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巧管小作坊,守护大民生——从小作坊治理看舌尖安全新坐标

2017-05-04 18:41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记者 陈聪、周凯、周琳)线上美食商铺紧邻街边公厕?排长队的“网红面包”店使用过期面粉?随处可见的小作坊是很多“吃货”的“圣地”,但“爆款”美食背后,却可能潜藏着风险隐患。

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对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坚持“疏堵结合”、管理负面清单,随着小作坊监管水平不断升级,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正在竖起“舌尖上的新坐标”。

拦截“黑作坊” 平台当好“把关人”

标榜私房菜、私家厨,背后竟是“苍蝇小馆”;送到家门口的网络美食,竟然出自“幽灵餐厅”……随着网络订餐“井喷式”增长,线上“黑作坊”却屡屡造成人们“舌尖上的焦虑”。

拦截“黑作坊”,不玩老套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此前强调,要严格落实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责任。

美团点评首席食品安全官钟永健表示,美团点评通过“天网系统”查询商家信息,获得动态提醒,完成对入网商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曾被曝光存在“黑作坊”的“饿了么”如今正在努力做好“把关人”,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投诉在48小时内进行赔偿。

如何在监管中发挥平台优势,形成“1+1>2”的效应?据北京市食药监局新闻发言人唐云华介绍,北京市食药监管部门积极引导第三方平台与餐饮连锁企业、中央厨房和集中配餐单位对接合作,提升发展空间;发挥平台技术资源优势,运用大数据分析成果配合监管部门实行有效监管,使平台成为支持政府社会管理的有力助手。

巧啃“硬骨头” “疏堵结合”控风险

小作坊历来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硬骨头”,一方面因其生产经营条件简陋、自控能力偏低,食品安全风险相对较高,但同时,它又关乎包括困难群众在内的老百姓的生计,取缔一个很可能就断了一家人的生计。

重庆在小作坊风险管理上已经迈开新步伐。5月1日,《重庆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及其配套办法正式施行。重庆市食药监局法规处副处长涂春元介绍,重庆市通过“疏堵结合”来规范小作坊、小摊贩的生产经营活动,一方面建立事先准入登记制度,适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另一方面建立食品品种目录管理制度,禁止其生产加工诸如婴幼儿配方食品等食品种类,同时明确生产经营要求,加大信用记录、信息公示、抽查检测等监管力度,做到既保障困难群众收入,又规范小作坊、小摊贩的生产经营。

重庆市食药监局风险管理处处长黎军介绍,监管部门在收集、研判食药安全风险的基础上,形成风险等级和清单,采取相应措施,发布预警,把风险化解在事故发生之前。重庆市食药监局还与相关机构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打击行业“潜规则”的检验检测方法和标准,推进食品安全标准提档升级。

重视“吹哨人” 内外夹击“小散乱”

上海的FARINE面包店曾让众多“吃货”趋之若鹜,并曾入选沪上人气烘焙面包品牌。但在今年3月,有爆料人举报称该店涉嫌使用过期原料。监管部门接举报后开展调查,该店所有分店及生产工厂全部被责令停业,涉案食品被下架,库存原料被封存,公安机关已对8名涉案当事人予以控制。

据上海市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涉案门店经销的产品比较复杂,既有过期面粉,也有国产合格面粉,当事人涉嫌用不同的经营模式和不同的形式掩盖自己的行为。

“要加强生产企业监管,推进‘吹哨人’即内部知情人士爆料制度建设和现代化科学监管,在生产关键环节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科学的大数据监管。”该负责人说。

面对小餐饮、小作坊,如何创新监管?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指出,治理“小散乱差”只能走群众路线。对于小餐饮、小作坊等这些监管难点,建立“吹哨人”制度,重奖和保护内线举报人,有助于从内部攻克“堡垒”,促进“小散乱差”企业的综合治理。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雷丽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