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在冰雪大陆镌刻中国印记
——中国南极事业30余年历程的光荣与梦想

2017-05-24 08:00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记者 白国龙 伍岳)在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的最南端,是白茫茫的冰雪大陆,那里人迹罕至,却有无穷的吸引力。南极,对全球来说都是科学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的焦点。

从首支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至今,中国南极事业已走过30多个春秋。适逢第4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召开之际,中国首次发布白皮书性质的南极事业发展报告——《中国的南极事业》,从中人们可以一览中国南极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光辉历程。

30余年派出近6000人 探秘冰雪大陆

中国的南极考察始于1980年前后,经历了初创阶段的准备。1984年11月,中国派出首次南极考察队。30多年来,中国先后派出近6000人到南极考察,足迹遍布南极大陆。

1985年,首个常年考察站—长城站在西南极乔治王岛建立,此后中山站、昆仑站以及具有中继站功能的泰山站(营地)先后建立;“雪龙”船起航,“雪鹰”固定翼飞机起飞,上海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启用……

30多年来,中国的南极考察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建成,对南极基础科研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据不完全统计,2001-2016年南极科研项目投入达3.1亿元人民币,是1985-2000年的18倍。

怀着探索未知、增进认知与和平利用的初衷,一批批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将南极科学研究作为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的重要途径,围绕国际南极科学研究前沿,在南极冰川学、空间科学、气候变化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并推动南极科学研究由单一学科研究向跨学科综合研究发展。

中国科学家在南极科研领域发表的《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数量从1999年的19篇上升到2016年的157篇,目前位居全球前10位;在南极共回收陨石12017块,拥有量位居世界第三,为我国月球和火星等深空探测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开展南极研究历史相对较短,但是发展很快,特别是最近几年呈现加速追赶的态势,但仍然称不上是南极科研的强国。”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秦为稼说,“不管做了多少工作,南极地区仍然是人类研究数据最匮乏的区域之一。对于全人类来说,研究南极仍然是一件重要的课题。随着综合国力的发展,科研水平的进步,中国愿意为人类认识南极做出自己的贡献。”

携手世界 共赴南极全球治理

30年来,中国一贯重视南极区域的保护和管理,单独或联合设立了多个南极特别保护区和管理区。中国南极考察队在当地执行着最严格的保护计划。南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因此,对于南极的研究、保护、开发和治理都不能唱独角戏,而是需要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此次在北京召开的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和南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是首次在中国举办,这一切都说明了中国在南极事务的参与度不断加深。据了解,我国目前已经加入了几乎所有与南极相关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机构。

不仅参与度提高,中国在南极国际治理方面的话语权也在逐渐提升。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国际处处长陈丹红表示,中国已经从被动跟随转变为积极参与相关规则的讨论,并且能够主动提出一些倡议和议题。

“这次会议上我们提出了南极绿色考察的倡议,得到了很多国家的积极响应。这也是中国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30多年以来第一个主动提出的倡议。”她说。

同时,中国一贯重视极地科学数据的管理和共享,2003年成立的国家南北极数据中心至今已为100余项国际科研项目提供了信息数据服务,用户来自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英国等10多个国家。中国还向国际社会发布极地生物、冰雪、岩矿、陨石和沉积物等5大类标本信息。

“参与南极事务初期,我们只是和少数国家有南极科考合作,而且更多是其他国家帮助我们。30多年来,我们合作对象越来越多,领域越来越广,涉及政策交流、考察合作、科研交流各方面,而且更多地对外提供科考平台、考察救助,在南极合作中发挥了应有作用。”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说,“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们在南极决策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可以说从南极治理门外人、旁观者逐渐走进决策圈。”

“雪龙探极” 书写南极治理新篇章

“近年来,我国南极科学研究水平持续提升,在一些领域取得很好的成果,但总的来说系统性不够,甚至有些领域仍是空白。”秦为稼认为,重要的原因是硬件不足,南极毕竟自然条件恶劣,有的地区难以到达,科学家有很多好的想法,但苦于没有条件支撑。因此,国家对南极考察的技术装备和科研条件的支持投入非常重要。

据《中国的南极事业》报告,“十三五”期间,中国将新建南极考察站、新建先进破冰船、提升南极航空能力、初步构建南极区域的陆——海——空观测平台、研发适用于南极环境的探测技术装备、建立南极环境与资源潜力信息和业务化应用服务平台。

对于将在“十三五”期间实施的“雪龙探极”重大工程,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林山青副局长表示,“雪龙探极”工程中的具体项目正在论证中,有的已经开始,比如我国第二条破冰船2016年10月已经动工;在罗斯海建站的前期考察工作也已全部完成。

对从事南极科研的人员来说,这是重大利好。秦为稼说,目前在南极地区参与运送考察人员的大飞机主要有美国和俄罗斯的飞机。如果中国有大飞机送科学家去南极工作,会大大节省科学家在路上的时间。

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王宏局长表示,南极事业的光辉历程,是对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见证。未来,中国希望在深入推进极地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大力增强保护南极、利用南极以及参与南极治理的能力,推动南极事业迈上新台阶,为南极乃至世界和平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电竞米兰 责任编辑:白宛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