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重庆:8月底前3200多万医保参保人员可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2017-07-23 08:22 来源: 重庆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城乡居民医保系统改造,在职工医保系统完成纳入全国平台结算基础上,实现城乡居民医保纳入全国平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近日,记者从市社保局获悉,预计8月底前,我市城乡医保3200多万参保人员可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同时,我市异地就医备案人员范围也从异地安置退休人员扩大到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和异地转诊人员。符合条件的市民只要提前备案,就可以享受到该政策。

“这就是说,今后我市的医保参保人员,提前备案后到全国医保指定医院住院,就不用再回重庆报销了。”市社保局副局长孙志坚说。

我市医疗机构分批纳入跨省异地就医全国结算平台

孙志坚介绍,按照人社部统一部署和加快推进异地就医全国联网直接结算工作的要求,人社部建立了医保跨省异地就医全国联网结算平台,我市成为全国首批上线运行省市之一。今年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首批19家医院正式接入国家平台运行,目前,已有14090人在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异地就医备案,其他省市有39634人备案到我市就医。

“我们正按计划分批将医疗机构接入全国异地结算系统,计划在8月底前,将纳入全国异地就医平台结算的19家医疗机构增加至85家。”孙志坚解释说,届时,这85家医疗机构将实现“两覆盖”,即覆盖全市所有三级医院和部分二级医院;覆盖全市所有40个区县(含两个开发区)。

异地就医备案人员范围扩大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作为参保地我市外出就医人员结算2428人次,结算金额3459万元;作为就医地接收异地来渝就医人员结算856人次,结算金额1424万元。

“实现异地就医全国联网直接结算,最大的好处就是参保人员再不用为报销而来回折腾了。”孙志坚介绍,目前我市正在进一步完善异地就医人员备案、医保目录管理等相关政策及经办流程,同时将我市备案人员范围从异地安置退休人员扩大到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和异地转诊人员。

对此,孙志坚举例说,比如王女士是在重庆退休的参保人员,她每年会到女儿工作的北京住上几个月。这种情况下,王女士只要先到参保地社保局提前备案,如果在北京生病住院了,只要到北京指定的联网医院就医,就可以进行医保直接结算了。“她这样和在重庆住院看病一样,不需要垫付费用,也不用回重庆报销。”孙志坚说。

“但要注意的是,在没有提前备案的情况下,参保人员在外地住院就医,系统是不能进行直接结算的。”

那么,未备案人员在外地突发疾病住院怎么办呢?“这种情况可以进行‘远程备案’。”孙志坚解释说,比如,梁先生到广州出差一周,没有提前到社保局备案,在出差期间却突发疾病住院,这时可立即打电话到当地社保局备案,再请单位或亲朋完善备案信息,就可进行医保直接结算。

已完成相关信息系统改造

曾经,不少人深受医保“划疆而治”之苦:跨省就医费用,必须提前筹措、预先垫付;而后的医保报销,短则数月、长则跨年,其间少不了一遍遍跑腿往返……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立更加方便快捷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精神,近年来,我市坚持不断保障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孙志坚介绍,在医保事业发展进程中,我市医保在2009年实现制度城乡统筹,建立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并将“新农合”整合,同时理顺管理体制,由人力社保部门统一管理城乡医保工作。2012年实现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的基金全市统筹。全市统一政策、统一待遇标准、统一信息系统、统一三大目录、统一就医管理,全面解决了市内跨区县异地就医结算问题,全市城乡医保3200多万参保人员在市内近5000家定点医疗机构、1万多家定点零售药店和1万多家村卫生室刷卡即时结算。

“另外,按照《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地方系统改造要点》要求,目前我市已完成了信息系统改造。”孙志坚说,同时,还将异地就医备案人员纳入了社保卡优先补换卡范围,全市各区县、镇街建立了近1000个社保卡制卡业务网点,可根据备案人员需求快速发卡,且新办卡当天完成制卡,补换卡即时完成制卡。

跨省异地就医如何提前备案?

先到参保地社保局提前备案,再到异地指定的联网医院就医,就可进行医保直接结算。

未备案人员在外地突发疾病住院怎么办?

在出差期间突发疾病住院,这时可立即打电话到当地社保局备案,再请单位或亲朋完善备案信息,就可进行医保直接结算。

8月底前我市将有85家医院纳入跨省异地就医全国结算平台

目前,我市已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院部)、重庆市肿瘤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等19家医院纳入跨省异地就医全国结算平台。今年8月底前,将增加至85家。届时这85家医疗机构将实现“两覆盖”,即覆盖全市所有三级医院和部分二级医院;覆盖全市所有40个区县(含两个开发区)。(记者 黄乔)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雷丽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