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青海:新兴产业链条发力凸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

2017-09-12 19:27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西宁9月12日电(记者 骆晓飞)光伏新能源产业项目“领跑”全国,光电产业、3D打印、镁合金等产业项目从无到有,一批新材料技术填补国内外技术空白……近年来,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资源优势和既有产业优势,青海持续推进工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日渐走出产业经济“洼地”,甚至在一些领域成为行业“领头羊”。

地广物博、矿产资源富集,青海在发展资源型工业经济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相关资料显示,青海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资源107种,其中11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首位,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大省。然而,过度依赖资源型工业造成的资源浪费严重、产业链偏“粗”偏“短”、工业结构严重失衡、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弱小等问题也长期存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优先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深度调整工业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青海省寻求绿色发展之路的战略选择。

按照“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优势产业、打造核心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建设重大产业基地”的思路,2011年至2016年间,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2000亿元,基本建立以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七大产业为主的主导产业体系。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循环经济中硫的平衡为核心,逐步形成了氯碱、有色金属冶炼、甲醇与氟化工相结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同时,基于丰富的盐湖锂资源而发展锂电系列产品,形成一条完整的低碳锂电产业链。

“青海工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结构调整近年来始终是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主线。”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乔弘志说,投资结构的调整,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拉动青海经济保持了相对稳定增长。

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供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青海循环经济、新兴产业投资占一般性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70%,尤其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呈现“翻跟头”式的增长。与此相对应,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对青海经济的贡献率亦持续保持高增长。

青海省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青海工业投资中采矿业投资同比下降了24.8%,而新材料、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投资却均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其中,装备制造投资增长了1.5倍。

以新能源产业发展为例,2010年以来,青海省把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突破口,先后出台一系列新能源产业规划以及相关扶持政策,推动新能源发电装机实现了“每年100万千瓦”的增长。

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青海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874.35万千瓦,占全省电源总装机的35.42%。同时,光伏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光伏制造业的快速成长,青海省已建成投产光伏制造企业12户,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50亿元,实现产值超过100亿元,带动1万余人就业。

在新材料产业领域,青海先后制定《青海省“十三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和《青海省盐湖锂资源开发利用暂行办法》等规划和扶持政策,多渠道加大锂资源产业链投资力度,实现了从“锂资源大省”向“锂产业强省”的转变。目前,青海省已建成碳酸锂产能3.8万吨,在建产能达9万吨,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碳酸锂生产基地。

“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已成为青海的支柱产业。”青海省统计局副局长康玲介绍,目前,青海新能源产业在工业中的占比约为15%,基本形成了光伏和锂电两大完整产业链条;而新材料产业则形成了新型轻金属合金材料、新兴化工材料、新兴电子材料等产业体系。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吕浩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