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广西重点做好“四字”文章
推动“放管服”改革落地见效

2018-01-31 09:05 来源: 广西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近5年来,广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始终坚持“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作为引领,放权放利、管住管好、服务服优作为关键环节,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持续在“放管服”改革上发力,不断释放发展新空间,激发转型新活力,让企业和群众增加了更多的获得感。

一、突出“谋”字为先,推进改革持续发力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坚持把“放管服”改革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全面深化改革总体布局,高位推动,凝聚共识。自治区政府连续3年印发文件,对全区“放管服”改革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协同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各地各部门创新思路,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各项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自治区人民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五年来,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聚焦痛点,瞄准堵点,狠抓改革落实。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释放创业创新活力;出台《广西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转变政府的投资管理职能,加快建立新型投融资体制机制;连续两年出台降成本41条、28条措施,有效降低实体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要素成本,激发企业市场活力。

二、坚持“放”字当头,推进市场和社会活力有效释放

(一)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工作效率大提高。一是行政审批事项大幅精简。2013年以来,我区重点围绕投资、生产经营、市场准入、资质资格等领域,共取消、下放和调整2064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589项非行政许可事项,清理规范252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制定并对外公布全区行政许可事项目录和保留为行政审批必要条件的中介服务事项目录。二是权责清单管理规范运行。全面完成自治区市县乡四级权责清单“两单融合”并对外公布,同步建立权责清单动态调整、监督检查、投诉举报、责任追究和考核考评等长效机制,构建起四级政府权力运行新体系。将乡镇政府(街道办)履行的公共服务事项与权责清单一同编制,一同公布,创新编制了乡镇“两清单一目录”,成为全国探索推进乡镇一级权责清单工作为数不多的省区之一。权力事项进一步精简,2015年,自治区本级共取消、下放权力事项3618项,权力事项精简率达60%,2016年,又再次取消和下放权力事项238项;市县权力事项平均精简率达到41.8%。三是建立管理机制。制定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许可事项目录管理办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效果定期评估暂行办法》《广西各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和权力事项的动态管理,创新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效果评价。四是优化行政权力运行。在全国率先组织自治区、市、县政府部门和乡镇政府,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10类行政权力开展优化运行流程工作,开创了“一套标准定规范、双管齐下抓监管、‘三高’理念提效率、四级联动增便利、五大要诀促统一”的“12345”行政权力运行监管新模式。自治区本级42个部门(单位)2300多项行政权力运行流程优化再造后,承诺办理时限平均提速62%,申请材料共计减少了750项;市级行政权力运行流程承诺办结时限平均提速56%,特殊环节办结时限平均提速26%,申请材料共计减少6565项,收费事项共计减少151项;县级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办结时限平均提速50%,特殊环节办结时限平均提速30%,申请材料共计减少25773项,收费事项共计减少759项。五是积极开展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推进地方立法,及时同步制定、修改、废止“放管服”改革涉及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法制保障。清理出我区“放管服”改革涉及的拟废止、修改规章15件,拟废止、修改规范性文件1254件。目前,已废止规范性文件976件,已修改规范性文件29件。

(二)深入推进投资审批改革,简化投资审批流程。2013年以来,连续三次修订自治区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大幅减少企业投资审批事项,取消18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只保留2项前置。对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零前置”和“随报随备”。推行“互联网+监管”模式,全面推广应用广西投资项目在线并联审批监管平台,覆盖自治区本级14个有项目审批部门,14个设区市和117个县(市、区、开发区、高新区)的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实现企业“一站咨询”、项目“一码贯通”,流程“一图引导”。截至2017年11月30日,全区共有5.01万个投资项目通过广西投资项目在线并联审批监管平台获得了项目代码,其中审批类3.21万个、核准类1005个、备案类1.69万个,项目拟投资额约8.12万亿元。稳步推进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推动构建以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为主体,“一窗进出、双线协同、三向联办、同步审批、限时办结、效能监察”的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机制,将审批流程分为项目立项、用地审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五个环节,各环节涉及的审批项目能并必并、能联尽联,将投资建设项目全环节审批完成时间由200个工作日压缩至70个工作日以内。

(三)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根据“合并同类、优化简化”的原则,不断推进证照整合,为企业松绑减负。推进“多证合一”改革。2016年创新将公安部门的企业印章准刻证纳入改革范畴,形成了具有广西改革特色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印章准刻证“六证合一”制度,成为全国首批5个全面实施“六证合一”的省(自治区)之一。2017年积极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先后在防城港、崇左、钦州、北海等市开展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2017年9月1日起,将涉及公安、住建、交通、商务、旅游、文化、检验检疫等7个部门的29项登记备案事项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整合证照达35个,并对整合证照实行清单动态管理。实施“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窗发照”,领取营业执照的时间平均为1.8天,提速近87%。截至2017年12月,全区已发放“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7.3万余张。深入推进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改革,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区共发出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营业执照50.1万张。深化“先照后证”改革。分两批公布了201项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企业群众在办理登记时需要提交的前置审批文件较2014年改革前减少了85%。推进电子执照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2017年11月实现企业登记全流程(名称核准、设立、变更、注销)电子化。截至2017年11月30日,全区发放电子营业执照数量为616368户。全面实施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完善市场主体快退出机制。截至2017年11月30日,4351家企业完成简易注销。在南宁市和贵港市开展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改革试点,共办理注销53359户。

(四)大力推进收费清理改革,不断减轻企业和群众缴费、纳税负担。我区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2013年的302项,清减到2017年的78项,清减幅度达74.17%。其中地方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2013年的74项清减到2017年的27项,清减幅度达63.51%。取消和降低部分政府性基金。由2013年的29项,清减到2017年的21项,清减幅度达27.59%。每年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60多亿元,降费效果明显。实施收费清单目录管理。收费总清单(广西行政事业型收费项目目录、政府性基金目录)在财政厅网站和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实时公开、滚动更新。出台公布《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收费目录清单》,将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收费项目由117项大幅削减至28项。全面清理规范我区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取消中央和地方设立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20项,停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25项,降低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

(五)有序推进职业资格清理,有效降低入职门槛。2013年以来,我区分2批次对国家规定取消的434项职业资格逐一进行清理,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154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280项。截至2017年底,国务院明令取消的434项职业资格已经不再组织鉴定考试和发证。实施职业资格项目公布制度。对国家清理取消的职业资格项目和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主动在人社厅官网、人事考试网同步公布,并设立群众举报电话,接受广大群众监督,确保清单之外一律不进行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优化证书发放流程,缩短证书办理时间。公开承诺技师、高级技师证书办理时限由法定20个工作日缩减为15个工作日,其他职业资格证书由法定20个工作日缩减为8个工作日。规范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加快广西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管理系统建设,通过管理系统查验证书,切实解决“挂证”等问题。

三、做好“管”字文章,推进市场环境更加公平公正

适应新常态、顺应新形势、落实新要求,创新监管理念,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市场环境更加公平公正。

(一)稳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综合监管。自治区层面,撤销自治区质监局稽查局和自治区水政监察与旅游执法总队,整合相关部门职责和执法资源,推进市场监管、水行政、旅游行政等领域的综合执法。市县层面,结合大部制改革,完成南宁、梧州等5个全国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城市相关改革工作,共撤销或整合执法机构21个,一些市县还推进工商、质监等机构“二合一”“多合一”,整合设立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等。如东兴市将工商、质监、食药、物价部门进行“四局合一”,组建东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改变了过去市场监管领域出现的多头执法、分散执法现象,形成“一支队伍管市场”“一个印章管服务”的运作模式,提高市场监管和便民服务效率。乡镇层面,创新推进乡镇“四所合一”改革,将乡镇国土资源、村镇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监管等4个站所,实体化、规范化、法治化整合组建乡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并加挂综合行政执法队牌子。桂林、防城港、钦州等市还探索推进了“多所合一”,形成乡镇的“大部委”制,实行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

(二)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推动规范监管。组织各级各部门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编制本地本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市场主体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建立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按要求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2017年制定出台《广西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和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建立综合监管体系实施方案》,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共有自治区本级43个单位581项抽查事项纳入双随机监管范围。全区14个设区市已建立健全“一单一库一细则”,依清单开展双随机抽查工作,同时,部分设区市已探索开展跨部门双随机抽查工作。截至2017年12月6日,全区共计对179958户市场主体开展双随机抽查,共计对1471户企业开展跨部门双随机抽查。

(三)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信用监管。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积极探索信用监管新模式,构建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2016年,自治区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广西”网站建设进一步加速,2017年“信用中国(广西)”网站顺利改版升级,依法向社会发布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行业红黑名单信息等。南宁、柳州、梧州三市已率先建成信用信息平台并与自治区信用信息平台共享互通。截至2017年10月底,自治区信用信息平台共归集厅级单位的信用数据4300多万条,比2016年末增加1700多万条,增长74%;归集设区市信用数据3545万条,比2016年末增加3432万条,是2016年数据量的30倍,并已实现全区14个设区市信用数据全覆盖。印发《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开发建设广西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系统在全区建立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截至2017年11月底,1900多名“老赖”被依法限制了企业任职资格,初步形成了“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格局。

四、突出“优”字为重,推进政府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升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效果。

(一)开展清理规范证明事项试点工作。聚焦解决企业和群众“办证多、办事难”问题,自治区开展了清理规范证明事项试点工作,选取南宁、柳州市本级及所属城区,北海市本级及所属城区、合浦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玉林市兴业县,百色市靖西市开展清理规范证明事项试点工作。柳州市、合浦县、兴业县、靖西市已完成试点工作,清理规范304项证明事项并对外公布,其他试点市县已进入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审议阶段。

(二)创新管理体制,探索审批新模式。选取南宁、柳州、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6市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柳州市形成的经验做法,引领全区,正在复制推广。该市将原来分散在36个部门的229项行政审批权力事项集中划入行政审批局履行,由1枚印章替代了82枚行政审批印章,通过推行“一局一章管审批、一清一消减事项、一厅一网联办事、一审一管明职责、一窗一结提效率、一员一库核踏勘”6个“1+1”运行模式,全面提升行政效能;通过优化内部审批环节,审批事项办结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70%以上,75%以上的事项由审批科室直接办结,全面提升审批效率;通过升级改造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互联网+审批局”全流程一站式网办服务,承担的229项行政许可事项均可在网上办理,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各地各部门还围绕企业投资主体需求,着力在审批、土地、环评、征拆、建设、融资等方面改善服务,不断创新和完善重大项目联合审批常态化工作机制,开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阳光下”审批服务。广泛推行审批预约、网上审批、容缺后补、加班延时等审批新模式,主动上门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审批服务。推进行政审批“扁平化”服务,利用网络和邮政快递,将原来需到上级申请、办理的事项,改为在申请人本地政务服务中心即可办理,减少了申请人往返奔波,进一步方便群众。如贵港市打造了微政务平台,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审批业务查询、预约审批、网上评议等服务。加快打造24小时“不打烊”网上政府。2017年,在全国率先推进智能审批、智能监管和审管协同,由电脑审批取代传统的人工审批模式,实现群众办事“零跑腿”。截至2017年12月31日,自治区住建厅、林业厅、食药监局、卫生计生委等厅局共有12项审批实现智能审批及监管应用,“秒批”网上办事申请7778件。

(三)完善五级政务服务体系,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自治区本级、设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互联互通的政务服务中心,88%的行政村(社区)也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逐步构建起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区”的五级政务服务体系。我区是率先在全国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务大厅全覆盖的7个省区之一,广西县级以上政务服务中心覆盖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国覆盖率94.3%)5.7个百分点;乡镇(街道)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国覆盖率96.8%)3.2个百分点。北海市在“一村一社区”创新开展“农事网通”试点改革基础上,在全市范围推开将涉及农村的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网上办理,实现了便民服务延伸到村,打通行政审批“最后一公里”。

(四)构建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全天候、零距离的便捷服务。2013年,我区率先在全国开发了广西网上政务服务中心,开通网上办事应用,提供政务服务“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窗口检验、一次办结”。2015年依托全区统一的行政审批信息系统,建成了全区行政审批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全区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过程信息在线共享。2016年,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以互联网为依托、数据资源为核心要素、信息技术为内生动力、融合创新为典型特征的网上政府建设,出台《加快推进网上政府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一窗进出、双线协同、三向联办”工作思路,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跨地区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跨部门协同办理,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积极推进全区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2017年8月25日,建成全区统一的网上公共支付平台,建立行政审批收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款等网上统一缴费体系。2017年11月16日,全区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统一入口上线试运行,集中公布了公共服务事项和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全区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许可结果统一公开,并实现与自治区行政审批通用软件的无缝对接。通过全区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体政务大厅、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多种形式,构建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办理的政务服务。

(五)搭建交易平台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全区“1+14+19”三级交易平台(1个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14个市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19个县级独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高效规范运行、优化服务,为自治区、市、县三级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实施精准扶贫等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助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据初步统计,2017年进入全区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的各类项目共52679宗,同比增长24.21%;交易金额为6007.84亿元,同比增长62.12%;节约及溢价金额为391.94亿元,同比增长67.22%,约是2017年全区财政收入的15.05%。

下一步,我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大力度、坚定不移地将“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推进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全力破解改革“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为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谱写建党百年广西发展新篇章提供强大支撑。(李华梅)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张兴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