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www.iscstaffing.com/

从人畜力为主到机械作业为主——农机发展助推40年农业生产方式巨变

2018-12-15 07:53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 题:从人畜力为主到机械作业为主——农机发展助推40年农业生产方式巨变

新华社记者 于文静、杨喆、白田田

从曾经到处是荒草甸子,一个“连队”60来户人家只有三台小机械,秋收得干到次年元旦之后,到如今自己种植水稻520亩,加上担任收割机驾驶员,年收入可达20多万元……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工作近40年,57岁的秦泗利见证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我国农业生产工具变迁带动生产力大发展的深刻变革。

曾几何时,农业生产机械化是亿万中国农民的期盼。改革开放40年来,经过不懈努力,这一梦想成为现实,农民终于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40年来,我国农机化发展历经了不同时期的实践探索。从农机化发展机制转换,波动调整、缓慢发展;到农机化市场需求逐步发力,积蓄力量、稳步发展;再到法规建设和政策供给体系逐步健全,活力迸发、快速发展;到如今农机化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呈现全程推进、全面发展新态势。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300多个示范县率先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插(播)率超过48%,玉米、马铃薯机收率分别接近70%、30%,油菜收获、花生种植及收获机械化率均超过40%,广西等甘蔗主产区机械化装备能力等加快优化提升。

农业机械化领域正由大宗作物向果菜茶等经济作物拓展,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渔业、初加工业、设施农业推进,由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进军,由农业生产向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延伸。

4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实现了从人畜力为主向以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农机发展提高了劳动效率,为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提供了强大的物质装备保障。一批自动化、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涌现,让“机器换人”渐成趋势。

今年秋天,记者在粮食生产大县湖南衡阳县采访时发现,往日白烟滚滚的稻草秸秆焚烧景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收割秸秆的“新式武器”。

“我们这里的秸秆不焚烧,都变废为宝了。”衡阳县富农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准说。

这种新型农机——履带式秸秆打捆机,在田间呈“之”字形行进,机身前面类似于收割机,将秸秆“吃”进去。每隔一二十秒,箱子大小的“秸秆包”便从机身后面“吐”了出来。一台打捆机每天可收割秸秆15至16吨。

40年来,我国农机种类进一步丰富,既包括“巨无霸”型大农机,也有因地制宜的小农机。农机行业已经能够生产农、林、牧、渔、农业运输、农产品加工和可再生能源7个门类所需要的机械产品和装备,形成了与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的大、中、小型机型和产品体系。

12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加快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升级,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也有利于扩大国内市场。要适应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基层创造性,因地制宜有序推进。

会议要求,聚焦弱项短板加快农机装备创新和产业转型。鼓励大型企业向成套设备集成转变。抓紧解决主要经济作物薄弱环节“无机可用”问题。提高农机装备质量。探索“企业+合作社+基地”等研发生产新模式。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刘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