报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中国非遗保护中心负责非遗申报的组织实施工作,来自中国社科院等专业机构的专家提供申遗工作的学术支持,中国农业博物馆和中国民俗学会是“二十四节气”项目的主要群体代表。

但是,申遗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在本届常会召开前四周,公约秘书处在教科文组织网站公布了会议文件。中方注意到,会议决议草案中关于“二十四节气”的项目概述不够准确。该草案将在项目通过后作为常会的正式决议文件,并可能用于今后遗产项目的宣传工作。为确保对该遗产项目的正确认知和理解,中方即向《公约》秘书处提出决议草案有关项目概述的修改方案。会议期间,参会代表团在项目评审前与秘书处反复沟通,最终确认修改文案,由常会主席在评审中方项目时提出。最终,委员会通过中方的修改文案,并将“二十四节气”列入代表作名录。

申遗成功有深意

会议文件于常会召开之前的4周在教科文网站公布,所以在会前,中国代表团成员已经得知“二十四节气”被建议列入代表作名录。“虽然说我们的项目列入是毫无悬念的,但是在通过的那一瞬间,代表团的每一位成员都激动不已。”一位代表团成员对记者说,“因为大家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二十四节气’关乎每一位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意义重大;也正因为如此,列入代表作名录意味着该遗产项目的保护工作踏上了新的征程,任重而道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维系着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认同感和持续感,也是确保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创造力的重要资源。根据《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体现为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五大类别。“二十四节气”的申报从整体上归为“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的遗产领域。(记者 杨俊峰 李婕)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刘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