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一户一档,公共服务“私人定制”

2016-12-17 07:43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贵州玉屏县民情信息管理系统覆盖全部人口
一户一档,公共服务“私人定制”

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教育局的姚源桥,今年到朱家场镇鱼塘村进行为期一年的驻村工作。第一次驻村,对村情不熟悉,让来自农家的姚源桥心里也不免忐忑。

才放下行李,他便要拽着村支书去村里转转。孰料,村支书一把将他按在办公室的椅子上,打开电脑上的民情信息管理系统:“你先了解下整体情况嘛!”虽然以前听说过这个系统,但一点开,老姚还是惊呆了:全村8个村民组286户人家,从家庭综合信息、经济状况到存在的困难、外出务工情况记录得清清楚楚。

数字化系统让群众情况更清晰,干部工作更有谱

“一户一档、一事一表,驻村干部全面了解当前群众需要什么,主要困境是什么,国家惠民政策如何落实,驻村干部急需干什么。”玉屏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蒋新成说。

玉屏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舒坦介绍,民情信息管理系统共收录34项村级建设情况,每户一档,涵盖家庭成员信息、经济信息、结对帮扶情况等10个大项的内容。目前,玉屏县已建立了3万余户的“家庭档案”,实行动态化、常态化、信息化管理,依托该系统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记者看到,系统内有县里乡镇所有村民组村民的家庭档案,包括饮水是否存在困难、住房是否为危房等等以及家庭经济信息、存在的困难及需要帮扶的事项,还列明结对帮扶信息和帮扶规划、措施、目前成效等。系统还将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信息以及近日有所更新的信息单独列出。

姚源桥在系统的指引下走访了贫困户,各种帮扶项目也有条不紊地实施。

收集民情与为群众排忧解难相结合,促干部作风转变

民情信息管理系统肇始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舒坦介绍,“每家贫困户的信息都要建档立卡,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更新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县里开发了民情信息管理系统,以利于动态掌握各项民情信息。”现在,系统中信息不仅是贫困户,还已经达到了玉屏县人口全覆盖。

这一户户的资料,均是通过驻村包户干部挨家挨户走访问询获得的。“这督促村干部、驻村干部沉下身子,摸清群众需解决和反映的事项,帮助协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舒坦说,“在采集常规信息的同时,重点了解致富带头人、困难户、信访户、计生户等情况,特别是留守儿童(孤儿)、孤寡(空巢)老人情况,并逐个核查核实,确保采集信息准确无误,做到不漏户、不漏人,实现全覆盖。”

系统建立后,村干部、驻村干部负责对其中村级“同步小康信息库”信息进行采集更新,一季度一上报。乡镇进行综合分析,对比指标寻找差距,明确工作重点,对症下药,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如该系统曾显示亚鱼乡沙子坳村现人均年收入为4950元,与实现小康的指标差距2050元,乡镇党委政府根据系统分析并结合沙子坳村实际,鼓励村民发展黄桃种植,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实现了脱贫增收。

打通信息传递壁垒,党委政府与群众诉求面对面

民情信息管理系统以网络管理为平台建立帮扶日志,实现信息更新、自动汇总分析、全程跟踪。村干部及驻村干部每天在干群连心室上网签到(电脑IP地址捆绑),把群众困难事项的处理结果及实地图片上传到管理系统,县领导及党建部门可随时登录管理系统了解帮扶情况。

蒋新成表示,依托民情信息管理系统,全县要求驻村干部深入农户访民情,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上传到系统中,建立驻村工作队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化解及信息直报速报机制,“目前,民情系统已成为党委政府体察民情的‘温度计’、干部服务群众的‘观察窗’。”

民情信息管理系统既是领导干部掌握基层民情信息的平台,同时也是群众诉求的处理平台。在民情档案管理中实行“一户一页、一事一表、一组一册、一村一档”,方便各级党委政府和驻村干部全面了解群众需求、困难,知道该干的是什么,做好跟踪服务,推动基层干部从“对上负责”向“对下负责”的转变。

2015年,玉屏县所有副县级干部及县直各部门全面完成了“访遍贫困村贫困户”工作,驻村干部通过摸排走访后收集群众诉求,协调争取各类帮扶物资、资金共计1800余万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4500余万件,惠及群众5万余名。(记者 郝迎灿)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陆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