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发力点变了 创新力强了——东北10家“大国重器”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观察录

2017-08-07 15:24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沈阳8月7日电 题:发力点变了 创新力强了——东北10家“大国重器”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观察录

新华社记者

集聚着众多“大国重器”企业的东北,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典型价值,也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记者深入其中10家企业调研发现,企业发力点正在从需求端转向供给端,依靠创新驱动一系列产品迈向中高端,各项改革正稳步推开。

发力点从需求端走向了供给侧

中石油抚顺石化公司是一个有近90年历史的老牌炼化企业。自2011年遭遇市场变化后,4年时间累计亏损187亿元,身背着中石油系统“亏损大王”的帽子。如今,企业一跃成为中石油系统排名前列的盈利大户。

“仅今年1-5月份,公司盈利就达22.64亿元,同比增加7.12亿元。供给侧改革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抚顺石化总经理李天书说,“从‘需求’到‘供给’,一词之变,观念转了,路就亮了,企业效益随之而来。”

李天书拿着一个矿泉水瓶盖举例说,瓶盖虽小,但生产瓶盖的原料仅华东地区一年需求就有25万吨。但因为瓶盖对气味、旋拧度要求近乎严苛,国内竟鲜有企业能生产。供给端改革发力后,抚顺石化打入了这一市场。

将企业发展的发力点、着眼点从需求端转向供给侧已形成共识。在被称为“国家砝码”的沈阳鼓风机集团,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21.3%,订货平均增速29.5%。

数据的背后,是沈鼓自主研发的国家核电项目配套的第三代核主泵、首套国产10万空分装置压缩机组和年产120万吨乙烯三机等一批产品,填补空白、替代进口,成为重要支撑。

位于吉林市的吉林化纤,拥有国内1/3以上的腈纶产能。董事长宋德武举例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毛皮生产国,主要原料扁平纤维却长时间依赖进口。企业在供给端发力,加速开发出国产扁平纤维,每吨比进口低四五千元,夺回10%的市场份额。

创新驱动迈向中高端

“我们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钢材领先全球,目前正在申请专利。”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究院一位负责人说,推进供给侧改革进程中,本钢集中科研力量组建了研究院。“有了研究院,本钢正从跟跑型企业向领跑型企业转变。”他说,去年本钢研发的新产品达131个。

5月5日,中国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首架大飞机C919在上海一飞冲天。作为供货商,抚顺特钢早在2010年就向中国商飞公司提供了包括高强钢、不锈钢在内的多个产品,用在了国产大飞机上。抚顺特钢是中国特殊钢新材料的科研基地。近3年来累计投入研发资金5.2亿元,累计研发新产品983个,今年公司在研国家科研课题36项。

遍访这10家大型企业,无一例外地将创新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撑点,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科研力量投入。

位于黑龙江省哈南工业新城的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工厂内,核电站轴封主泵、特种电机、舰船动力装置等产品从这里源源产出。企业自主研制的300兆瓦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泵组,填补了核电主泵国产化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哈电动装董事长仲维滨说,公司科技投入占主营收入5%以上,持续的创新研发使集团水电、煤电、气电等传统产品不断升级,核电、燃驱与电驱等新业务快速拓展,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作为我国轴承三大生产基地之一的哈尔滨轴承集团,如今正瞄准进口替代,集中力量向汽车、精密机床、轨道交通等6大核心领域发起冲锋。“以前什么都干,但当全能冠军难,现在就要在研发创新上做文章,做强主业,争单项冠军。”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马平慧说。

一系列改革正在铺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一劳永逸的短期工程,要对准供给端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这就需要制度供给做保障,也就是改革。”李天书说。

在抚顺石化,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找准产品研发的靶向,从过去的半年核算、季度核算改成了日核算制度。“月核算、季核算,瞄不准市场,会贻误战机。”李天书说。

这10家大型企业都在创新管理机制上进行了探索。

——精细化管理,向国企病发起冲击。沈鼓集团成立了20个工作小组,针对费用控制、价值工程、库存利用等方面制定相应的降本增效策略。今年一季度制造、管理、销售和财务费用降幅均在10%左右,最大降幅超过40%。

中石油吉化集团推行精细管理考核,一些厂子车间根据生产流程编题库、出题目,分数与奖金挂钩。员工学得好,操作更熟练,装置更平稳,绩效和实际奖金挂钩程度从10%上升到70%,大大调动了员工积极性。

——实施人才战略,增强创新力。北方重工、本钢都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在人才待遇、研究条件等方面进行优化。在中车长客股份,企业通过组建城轨客车创新联盟,加入高速列车创新联盟,及时掌握行业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调整。受益于此,在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研发中,研发团队几乎操作过国内外所有型号动车组的网控软件,得到了重要参考。

从东北这10家企业的实践来看,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们找到了一条突出重围、重拾向上的路子,展现出“大国重器”的骨干支撑力量。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大块头们”在未来一定能重塑辉煌,发挥更大的作用。(记者徐扬、段续、强勇、汪伟)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宋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