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文化和旅游部介绍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筹备情况

2018-05-22 11:02 来源: 文化和旅游部网站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筹备情况。

直播时间: 2018年05月22日 10:00 - 11:00

直播嘉宾: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主持人:喻剑南 ,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 ,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 , 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陆志强 , 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副局长:徐恒秋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副主任、主持人 喻剑南】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6月9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将在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系列宣传展示活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将介绍“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关工作的筹备情况。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同志: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陆志强;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副局长徐恒秋。首先请非遗司王晨阳副司长介绍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的整体安排。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 王晨阳】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播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在遗产日前后将集中开展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有关的活动情况。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今年遗产日非遗活动主题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口号是“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传承、活力再现”“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届时,全国将有包括全国非遗曲艺周、非遗公开课、非遗影像展在内的3700多项活动同步展开。将全面展示近年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新成果,全面展现非遗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紧密相连的新气象。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营造全社会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今年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的主场活动是6月8日至14日在天津市举办的全国非遗曲艺周。6月8日下午,文化和旅游部还将在天津市举办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及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座谈活动。经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批准,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了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重点向代表性传承人倾斜,向基层单位和一线工作者倾斜,经过严格筛选、评审,并按规定进行了“两审三公示”,评选出了50个“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99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确定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1082人。我们将邀请部分先进集体代表和先进个人代表、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的代表进行座谈交流。8日晚将在天津中华剧院举行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启动仪式暨全国非遗曲艺周开幕演出。曲艺周的有关情况,接下来将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的徐恒秋局长详细介绍。

遗产日期间,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中央电视台、国家图书馆将共同推出非遗公开课,结合专家讲授、非遗展演、嘉宾体验,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授:什么是“非遗”?为什么要保护“非遗”?“非遗”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通过非遗启迪智慧,非遗点亮生活、非遗凝聚力量等视角,告诉观众,“非遗”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非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遗产日期间,将在国家图书馆、部分大学集中展示近年来社会记录和抢救性记录方面的成果。力图通过对近年来非遗纪录影像作品的汇集、展映和研讨,提高非遗的可见度,让更多的人通过较高水准的非遗纪录影像作品,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珍爱非遗。

2018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将继续由文化和旅游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期间举办屈原故里端午祭、端午习俗展和端午龙舟赛等活动,还将在宜昌市开展“端午屈乡·爱上宜昌”主题旅游活动,推出主题游线路产品,组织屈原故里传统端午习俗传承体验游活动。让游客体验包粽子、挂艾叶、扎香包、制作涂抹雄黄酒等传统端午习俗,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此外,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指导下,各相关单位都将组织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如: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将继续举办“锦绣中华——非遗服饰秀”活动;国家图书馆继续举办“非遗讲座月”活动;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将开展“把遗产交给未来·良辰美景2018非遗演出季”活动。各地也将组织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各地组织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将达到3700多项,远超去年的活动规模。

今年的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及非遗知识,推动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深化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 

紧紧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非遗的参与性、互动性,促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在全国广泛开展的丰富多彩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走进校园、进入社区,贴近民众,贴近生活,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谢谢大家!

【喻剑南】感谢王晨阳副司长。下面,请天津市文广局徐恒秋副局长介绍非遗主场活动相关情况。

【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副局长 徐恒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也非常荣幸向各位记者朋友通报全国非遗曲艺周的有关情况。今年6月9日是我国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的统一部署,由文化和旅游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艺术司和天津市文广局承办,在天津举办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作为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本次活动的宗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组织全国活跃在基层的曲艺类非遗传承人集中展演、下基层演出以及举办展览、座谈、调研等活动,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总结交流近年来曲艺类非遗传承发展经验,展示我国曲艺类非遗保护成果,推进传承保护成果的全民共享。

曲艺周举办时间是6月7日至14日,6月7日报到,6月14日结束,共8天。在此期间,我们将邀请非遗曲艺传承人进行集中展示演出、交流调研,并举办讲座展览等活动,预计有1200人参会。在文化和旅游部以及非遗司、艺术司的指导下,本次活动的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基本准备就绪。下面就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向各位媒体朋友们作一简要的通报。 

本次活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覆盖面广。目前全国共有国家级曲艺类非遗项目127个大项,涉及193个保护单位、151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此次非遗曲艺周活动,力求全面覆盖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参演曲目由各省(区、市)初选后报送,经组委会组织专家组审核后,邀请项目传承人进行集中展示演出。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接到各省(区、市)的反馈,127个大项的曲艺类国家级项目全部参加本次展演,实现全覆盖。这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历史上首次实现国家级曲艺类非遗项目的集中会演。很多国家级的传承人年事已高,但参与此次活动的热情也很高,克服各种困难到天津来参加活动,非常不容易,可以说规模空前,是全国曲艺艺术发展和非遗曲艺保护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曲艺之乡天津来说,也是一次曲艺的盛会。

二是充分展示。在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下,我们坚持开门搞活动,本着充分展示非遗曲艺保护成果,更好传承曲艺艺术的目的,将举办一系列活动。6月8日晚,在天津中华剧院,将举办活动启动仪式暨全国非遗曲艺周开幕演出。以“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为主题,邀请国家级曲艺类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师带徒”的方式,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精华节目进行演出,届时将有一批很熟悉的曲艺名家登台献艺;6月9日至13日,在天津市群星剧院和河西区文化中心将持续举办20场曲艺非遗项目的驻场演出。期间,有关专家学者将对演出进行点评。此外,我们还将于6月9日至13日在天津美术馆举办非遗曲艺项目保护成果图文展,展览包括地方传承、学研文献、天津观察和视听体验四个单元,重点展示非遗历史渊源、传承发展、融合推动、学术研究等方面内容。

三是深入交流。我们充分利用这次难得机会,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嘉宾搭建了切磋技艺、探讨学术、交流互动的平台。将组织非遗曲艺传承人在津调研,与当地传承人进行交流。在图文展期间推出公益性对话活动,以讲演结合的方式,由专家和传承人进行现场交流。在整个活动的尾声阶段,还将举办全国非遗曲艺周总结交流座谈会。此外,为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促进京津冀地区非遗曲艺人才的培养,将在曲艺周期间,在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成立京津冀非遗曲艺人才培养基地。并举办京津冀相声专场,三地演员将同台交流献艺。

四是全民共享。为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非遗保护的全民参与和成果的全民共享,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于6月8日至11日,组织非遗曲艺小分队,分两批赴天津市16个区的社区(农村)、企业、校园、军营、公共场所等开展百场演出讲座活动,推动曲艺进基层,促进全民共享。天津市各区都非常积极,对基层演出进行了周密安排。这是我们整个活动的重点之一。

天津素有“戏曲码头”“曲艺之乡”等美称,现有戏剧、曲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10项,市级非遗项目25项,戏曲曲艺类的非遗项目占全市国家级项目总数的三分之一,是天津非遗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天津非遗的特色项目。这些年,我们强化传承保护,有力推动了曲艺艺术的发展。在座各位都是文化领域的资深媒体人,借此机会,我代表天津市文广局,诚挚欢迎大家到天津采访这次活动,亲身感受非遗带来的多彩生活和曲艺传递给我们的无穷魅力。谢谢大家!

【喻剑南】感谢恒秋副局长。下面,请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陆琼司长介绍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博活动的整体安排。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 陆琼】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见面。首先要感谢各位对文物工作的支持!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博活动整体安排情况。为迎接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家文物局于3月中旬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微博启动了遗产日活动主题与宣传口号征集。我们遴选确定了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宣传口号有五条:1.加强文物保护利用;2.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文明;3.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守望家园你我同行;4.呵护文化遗产 讲好中国故事;5.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共享时代美好生活。我们还特别设了一条主场城市的特色口号:扬帆通海两千年 丝路花语最广州。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广为传播。

国家文物局自2006年起每年组织遗产日文博宣传活动。2009年创设了主场城市活动机制,我们先后在浙江杭州、江苏苏州、山东济宁、河南郑州、陕西咸阳、江西景德镇、重庆大足、河北承德、河南洛阳举办了9届主场城市活动。今年第十个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将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将由国家文物局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广东省文化厅(文物局)协办。主要有以下系列活动和看点。

一、在千年古港举办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将在广州市黄埔区南海神庙举行。南海神庙始建于隋代,地处珠江出海口,是历代官方和民众祭祀海神的场所,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存,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海神庙及庙前码头遗址等,见证了千年古港广州黄埔承载的中外贸易往来和友好交往历史。6月9日,中外嘉宾将现场走进南海神庙,公众也将参与观摩当地“波罗诞”千年庙会民俗表演以及遗产图片展览等。开幕式上还将连线阳江市南海一号考古发掘现场、汕头市广东省主会场活动启动仪式、广州市黄埔古港古村等地遗产日活动盛况,现场将看到各地民众参与文化遗产传承活动的实况。

二、举办“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保护 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今年遗产日广州主场城市活动一大亮点是将邀请国内外文化遗产专家、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代表等百余人相聚广州,共同参加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围绕“加强海上丝绸之路保护 促进国际合作”等六大主题进行研讨,发挥广州海丝申遗联盟牵头城市作用,切实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利用和申遗等工作。

三、举办青少年教育活动暨第十届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活动由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联合广东省文物局、广东省博物馆和广州市教育局等单位共同举办。6月7日至8日,通过组织广州多所中学,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主题辩论、知识抢答、实地参观、创意展演等形式,让青少年亲身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届时也将开展线上活动,让更多公众共同参与并互动。

四、举办文化遗产公开课。从2015年起,国家文物局先后在北京八达岭、慕田峪,甘肃嘉峪关、河北和辽宁九门口、河南洛阳以及首都博物馆等组织开展了长城保护、丝绸之路、走进博物馆等多主题文化遗产公开课。课堂主要面向青少年群体,通过网络直播等平台共享,为促进青少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示范。今年的文化遗产日公开课将围绕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主题,于6月8日晚由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考古学博士顾玉才开讲,全程直播,欢迎大家关注。

五、举办丹青记忆 守望家园——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2018)。展览将于6月9日在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将展出40幅左右的书法、国画、油画等作品。主要展现“广州古城”的魅力,广州市2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在艺术家笔端呈现。

广州同时还将举办文化遗产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稍后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陆志强局长将作详细介绍。除了广州主场城市系列活动外,6月10日至11日,国家文物局还将与广东省文物局、江门市人民政府在广东江门举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研讨会,届时邀请有关部门、沿海省市和海丝申遗相关城市文物部门、部分高校等专家代表,对海丝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的现状、问题和今后工作进行研讨,并就一些地方针对海丝遗产立法保护的经验进行交流。

全国各地也将结合今年活动主题“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组织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如国家博物馆将在遗产日前后一周时间内组织邀请青少年参与纸质文物修复、书画装裱等参观体验和实践活动。北京、河北、陕西、河南、重庆、浙江、福建、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安徽、广东、西藏、青海、宁夏等地,都将在6月9日当天举办活动。相关活动计划随后会发给大家。

我们还鼓励各地文物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公众体验传承活动。让世界文化遗产地、考古遗址公园、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等文博场所,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免费门票、公益讲解等惠民服务,普及文物保护知识,扩大文物资源共享。截至目前统计,全国有23个省份218个市县拟举办462项体验传承活动,国家文物局官方微信、微博、网站等也将推送部分活动以及赠票信息,欢迎大家届时予以关注和参与。

六月,热情广州,繁花似锦;华夏大地,果香飘溢。相信通过主场城市和各地共同举办呈现的精彩活动,通过媒体朋友们的倾心关注和热忱传播,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理念必将得到更加深入的贯彻落实,必将更加深入人心。我就简要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喻剑南】感谢陆琼司长。欢迎大家关注文化和旅游部微博、微信、国家文物局的微博、微信公众号,我们将在上面及时为大家提供有关信息。下面,请广州市文广新局陆志强局长介绍国家文物局主场城市活动的相关情况。

【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 陆志强】谢谢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诚挚的向各家媒体发出邀请,欢迎大家届时莅临广州,感受千年商都、南国明珠别具一格的历史韵味!

广州作为拥有223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文化底蕴深厚。近年以来,在国家、省文物部门指导下,我们努力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新发展工作走在前列。2013年,我市实施了《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依法设立了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对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维修保养进行资助。2017年4月,国家文物局在广州召开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确定由广州牵头海丝申遗工作。2017年9月,颁布《广州市博物馆规定》,成为全国第一部地方性博物馆专项法规。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广州市组织举办,是国家文物局对广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可、鼓励和支持,我们倍受鼓舞,也深感自豪。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要求,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公众参与”原则,厉行节约,以“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为主题,组织好这次主场城市活动。围绕“扬帆通海两千年,丝路花语最广州”的城市口号,我市将推出“约会文化遗产”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文物情景表演赛、辩论赛、在线启动“我是文物代言人”短视频征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展览等一系列活动,搭建多层次的文化遗产传播交流平台,全方面立体化展示千年商都的文化遗产的魅力。

今年的活动着重突出群众性、体验性、传承性和持续性四个特点。一是群众性,我们将在南海神庙广场举办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现场将举行“波罗诞”千年庙会民俗表演和演绎广州版《如果国宝会说话》,还将通过连线南海一号发掘现场、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黄埔古港古村等现场,全方位展现文博行业和各地群众参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盛况。二是体验性。遗产日当晚我们将在粤剧艺术博物馆组织广东地方特色的非遗主题展演,让大家深入体验广州非遗文化的工匠精神。

三是传承性。通过配合文化遗产公开课、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等活动,组织中学生深入了解文化遗产知识,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热爱文化遗产的种子。四是持续性。即举办“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保护·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就是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继2018年4月在广州召开2018年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会议后,广州牵头推进海丝申遗的又一项重要举措。我们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群贤毕至作为契机,搭建海丝遗产保护和申遗交流平台,扩大影响,持续推动相关研究、保护与合作。

目前,主场城市活动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在国家文物局和广东省文物局的指导下,广州市编制了《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工作方案》,成立了综合协调、展览、会务、宣传、后勤、安全、医疗等工作小组,进行组织实施。衷心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宣传广州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成果,使社会公众更多地关注广州、了解广州、支持广州,驱动广州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得更好,共同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积极的贡献!我在广州等待大家,谢谢大家!

【喻剑南】感谢陆志强局长。下面进入媒体提问环节。在座各位发布人将就各位记者朋友的问题进行回应和交流。依照惯例,请各位记者朋友提问前通报一下所属的媒体单位。

【光明日报记者】我请问王司长一个问题,今年是我国第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是确定中国文化遗产日以来的第13年,已经逐渐形成品牌,今年有哪些亮点来引领非遗传承传播?

【王晨阳】谢谢光明日报的记者!为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务院决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遗产日”。从2016年开始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设立遗产日既明确宣示了国家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和决心,也是要通过遗产日的宣传展示活动,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推动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的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下,社会各界广泛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覆盖面越来越广,使得遗产日真正成为集中展现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最为重要时间节点。“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活动成为一个全国联动的品牌活动,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竟然,扩大了影响。

今年的遗产日,各级非遗保护机构和社会各界策划了丰富多彩的宣传展示活动,呈现出许多亮点。我主要介绍两大亮点,大亮点里可能套一些小亮点:一是突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主题。今年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都紧紧围绕非遗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非遗是多彩的,不仅仅有引领时尚生活方式的传统工艺,还有传递情感和共同记忆的口头传统,也有陶冶情操的传统表演艺术,更有凝聚力量的端午节等民俗节庆。大家也注意到了,我们的遗产日活动,既有传统工艺的展览、传统表演艺术的展演,也有通过影像的方式展现民间文学等口头传统和民俗节庆的影像展,还有我们即将迎来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比如徐局介绍的本次主场活动全国非遗曲艺周,将组织36支非遗曲艺小分队,分赴天津市16个社区、村庄、企业、校园、军营、公共场所等开展演出活动。除了我们非遗保护交流之外,更主要的是面向广大人民。今年全国有3700多项非遗活动,比去年的活动增加了近一半,可以说覆盖了非遗的十大门类,几乎国家级所有项目都会在遗产日当中出现。这3700多项活动,我们近日会公布在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上,也会把活动的表格提供给各位媒体,各位媒体朋友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向我们要。

此外,我们还是注意进一步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非遗保护的传承水平。比如,全国非遗曲艺周是近年来首次将所有的曲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127个大项全部集中展现,进行会演,进行交流研讨,我们说叫大练兵、大比武、大检阅、大交流。这也是我们非遗分类保护理念深入推进的一个具体措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非遗影像展,也是首次遴选优秀非遗影像作品进行集中展映,一共有200多部片子申报参展。这项活动是我们首次举办的非遗影像活动,有利于发动更多社会力量通过影像纪录的方式参与非遗保护传承。

活动地点多种多样,有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剧场这些传统的官方公共文化设施机构;有中心广场、商场大堂,还有学校、工厂、军营和社区。原来我们提“非遗进社区”,通过非遗保护理念的逐渐深化,我们觉得不是“非遗进社区”,现在我们提倡“非遗在社区”,因为非遗就在我们身边,本来就在社区,体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遗产日是非遗传承人群的节日,同时也是我们这些非遗传承实践者的节日,虽然我们不是具体传承人,可能我们不会技艺,但是,我们品尝了,我们观看了,我们使用了,所以也是非遗传承实践者的节日。还有的活动地点是公园景点、古镇、古街,突出体验参与互动,增加了新的旅游热点,设计了许多非遗之旅深度体验线路,让游客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在这3700多项活动里,会惊喜发现很多都是非遗和旅游的结合。其实我感觉非遗和旅游从来就在一起,没有分开过,只不过在今年体现的更加紧密,有一种同向共促的感觉。一种就是公园景点,把非遗项目引入进去,我们叫非遗的展示活动。但实际上这只是其中很小一方面,我们更加推荐的是在我们的村落里用我们的传统文化、用我们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和和我们生产生活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让他们在其中体验,体验活态传承,去年遗产日时候有一个记者问到遗产日和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我当时的回答是“你去与不去,他都在那自我发展;你看与不看,他都在那自得其乐。当你不去的时候,他是生活,当你去的时候,就成为了节日”。实际上我们更鼓励的是这种走进村村寨寨的活态传承、体验式旅游才能真正实现全域旅游,这也是一个亮点。

二是组织活动主体更加多元。我们提出“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传承实践,活态传承的要求明确了我们保护的对象是传承实践活动,而不是某个具体的物。传承能力,是指政府对保护工作的管理能力、传承人的传承和再创造能力、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传承的能力。我们还讲保护传承环境,这个环境不只是生态环境或者文化生态环境,还有社会舆论环境等。因为非遗是我们大家的,是我们所共享的,只有大家都认可,才能把非遗保护工作做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社会事业,它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能,更是全社会的责任。非遗保护的措施是开放的,非遗保护的主体也是多元的。这次3700多项活动里面有政府为主体的,也有很多是传承人为主体的,还有一些社会组织为主体的,更加可喜的是这里边有很多以媒体为主体的传承活动,比如说百度在遗产日当天的Logo会以榫卯结构来展现,和故宫博物院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人共同研究设计,通过3D来展现出来,使广泛用于传统建筑和家具的技艺与3D建模技术相结合。还有快手,会启动“我的家乡有非遗”的征集活动,通过网友具有创造力的表现形式,让他们有更多的参与感、认同感。他们提出“我的家乡有非遗”,说明就是把我们的目光聚焦在我们身边,而不是去找。

今年首次推出的“非遗公开课”,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对于普及非遗知识、传播非遗保护理念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此,我谨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多年来对于非遗保护的支持和关注!非遗传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确定的非遗保护主要措施之一。你们的关注以及进而引起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促进非遗传播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都是非遗保护工作者。希望媒体的朋友们和我们一起,共同推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人民日报记者】我想问广州海丝申遗有哪些重点计划?

【陆志强】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你对海丝申遗工作的关注!广州市以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进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带建设工作,围绕海丝遗产的保护、研究开展交流研讨,协调各申遗城市在申遗文本、管理规划、监测工作、标识系统、展示宣传等方面的工作,更好地发挥广州的牵头作用。在国家文物局统筹指导下,借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申报工作经验,搭建国内外海丝城市合作平台。我们计划今年7月举行海丝遗产保护和文化交流海外推广启动仪式,9月将奔赴海丝沿线国家开展文化交流。通过建立联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和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联合委托和督导各城市协同推进各项工作。同时,继续发挥牵头城市的作用,在遗产保护和利用、展示、环境整治、宣传等方面都要着重开展,并且让这些工作走在前面,在遗产保护和利用环境整治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完成广州光孝寺等6处遗产点的文物本体修缮、遗址展示、环境整治等工作,将海丝遗产保护同旅游开发、民生改善、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启动海丝全媒体宣传项目,建立海丝中英文宣传平台,组织开展与海丝历史人物故事相关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文艺创作拍摄工作,加大海丝文化遗产宣传力度,全面推进海丝申遗工作。

【中国经营报记者】有两个问题想请问陆琼司长,今年主场城市设在广州市出于什么考虑?另外,为何将今年遗产日主题定为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并重点推出公众体验传承活动。 

【陆琼】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很高兴回答你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选在广州。主场城市活动自2009年创设以来,今年已经举办了十届。选在广州主要有三个考虑:第一,大家都知道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广州一直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第二,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五周年,去年6月我们在洛阳举办了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当时我们的主题就是“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我们知道洛阳是陆上丝绸之路起点端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去年的侧重点是陆上丝绸之路。今年我们选在有着千年古港的城市广州,它是海上丝绸之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第三,广州是海丝联合申遗的先导城市。刚才广州的陆志强局长也讲到了,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展示、利用和联合申遗工作,广州有29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有很多是和海丝相关的重要文化遗产。另外,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包括刚才讲到的《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广州市博物馆规定》,广州有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等近现代遗址,是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历史文化底蕴。我们基于对这些方面的考虑,选择了广州,我们看好广州,我们希望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能够非常顺利和成功。

第二个问题,我们也在向文化和旅游部学习。党的十九大要求以人民为中心,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一定心中要有人民,尤其需要我们广大青少年的参与,和我们一起做这个工作。我们今年遗产日活动主题讲的是传播和传承,传播和传承一定要有公众,心中一定要有人民。我们策划了一些传承和体验活动,希望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和更多的文博单位能够更加开放,能够提供更好的、更多的惠民产品。刚才介绍中我也讲到了有门票优惠、门票免费,专门讲解、宣传教育活动等,欢迎大家更多的走进文博单位,给我们的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出谋划策,给我们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在此非常感谢各地文化文物部门的同志,他们积极策划了很多文博惠民活动,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收到了200多个城市462项体验传承活动计划,让我们一起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办得更好。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这个问题是提给徐恒秋副局长,您刚才提到了即将要成立京津冀非遗曲艺人才培训基地,能具体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徐恒秋】谢谢你的提问!设立京津冀非遗曲艺人才培训基地,是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深入落实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具体行动。我们之所以选择非遗曲艺人才这个“点”,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曲艺传承发展中后继乏人、缺乏规范等问题,让非遗曲艺保护传承走上更加科学的道路。之所以把这个“点”设在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也是为了充分发挥天津作为曲艺之乡在文化底蕴、人才培养、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三省市乃至国家非遗曲艺保护工作。

具体来说,京津冀三地文化馆将以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为依托,在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建立“京津冀非遗曲艺人才培训基地”。在这次全国曲艺周非遗期间,基地将正式成立,基地成立之后,将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1.建立档案数据库。联合组建京津冀曲艺师资专家库、非遗曲艺传承人及后备人才库。推动曲艺人才资源库共建共享,助力三地曲艺人才培养,提升曲艺专业教学能力。推动京津冀非遗曲艺资源抢救记录和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建立档案数据库。

2.定期组织人才培训。制定京津冀非遗曲艺人才发展规划,确定培养重点和发展方向,实施人才培训工程。借助三地优秀师资资源,每年在“培训基地”举办两期京津冀非遗曲艺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班,并结合三省市需求举办不同曲艺门类和不同主题的专题培训班。

3.推动作品创作交流。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三地曲艺新作品和优秀作品的成果展示活动。结合三地文化活动等平台,对优秀曲艺人才进行重点推介,促进曲艺人才培养和作品创作,传承传播相结合,鼓励不同层面、不同曲种间的合作交流。

4.开展曲艺理论研究。充分利用京津冀曲艺人才资源,联合京津冀曲艺专业院校、研究机构,每年组织开展三地学术研讨交流活动,深入研究新时代曲艺创作实践的特点和方向,推进曲艺理论学术研究成果创造性转化。以上几个方面,我想我们主要目的还是在非遗曲艺人才培养、在曲艺保护、传承方面进行一些积极的探索。谢谢!

【喻剑南】感谢大家的踊跃提问。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媒体朋友对文化和旅游部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谢谢大家!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朱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