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上海: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2018-03-03 11:51 来源: 文汇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有多少证照办理可以提速? 这是一个没有统一答案的开放式问题,也是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过程中必须认真解答的问题。

今年以来,结合正在深入开展的大调研大走访,上海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简化证照办理流程、改革优化审批事项为契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证照办理提速的消息不断传来。但是,没有最好,只有更优。伴随着“提速”而来的,是流程再造和理念更新,更是对政府不断进阶的制度研发和精准推送能力的考验。

买房办证要几天?从41天缩至4天

有过购房经历的市民深有体会,在上海买房办证是一项“浩大工程”———没有一两个月时间,根本办不下来。以徐汇区为例,原先买一套二手房,办理产证至少需要经过五个环节、填写六张表单、跑六个窗口、历经41天,才能拿到产证。而在全球营商环境排名第一的新西兰,财产登记环节仅两项,一天就可全部搞定。

结合大调研大走访,徐汇区规土局梳理出企业和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过程中的“痛点”和“堵点”,有针对性地深化“放管服”改革———今年2月起,徐汇区规土局整合交易、登记、税务等业务,实现一窗受理,交易时间由原先的41天压缩至4个工作日,部分登记业务从七天办结压缩至当日办结。办证时间大幅缩短,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办理登记注册,从而能快速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也满足了老百姓办理户籍申报、孩子入学、置换房产的迫切需要。

从41天大幅压缩到4天,这绝非简单的削砍流程环节,其背后是政府部门“刀刃向内”的一场自我革命。

比如,针对收件材料多、重复交件的“痛点”,徐汇区规土局进一步梳理收件清单,凡能由规土局内部出具的相关材料,不再需要客户提供;对需要调取房屋历史档案凭证的,通过内部查档解决。按照收件清单,市民及企业只需要提供一次材料,材料内部流转,互相使用。

“证明此房是我房”彻底变为“我们能查明的,不再麻烦你”。徐汇区规土局相关负责人这样解释:改革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当前的优流程、压环节、提速度,离不开加班加点,还只是权宜之计,最终需要实现不动产登记的智能化。

据悉,徐汇区规土局将加快运用“互联网+”,年内实现不动产登记网上办理。届时,通过手机App、门户网站等途径,个人客户在线上申请预审、线下核验,最多跑一次。同时,公证处,水、电、燃气等配套服务也将被引进不动产登记大厅,方便客户在办理房产过户的同时联动办理相关手续。

十家连锁门店要办几张证?从20张减到2张

大调研大走访过程中,政府部门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企业希望政府继续释放制度红利,扩大改革惠及面。这考验的是政府在“放管服”改革中抓大放小、不断推送制度“进阶版”的能力。

一家互联网美发企业要在长宁区设立十家门店。2016年之前,它要办20张证照———每家门店一张营业执照、一张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2017年,只需办11张———一张营业执照和十张卫生许可证;而今年,统共只要办两张———一张营业执照和一张卫生许可证。

据了解,长宁区连续多年探索“一照多址”改革试点,今年还将深化扩容,有望实现“一张营业执照、多个经营地址、一次行政许可”。互联网美发公司“南瓜车”等六家企业是这项改革最早的受益者。“南瓜车”副总裁闫凌说,公司正处于快速成长期,2016年在上海拥有30家门店,2017年增加到90家,2018年希望在上一年基础上翻番。去年,他们还在外省市新开了门店,“目前上海的注册速度是最快的。”闫凌说。

“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集聚的长宁区,“南瓜车”是一个代表。这类公司一旦进入快速成长期,铺设线下网点的需求急速增长。按传统的“一照一址、一证一址”登记制度,办理证照是企业发展最大的“绊脚石”。“一照多址”成了企业注册提速的第一步,但“一照多址”仅限于本区,对企业来说不解渴。长宁区迈前一步,推出跨区试点,把“一照多址”适用区域从本区扩大到全市,适用企业类型从内资扩大到外资,适用行业从“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扩大至不涉及许可项目的一般项目。

企业获益立竿见影。上海安鲜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市开办了20多个生鲜配送站点,加入试点行列后,企业所有站点信息全部添加到公司总部的营业执照上,省却了大把“跑注册”人力和时间成本。

企业取个名字要几天?“云服务”最快10分钟

过去,办企业还有一项磨人的手续———名称审核登记。企业核名需要跑到各区窗口办理,从提交审核到出结果至少需要三个工作日。就在半个月前,核名这道“门槛”被彻底拆除———新设企业核名可全网办理,全程“云服务”,办结时间缩短为24小时。而新举措运行的最初两天,部分企业10分钟就收到了审核通过的短信提示。

市工商局注册处处长俞培刚介绍说,大调研大走访“问需”,问出了中小企业的“痛点”;也“问计”,问出了他们的建议。市工商局由此快速推出“一窗申报、全市通办”的企业准入“零见面”制度。

需求端,企业的直观感受是———申报手续更精简、申报条件更简明。新的网上核名系统中,企业核名不再需要填写具体注册地址,不再审查身份,也取消了名称的跨区域迁移限制,企业有了更多自主权。政府端,进一步简化了名称登记的审查环节,删除了初审环节,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限。

很多企业在上网核名时还发现:政府服务在刷新速度的同时,也主动向企业推送“经验值”和“智慧值”。比如,某企业上网核名,原本提交的企业名称是“中巴零食(上海)有限公司”,网站通过大数据分析检索和比对,发来提示:“零食”一词不应表述在经营范围中,建议改为“中巴食品(上海)有限公司”;且网上初审显示:可用。

企业名称登记改革还只是“前菜”。据透露,本月起,名称登记和企业注册登记有望“合二为一”———同一环节同步办理,为市场再赋能。(记者 顾一琼)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石璐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