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浙江:用“滴灌”作业办法建15000座以上农村文化礼堂

2018-04-13 15:59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杭州4月13日电(记者唐弢)“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在浙江,一座座农村文化礼堂正成为农民新的精神家园。自今年开始,浙江将每年新增3000个农村文化礼堂,力争5年时间达到15000个以上规模。

记者13日从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从2013年开始,浙江把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列为当年“十件实事”之一。几年来,浙江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由无到有,从小到大,探索走出了一条推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路。目前,浙江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近8000个,“城市15分钟和农村30分钟文化服务圈”初步建成。

走进浙江温州樟里村,这里绿水环绕、村舍俨然,“镶嵌”在村中心的樟里文化礼堂是座中西合璧的百年建筑。礼堂设置了词场、书吧、百姓大舞台等场所,培育出“童心学堂”、“周末电影院”等活动品牌。“多堂合一、一堂多用”,使礼堂成为樟里村和周边村民最爱去的地方。

如今,浙江的农村文化礼堂成为农民的精神原乡。浙江省政协主席、省委宣传部部长葛慧君表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就是打造当代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和当代乡村的“精神文化地标”,要多用“滴灌”作业办法,坚持“送、种、育”一体推进,组织文化文艺等队伍进文化礼堂播种子,让先进文化因子生根发芽。

如何“滴灌”作业?在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看来,浙江2500多个历史文化村落、超过1000件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都是建好农村文化礼堂的丰厚资源,要推动农村文化精粹走进礼堂、亲近百姓,让乡土文化和文化礼堂都“活起来”。

另一方面,“文化礼堂不能只见房子,不见活动。”浙江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张秀梅认为,文化礼堂使用得好,要靠内在机制的有效管理。在浙江海宁盐官镇桃园村,“人手一把礼堂钥匙”,全体村民成为文化礼堂的自主管理者。温州瑞安建立了文化礼堂与部门结亲、协会联亲和公益认亲的工作机制。各地完善制度,确保文化礼堂“门常开、有人气”。

下一步,浙江将着重加强对乡土文化人才的培育和挖掘,增强农村文化礼堂的“造血”功能,真正将文化生机注入农村人民的美好生活之中。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白宛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