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海南省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2018-01-21 11:16 来源: 海南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我省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村庄颜值再提升 村民生活更惬意

1月17日,万宁市山根镇大石岭村,94岁的村民邢福雄坐在石凳上,一边晒太阳,一边看着三五成群的游客往村“共享菜园”方向走去。

“我们村漂亮吧?这水塘是公家建的,小道也是公家修的,好看了,有名了,来的人就多了。”邢阿公说起话来乐呵呵的,对村子里发生的变化,他都看在眼中。

借助摄影记者的航拍“眼睛”,俯瞰大石岭,就能发现这个小村庄的生态“俏模样”:山林的青翠,背靠大海的湛蓝,交替衔接,铺成村庄的自然底色;椰林掩映下,农田屋舍俨然,人工湿地水塘点缀,一片共享菜园,勾勒出生态宜居的惬意。

“大石岭村正在建设美丽乡村,美丽美丽,环境首先就要美。”大石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曾宪潘说,以污水治理为例,生活污水随意倾倒、四处横流也曾是大石岭村的现实“烦恼”,直到2016年,市里筹建村镇人工湿地后才开始有了改变。

当时,万宁市投入1254万余元,新建大石岭村、南桥镇墟、礼纪贡举村、礼纪老蔡村、大茂大园村、北大下三村等6个村镇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每年可有效处理生活污水约40万吨。

大石岭村的人工湿地,分别分布在村北侧水塘边和村南侧的圣女果田地旁,这几处占地不大的湿地,不仅“喝掉”村子每天产生的污水,还成为邢阿公等村民休憩的好去处。“为配合人工湿地建设,村里铺设了两条不同的管道,一条排雨水,一条排污水,以后人工湿地就由我们村委会负责维护管理,减少环境污染。”曾宪潘说,人工湿地发挥的作用,为整洁干净的村环境和村民日常休闲“加了不少分”。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生态环境带来的变化和获得感,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现。

目前,全省像大石岭村一样在推广生活污水治理工艺技术的村镇有不少,以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颜值”和“内在”。

“以前村里生活污水大都直接排放,现在政府出钱帮我们做了污水处理设施,家里的脏水污水也少了乱倒乱排。”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大边村村民王桂荣,对村子的生活污水治理变化也有着切身感受。

2016年初,琼中在全省率先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在全县10个乡镇、4个农场、544个村庄,开展富美乡村水环境(PPP)治理。与琼中以县域为单位打包的PPP模式不同,陵水黎族自治县则是以“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方式,以政府统筹建设,计划至2020年在全县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累积投资13.9亿元,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作。

省生态环境保护厅有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农村污水治理是农村环境治理难点之一。在城乡污水治理方面,目前全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1%,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基本处于空白的状态。琼中、陵水、万宁、儋州等市县,都在结合实际情况和地区特点,通过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分区确定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2017年全省村镇生活污水治理现场会透露,按照计划,到2018年,全省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覆盖率不少于20%;到2020年,全省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覆盖率不少于50%;行政村辖区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少于80%。此外,部分有条件的市县实施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全覆盖。

今年,将会有更多的群众像邢阿公一样,在家门口看污水变清、感受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变化。(记者 周晓梦 实习生 王靓婷 陶宇星)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张兴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