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宁吉喆接受专访谈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2016-12-26 21:35 来源: 统计局网站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浪财经: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年我们国家有一件大事,就是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全面开展。2017年1月1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将进入现场调查登记阶段。所以,这次我们新浪财经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先生,来跟我们聊一聊那些“三农普”的事,让我们有请宁局长。请宁局长跟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宁吉喆: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兴能够来到新浪网,来谈谈当前统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感谢大家通过网络来关心国家经济生活当中的这件大事,作为国家统计局局长,我很高兴回答网友们提出的问题。

新浪财经:非常感谢宁局长。宁局长,我们知道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是今年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所以,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来说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吗?

宁吉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对于我们国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正像刚才你说到,我们国家虽然现在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不论什么时候,“三农”都是我国经济的基础。现在城镇化发展很快,但是农民仍然有6亿多人,而且在城里工作的农民工还有1.7亿人。粮食作为最重要的农产品,不仅在农业当中重要,还涉及到每一个人的食物,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就是要把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基本情况摸清楚。农业普查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每十年进行一次的重大普查,今年底就到了每十年进行一次的关键时间,就是第三次农业普查,之前在1996年和2006年已经进行过两次普查。今年普查的时点是2016年12月31日24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李克强总理也多次研究“三农”工作,国务院还成立了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汪洋为组长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有十几个部门的领导同志参加这个领导小组,包括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和中宣部等等涉及“三农”工作的部门。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就是要摸清“三农”情况。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搞好农业普查,把农业、农村、农民的情况摸清楚,有利于更好地发现“三农”发展的短板,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是2016年,已经到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大家知道,中国城乡是有一定差距的,如果农村小康能够全面实现,那全局的小康就有了扎实的基础。要保证农村小康,就要摸清“三农”的短板在哪里,比如贫困就是一个短板,比如农产品的质量、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也是短板,再比如一些优质的农产品不足,这不仅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可能还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所以,把这些情况摸清楚,有利于我们打好“三农”基础,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也有利于城市居民生活的改善,保证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

第二,搞好农业普查,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本身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社会进步的水平。因为这次“三农普”,不仅要普查农产品,就是粮食、水果、水产品等等各类农林牧渔业的产品,还要普查农业生产经营的结构和布局。因为现在的农村跟过去的农村已经不一样了,现在的农村,农业分工协作在深化,有专业化生产的地区,而且农业也不仅是单一的一产,二产、三产在农村也兴起了。比如农副产品加工,这属于制造业,在农村也有;比如农业运输户,这属于交通运输业,是三产;还比如农家乐,这属于旅游,也就是服务业,在农村已经普遍存在。这次“三农普”就是要把这些情况都摸清楚,把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结构的变化摸清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就农产品本身来说,不仅要数量上满足大家的需要,也要提高质量,大家不仅要吃饱还得吃好,还要吃得安全。这些情况都要通过“三农普”搞清楚,这有利于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的转型升级和整个经济的转型升级。

第三,“三农普”得到的资料,不仅服务于国家政策制定,因为国家要实行惠农富农强农政策就要有依据,补给哪些人,怎么补,根据什么补,“三农普”的资料可以为国家制定政策提供依据;还可以为社会生产经营服务,企业需要知道农村的经济结构是什么样,需要知道农产品的结构是什么样,“三农普”的资料有助于企业生产经营得到更多的信息。当然,还有直接为农民服务,因为农民现在不仅是生产经营户,农民自身也消费,也要了解社会都在做什么,自己做什么能够有比较优势。所以,“三农普”的资料不仅是可以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制定农业政策服务,还可以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也为农民服务,比如说什么地方有多少农家乐,哪些农副产品好等,都可以通过“三农普”材料深入细致地了解。

所以“三农普”的意义,对国家、对社会、对企业、对个人都非常重要,因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统计部门作为职能部门也高度重视。谢谢你!

新浪财经:您刚才提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脱贫主体是农民。所以此次普查对我国的扶贫工作开展有什么帮助呢?

宁吉喆: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中的短板就是农村仍然存在贫困现象。根据最新的数据,去年底,我国仍然有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而且这些农村贫困人口,一半以上在西部地区,就是在我们的西部山区、边远地区、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当然还有不少也在中部地区,东部少数地区仍然有一些,我们国家发展不平衡。要使他们能够在全面建成小康的时候摆脱贫困,党中央国务院下了很大的决心,要实行精准脱贫、精准扶贫,贫困户要建档立卡,就是扶贫要到人、到户,当然是要到村了,真正的要扶到基层,这个工作是很深入的。要把扶贫工作做得更好,就需要从面上把我们已经知道的贫困情况再深入、全面系统地了解一下。“三农普”在这方面设计了专门的指标,比如说建档立卡的农民有多少,贫困农民在什么地方,贫困地区的农民平均收入是多少,导致贫困的原因是什么,比如是因为伤残致贫的,是因为病致贫的,还是因为其他的原因,这些都设计了一些专门的指标。通过农业普查把全国的情况再摸一遍,综合汇总起来,一目了然,有利于我们把底数摸得更清楚,扶贫、脱贫更精准,使得扶贫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使得扶贫政策更好地解决问题。所以说“三农普”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把它做好。

新浪财经:刚刚我们提到了扶贫工作,也提到了农民,所以我们知道农业普查也是国家的大事,与我们农民的利益也是切身相关的。第三次农业普查的结果将怎样惠及农民呢,会给农民带来哪些实惠呢?

宁吉喆:对广大农民来说,应该说“三农普”把这些情况摸上来以后,对农民最直接的一个好处就是,“三农普”的资料要服务国家强农富农惠农政策的制定。比如,国家制定给农民补贴的政策,制定给农民粮食作物补贴的政策、农机补助的政策等等,就需要搞清楚农村直接种粮的有多少,种粮又把耕地面积流转给别人的有多少,就是直接种粮的和转为生产经营的有多少,国家政策制定迫切需要了解这些精细的情况。“三农普”能够提供这些方面的信息和依据,有助于国家制定惠农政策,这就给农民带来直接的好处了。

第二个很重要的就是,农民现在生产经营农产品,他也要知道他的比较优势在什么地方,比如说全县或者在全省、甚至全国农村里的其他人生产经营的情况是什么,这样他就可以分析应该种什么好,“三农普”可以提供全面的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种资料,农民有一本“三农普”的资料在手,他就可以知道别人都在做什么,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使自己的生产经营能有更好的收益。

第三,除了农民自身得到好处以外,城市居民也需要得到完整的“三农”资料。因为现在虽然城市生活水平提高了,农产品吃得少了,但是吃得更精细了,城市居民要了解哪个地方的农产品是优质的、哪个地方是绿色的,哪个地方有农家乐,哪个地方有农场等等。“三农普”的资料不仅有利于农民,还有利于城市居民,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进了城的农民,他也需要更加了解农业和农村,城市里长期居住的居民也都离不开农业、农产品和农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所以,这就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好处,首先是把农民的这一头稳住,农民不仅能够吃饱穿暖,还能致富,也有利于城市居民在过去简单的吃饱穿暖小康生活的基础上又能提高生活质量,对城乡居民都有好处。

新浪财经: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列为明年的工作重点,我们本次普查将为改革启动带来一些什么方便呢?

宁吉喆: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明年我们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开展农业普查正是在这个任务的背景下进行的,我们现在农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跟过去不一样了,过去主要是总量不足,缺粮食,粮食生产够了就行,现在粮食可能有些品种还缺,但是总量已经不缺了。就是说,过去的矛盾是总量不足,现在的矛盾是结构不合理,有的农产品还是供应不足的,比如说高效的、优质的不足,有的农产品相对富余了,这就是结构调整的问题。结构调整通过什么去推进呢?就要通过农村、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适应需求来调整种植结构,这是更根本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现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的绿色生态农产品还是缺乏的,这就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解决这个问题。再比如,我们农业在过去的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可能会带来残留、污染,农业搞大棚生产,薄膜如果不好也会带来问题,这也需要农业结构性改革。农业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很多,刚才说农业生产经营,还需要“三权分治”的改革,就要把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开,我承包地,但是我还可以转让给别人去经营,这也都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内容。还有农村土地改革,农民不仅有宅基地,也有承包地,还有农村建设用地,这些土地要盘活,也属于结构性改革。要搞好这些结构性改革,必须把刚才讲到的这些情况进一步摸清楚,这次“三农普”就有相应的表格、指标反映这些方面的情况。

新浪财经:据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和前两次普查相比,无论是普查内容,还是普查手段,都有很多创新点。能否给大家介绍一下?

宁吉喆:我们国家已经发展到中等收入水平,科学技术和社会也已经进到高新技术应用和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所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都与以往两次相比有很大的创新。

在内容上,最大的创新就是增加了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的调查。过去的农业普查更加注重普查农产品,现在还要做,我们要到田地里去,也要到农户去了解农产品的情况,除此之外,增加了解农业生产经营的状况。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已离不开农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就是农村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业大户,出现了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合作社又有生产合作社、销售合作社等等,这些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现在多了,所以这次普查就要作为其中一项内容调查清楚。而且现在农村里出现运输户,农村电商也发展得很快,农村旅游发展得也很快。我不久前到吉林去督查“三农普”工作,进了一个农户,他一家只有四口人,但是“四个户”,他是种植户,他家种农产品,又是运输户,他运农产品,不仅运自家的还运别人的,还是经纪户,生猪的买卖他当经纪人,还是经营户,在旅游季节他家里还办农家乐。他家人口不多,但是是“四个户”,这种过去十年、二十年也有但不多,现在多了,所以我们农业普查调查的内容就要深化,增加这些方面的内容,设计了相应的指标和表格,把过去我们掌握不了的情况摸清楚。

从形式上,主要是农业普查手段上的创新,更加注重使用信息化调查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我们更多的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比如说过去到田间地头查粮食产量,需要普查员到地里去丈量,现在我们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等新技术,无人机在天上就可以把地上的种植情况看得一目了然。此外,这次普查给普查员配备了PDA(手持智能数据采集终端),普查员现场采集数据,直接可以将数据发到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心,提升了普查工作的便捷性,而且防止了中间数据的流失。这一科学手段的应用,可以保证“三农普”数据更加原汁原味。所以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这次普查都有很大的创新。

新浪财经:这些手段创新,都是为普查数据而服务的。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重点,普查数据如果失真,会严重影响中央对“三农”形势的判断。那么我们如何保证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呢?

宁吉喆:你说到了这次普查的一个要害,无论使用多少新的普查调查表,还是运用多少新的普查手段,最终都是为了获得真实准确的农业普查数据,所以数据质量是农业普查的生命线。为了保证普查数据的质量,从中央到地方,从普查人员到被普查对象,我们都要共同遵循一些原则。

首先,用法律的手段来保证普查。我们有《统计法》,对普查员和被普查人员都有权利和义务的要求,还专门制订了《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对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做出规定,从法律上要求大家不仅有法可依,而且还要按照法律来调查、执法,违法必究。对于有意违反法律法规、人为改变数据或者不如实反映情况的行为,我们有法律手段进行制裁。

第二,要从工作机制上,通过政府领导、部门协助、群众动员、普查队伍的健全,这一整套机制来保证普查数据真实可靠。我们在每个层级都成立了普查办公室,普查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对他们最大的要求就是确保普查数据质量。

第三,普查手段也很重要。我前面已经讲到了,如果我们完全只靠层层汇总,中间就可能有监控不到的地方。我们现在有很多数据采集直接用PDA这种手持数据采集器,它可以直接汇总数据,防止中间的流失或其他因素的干扰,这也是保证普查数据真实性的一个手段。

第四,最重要的是现场登记要把数据搞准。因为现场登记不仅包括田间地头,还要到农民家里面询问生产经营情况,现场登记一定要把这个环节把握住,动员农民配合登记。所以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进行农普宣传呢?就是为了让农民配合我们把真实数据采集上来。只有大家都履行好公民提供统计数据的义务和责任,才能把源头数据搞准。

新浪财经:宁局长,我们注意到在本次农业普查前,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粮食总产量结束了十二年连增,总产量下降会成为趋势吗?总量问题在你看来是不是最重要的?

宁吉喆:粮食总产量是反映农业生产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我认为它是相当重要的。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四五年都在12000亿斤以上,从数量上已经能够满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2016年粮食总产量是12325亿斤,比去年减少104亿斤,减产幅度为0.8%。虽然减产了,但是从大的数量概念上仍然是丰收的,不影响大局,能够保证农业安全和粮食安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不必把产量略微减少看得太重。相反,我们恰恰要关注到,目前农产品虽然已经从数量上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但在质量结构上存在着不足,正如刚才讲的,要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现在农产品在产量上有了基本保证,我们就可以用更大的精力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多优质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

今年减产的原因主要也是跟结构调整有关。比如今年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可食用籽粒玉米统计,2016年玉米种植面积减少了2千多万亩。今后还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优质、高效、绿色农产品的产量,减少一般的、不好消化的、库存量大的农产品。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产量与结构品质的关系,产量不可少,但也不能过多,结构非常重要,品质更重要,这样才能满足人们随着生活和收入水平提高,要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安全的需求。

新浪财经:我们通过种种手段来保证普查数据的真实性,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来保护被调查农户的信息呢?

宁吉喆:根据《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不仅被调查对象有义务、有责任接受普查,普查工作者、普查单位也要用法律来保护被普查人员、被普查户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普查的数据不得用于普查以外的目的,要严格保密。此外,也不能以普查资料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比如说人家反映了真实情况的数据,不能作为对他加税、加费、处罚的依据,谁要是这么做了,就要用法律的手段去处罚他、制止他。

我们同时还要做好普查数据的安全保密工作,加强普查设备和数据的管理,建立完善网络安全系统,防控设备运行风险、数据传输风险和数据安全风险。将来普查数据的开发、应用,也是要在《统计法》的前提下,在保证国家安全、保护公民隐私、保护商业秘密前提下进行。所以敬请广大被普查对象放心,我们历来的普查数据都没有发生过泄密、不合规使用的情况,这次会做得更好。

新浪财经:还有一个广大网友非常关心的问题,普查的结果何时对外公布?国家统计局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保证普查数据全社会共享?

宁吉喆:我们会加快普查数据汇总、整理、开发、利用的进程,争取在2017年年底把第三次农业普查的公报公之于社会。从2017年底到2018年,我们要大规模地开发应用“三农普”数据资料。在统计普查数据的公开化上,我们要维护法律的尊严,保护个人隐私。刚才讲了,我们不能把每个家庭和个人的数据都公布于社会,我们要把它整理成结构性的数据,地区性的数据、综合性的数据,供农民了解与自己相关的数据资料,供农业生产经营户了解经营情况,也供全社会了解农业的整体布局。国家统计局会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以公开为准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尽可能地把普查数据公布于众,供全社会共享。这也有利于科学研究,有利于分析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发展农业、农村,改善农民生活。

新浪财经:今年是您来到国家统计局的第一个年头,目前来看今年完成经济增长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明年的经济增长情况又将如何呢?

宁吉喆:我是今年2月26日到国家统计局的,转眼已经10个月了。今年咱们经济发展成就来之不易,因为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今年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一些积极的变化更加明显,大家都知道,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GDP都增长了6.7%。前三季度占了全年的大部分,已经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且现在10月份、11月份的数据大家也都看到了,工业稳中向好,消费平稳增长,投资稳定,农业丰收,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总的来看,四季度经济将延续稳中向好的态势,实现全年预期发展目标应该没有问题。

你还关心到明年的经济形势,那就要做一个预测了。因为今年是稳中向好的,这个“好”体现在一些积极变化上,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缩了过剩产能、落后产能,改善了供求关系,这就是一个向好的趋势,还会延续到明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确定了明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并做了一系列的部署。有了这个总的部署,有今年稳中向好势头的延伸,最重要的是还有我们广大企业家、个体工商户、社会各方面,以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明年我们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是可以预期的。

当然,明年也有不确定因素,这个不确定因素主要还是来自外部,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多,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我们要适应和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事先考虑,争取提前化解,保证明年中国经济继续朝着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去发展。

电竞米兰 责任编辑:姜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