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广州:“四化”模式助中小微企业“强势生长”

2017-11-15 17:58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广州11月15日电 题:广州:“四化”模式助中小微企业“强势生长”

新华社记者 马晓澄、周颖

在广州,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仅2016年,广州高新技术企业净增2820家,新增孵化器增速达108.8%,在孵企业及项目近1万个……

快速增长背后,是广州扶持中小微企业创新的“四化”模式:注重创造知识即“造化”,通过良好的产学研体系帮助“转化”成产品,通过企业“孵化”的同时,用政府服务引导“催化”。“四化”如同土壤、水和阳光,助力中小微企业生长。

造化和转化:让更多企业孕育创新可能

量子通信,对于普通人的生活来说似乎遥不可及,而位于广州开发区的广东国盾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公司研发出了一批量子通信产品和仪器,可以将量子密钥资源通过“量子安全U盾”等融合到移动通信设备中。

该公司总经理肖翔说:“公司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在广东做量子通信的产业化应用。广州以及整个珠三角地区产业化基础雄厚,我们可以将高校的理论研究和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研发满足市场需求的量子加密产品,推进量子加密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具有相同感受的广州像素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姚若光,其1998年创办的图像采集与检测处理的小团队,如今已发展成为以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

姚若光说,公司发展得益于与中山大学长期开展的产学研合作,“他们的技术进展会拿到我们公司进行成果转化,我们有研究需求通过他们解决,这推动了我们企业的创新。”

在广州,已经形成了较好的产学研结合链条,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组建了130家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2016年,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实现主营业务总收入约47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约300亿元。

企业孵化:实现小微企业与大公司“共赢”

广州还以多种孵化模式,支持本土小微企业“冒尖”。去年,广州优得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拥有知识产权的脱细胞角膜植片,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上市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林永亮说,优得清生产的人工角膜可成为人体角膜的替代品,为角膜盲患者带来福音。

成立不到3年,就让研发项目走出实验室,走入市场。这家公司发展的背后,是来自广州上市企业冠昊生物的支持。为鼓励员工技术创新,冠昊在内部征集创业计划,经筛选后成立独立法人公司开展运营,新成立公司由冠昊和研发人员共同持股。这激发了员工创新力。

林永亮说,生物医药企业往往投入大,周期长,仅仅是小企业自身,很难有实力发展壮大,而有大公司支持,往往能获得更多资源。“我们的质量标准管控体系直接学习冠昊。这让我们少走了弯路。”

有别于传统孵化器,由大企业为主体孵化出来的项目更懂市场需求,更有针对性,更易得到支持,存活率更高。在广州开发区,正经历一场从政府办孵化器到企业办孵化器,依靠市场规律驱动创新体系良性发展的产业孵化集群实践。

在广州,目前基本形成了全链条孵化服务体系,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达207家,孵化总面积超过8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和项目1万个(家)。这些将会支撑广州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继续高速增长。

政府催化:支撑小微创新企业“活下去”

位于广州开发区的广州黑格智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内,一名女生躺在牙科手术床上,她的牙齿图像显示在旁边的一台显示屏上。这不是一台牙科手术,而是一场3D扫描牙齿技术培训会。

通过扫描获得的牙齿三维模型与参数,这家公司可以3D打印出定制化的隐形牙套。除了牙套,3D打印耳机、鞋垫、珠宝也已在这里变成了现实。

成立不到两年,公司已发展成为员工超过120人的“明星公司”。在此之前,这一切对于公司联合创始人武随平来说是“意想不到的”。两年前,他还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一名大四工科学生,怀揣技术和创业梦想,他和其他6名在校校友,集体休学回国创业。

他没想到的还有一点,包括自己在内的7人创业团队都是90后的“小孩儿”,却在回国后得到政府和投资人“陪伴式”支持。

“企业初创的时候,拿到各类科技优惠政策补助有几百万。虽然现在看来数额不大,但在当时为企业生存提供了很大的支撑作用。”武随平说。

为了帮助初创企业解决至关重要的资金问题,2015年以来,广州市投入双向激励补助近1.5亿元,支持鼓励212家初创科技企业引入社会资本24亿元。

“政府就是围绕创新规律来办事,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让市场的力量茁壮成长。”广州市科创委副主任詹德村说,“经过多年的布局和积累后,广州将会孕育更多高质量的创新企业,成为中小微企业成长的沃土。”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刘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