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陕西渭南 精准施策脱贫走新路

2016-12-18 10:31 来源: 陕西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脱贫,摆在渭南市干部群众面前有这样一组数字:全市国定贫困县5个,省定黄河沿岸土石山区贫困县6个,革命老区3个,全市贫困人口52.6万人。而当前的贫困,都是经过多次攻坚后留下的“硬骨头”,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如何能够在2019年前实现全部脱贫,渭南从去年以来,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进行了不断探索与实践,根据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实际需求和可以达到的预期效果,探索出金融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具有特色和效果的扶贫方式,为精准脱贫插上了创新的翅膀。

金融创新:圆困难群众产业梦

澄城县王庄镇翟卓村2组贫困户张剑锋最近乐开了怀,入秋后,他用贷款购买的31头仔猪现已出栏,平均重量达到115公斤,按照当前市场价格,纯收入预计达3万元,年底就有望实现脱贫。而在去年这个时候,一心想扩大自己养殖规模的他却为没有钱、贷不上款而犯愁。

渭南市按照“有需求、贷得出、收得回”的要求,要求各县财政拿出不少于300万元作为县级融资担保基金,作为金融部门的风险担保基金,保证本金和利息安全,金融部门再向贫困户发放1到5万元,限期两年的全额扶贫贴息贷款。

为确保贫困户将贷款用于产业发展,渭南市强化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信贷入股”“资金托管”等做法统筹资金使用。在这一过程中,贫困户作为承贷和受益主体申请贷款,农业经济组织对贷款统一使用、统一偿还,以“分贷统还”的方式,改变过去贫困户发展产业单打独斗的局面。这样一来,不仅让贫困户的收益更加稳定,也让贷款更加安全、规范。

不仅如此,在金融脱贫工作中渭南市还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渭南市采取“企业担保、贫困户贷款、财政贴息”等方式,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以政策和基础建设投入支持做大做强的同时,要求企业合作社发挥社会责任,以用工、技术帮带、产业托管等方式帮扶贫困群众。同时,渭南市还积极探索贫困户参股融资、参股建园等方式,将贫困户的扶贫资金和扶贫贷款以入股的方式加入经济组织,最终实现农户贷款、带资入股、企业经营、利益分红的效果。截至目前,渭南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0余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68亿元。

光伏发电:贫困户屋顶生金

合阳县王村镇北蔡村的樊忙民是一名退伍老兵,老伴患有脑梗常年吃药、治疗,女儿的一双儿女也扔给老人抚养,日子过得困难。开展精准脱贫以来,王村镇实施1MWP农光互补光伏扶贫项目,他在自家屋顶上建设了一个5000瓦的光伏发电站,7月份并网发电以来每个月能发1000多度电,平均每月有800多元的收入。

渭南北部地区土地贫瘠,少雨干旱,靠天吃饭,但是光照资源丰富。在光伏脱贫项目实施过程中,渭南采取分户式和集中式两种方式建设,所需资金分别由财政扶持、企业垫资、贫困户自筹、扶贫贷款等方式筹措。“一个5000瓦的光伏电站建下来需要投入4.25万元,我们采取的办法是政府给每个贫困户直补1万元,贫困群众自筹5000元,银行贷款2.75万元,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合阳县王村镇镇长鲁建春介绍。

项目建成后,光伏电站50%份额归贫困户,剩下50%分别归县级政府和建设企业,项目由企业负责维护和运营,而企业所占份额在20年后全部移交给项目所在地的村集体。电站建成并网收益统一分配,还本付息后贫困户每年能保证6000元的收益。

今年年初,渭南市白水、澄城、合阳三个县被确定为全国471个光伏扶贫重点县之列。按照规划,2016年渭南市三县光伏扶贫项目规划总投资48亿元,总装机规模达480兆瓦,三县约3.6万户贫困户通过光伏扶贫实现脱贫。同时渭南要求各县在2016年切块资金规模中至少安排20%的资金用于光伏扶贫,全市安排投入光伏扶贫资金5100万元,发展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4210套,带动贫困户4210户。

互联网+:开辟脱贫新出路

不久前,富平县梅家坪镇苹果推介暨电商启动大会召开,多家电商企业与果农签订合作协议,“只要解决销售难难题,肯定能赚上钱。”一名果农乐呵呵地说。

作为陕西的“果篮子”,小小的水果成为渭南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疙瘩”。长期以来,这些优质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产品知名度不高导致销售难是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门槛。站在“互联网+”的风口,渭南市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创新商业模式、完善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实现脱贫必然选择。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合作社(电商)帮扶+种植大户指导+贫困户受益”的模式,渭南通过电子商务服务站帮助贫困户销售苹果,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米。同时,渭南市对贫困家庭进行电商创业培训,在开设网店上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小额信贷等支持,促进果业发展、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精准扶贫。

在精准脱贫中,渭南市还积极推广“公司+产业+基地+贫困户+农村电商”的扶贫模式,利用电商平台在贫困户与企业间建立起桥梁,不仅帮助原产地实现信息推广,解决产地与销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电商为媒进行农产品推介、产销对接线上线下齐发力,共同推动农产品销售和品牌推广

目前,渭南市从事电商活动的企业1000余家,网店数目达1万余家,2016年前半年,全市电子农产品销售订单500余万单,销售额约15亿元,全市已建设电子商务园区、电子商务孵化园、电子商务物流园区7个,入驻企业500余户,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记者 陈圣强 通讯员 甘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韩昊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